如今的影樓生意,除了婚紗,就是兒童攝影了。網上、大街上隨處可見的廣告可見這一事業的紅火。試問,哪個父母不希望記錄下自己孩子兒時的模樣。我碰見的許多父母有了小孩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買一個不錯的單反相機。如果你愿意在影像上進行探索,你拍出的照片將可能成為時代記憶的一部分,因為孩子的成長環境就是我們這個時代。
不要總拍大頭照
父母都希望記錄下孩子憨態可掬的肖像。隨著手機拍攝功能的日益強大,大頭照如今又流行了起來。但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手機通常都是一支廣角鏡頭。廣角鏡頭拍人像時會出現“狗鼻子”現象,既人像中的鼻子過大,五官大小不夠協調。拍攝肖像通常要用人像鏡頭,多數單反相機鏡頭的人像鏡頭的焦段通常為85毫米到135毫米。焦段小于這個尺度,通常出來“狗鼻子”現象;焦段大于這個尺度,會導致面部被壓扁,除非孩子的鼻子特別高。使用85~135毫米之間的鏡頭拍攝肖像還有一個額外的優點,既可以與被攝對象保持適當的距離并使之充滿畫面,又不至于太遠而無法保持心理上的良好接觸。如果你的手里只有一支50毫米的標頭,也別灰心,標頭最適合拍攝環境人像了。
拍肖像要注意背景
對兒童來說,背景越簡單、裝飾越少、越整潔越好。多數攝影室采用明亮的背景,其實,兒童最好的背景是黑色,他們的衣服顏色比較鮮艷,而黑色則不會感染其他顏色,更能凸顯背景前面的兒童。在家庭拍攝時,你也可以用窗簾或毯子遮住分散注意力的背景物品。當然,窗簾或毯子不應有褶皺、圖案或其他分散注意力的東西。
慎用閃光燈
兒童攝影有一點是必須注意的,就是閃光燈的使用問題。現在的許多相機都有全自動模式,許多懶于學習的人全用這種模式拍攝照片。在全自動模式時,許多相機在光線不好時自己會彈出閃光燈。在逆光時,許多人也習慣用閃光燈補光,但在兒童攝影中,閃光燈應慎用。
從醫學角度來講,嬰兒在出生后到三歲前,視覺神經系統還沒發育完全,強光會對眼睛系統的發育造成不良影響。所以在拍攝時,要盡量避免使用閃光燈,最好用自然光拍攝。對帶閃光燈的傻瓜自動型相機一定要加以注意。
其實,如果光線不佳,可以把孩子帶到光線充足的地方再拍。大一點的孩子必要時可以用閃光燈拍,但也最好以反射補光或在閃燈前加柔光板或柔光罩。
別老說“笑一個”
大多數人給小孩拍照時犯的一個毛病是總喜歡給孩子說:“笑一個!”這樣只會讓他們看起來很不自然。其次,讓孩子對著鏡頭笑,只能是一種擺拍。在攝影中,通常只有在拍攝人像作品時才擺布被拍攝者。其實,除了拍攝人像,你還可以記錄他或她的生活,他們的第一次走路,第一個生日等等。相機一個偉大的功能就是它的記錄功能。絕大多數商業攝影之所以毫無價值,就是他們既沒有在美學上進行探索,也沒有對我們的生活進行真實的記錄。而紀實攝影和報道攝影之所以被大多人關注,是因為它兼具了美學和記錄的功能。
讓所有的父母在美學上進行探索這非常不符合現實,但讓他們真實記錄自己孩子成長的足跡則毫不為過。當然這件事說來容易做起來難,沒人敢保證自己和孩子在一起時永遠帶著相機,也沒有人敢說在孩子痛哭時自己先拍上一張再去安慰他。但我必須說,你要客觀地記錄自己的孩子,你必須嘗試這樣去做,至少在他成長的關鍵點上要記得去拍照。這些時候,你必須身處其中,又要超然物外。只有這樣,也許有一天,你會給自己帶來一份意外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