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孩子間的對話,你會發覺,他是這么懂事,并非是你以為的“犟脾氣”。平時,你跟他所說的道理其實他都懂,他原來是那么可心,那么惹你疼愛。
一次,我聽到他在跟一個吃著果凍的小朋友說:“別吃果凍,它會噎死人的。”
一次,我聽到他在跟一個想開小汽車的伙伴說:“今天太晚了,我們明天開吧。”
一次,我找他回去,其中一個孩子問:“你睡得這么早?”他卻很懂事地回答:“不早了,我明天還要上學呢。你也早點兒睡,早點兒睡長得高。”
一次,在跟小朋友再見時,那個小朋友說:“明天還玩!”昊昊卻說:“明天媽媽說玩就來玩,媽媽說不玩就不玩。”
一次,看完VCD,當小伙伴提議再看一張的時候,他說:“好了,我們明天再看吧,多看眼睛要不好的。”
這些話,我都是遠遠地聽到的,聽到的時候,真的很欣慰,原來他并不像平時那樣不懂事,讓我氣得牙癢。原來,訓導他的所有道理,他都記的,而在沒有媽媽出現的情況下,他會那么講道理、那么懂事。
終于覺得,在孩子的天地里,我們不要介入太多,適時走開,他們可以處理好自己的事情,并不會像我們所擔心的那樣。
很多時候,原來我是在“瞎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