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級是學生成長的重要園地,本文以中山市第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為例,探討了職業學校班級企業化管理的相關內容,指出在班級管理中積極引入優秀企業文化,使學生在優秀企業文化熏陶下自我管理、自主管理,大大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縮短了從“學生”到“員工”的時間,促進學生職業成長。
關鍵詞:中職;班級;企業化管理
班級是學生成長的重要園地。班級管理是對學生直接教育的重要環節,是完成各項教育任務,實現教育目標的重要保證。班級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學校管理,影響學校的校風和學風,影響學校的教育質量。著名教育家魏書生曾經說過:“班級是個小集體,管理工作尤為重要,有良好的管理,事情就有頭緒,集體就像一架機器健康而有序地運轉。班主任要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建立、健全一套自己的班級管理模式,形成班級強大的凝聚力,讓每位學生都能在班集體這個溫暖的大家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我校是一所培養學生進入企業的職業學校。為了滿足現代企業要求、提高班級管理效果,我校在班級管理上積極引入優秀企業的管理理念、方法和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下面,筆者從四個方面談談我校班級企業化管理。
一、班級企業化管理的涵義
班級企業化管理就是把一個班級當作一間“企業”來進行管理的一種方法。具體來說是指:在職業學校,根據學校辦學定位,把班級模擬成一間優秀“企業”,通過對優秀企業文化的移植、提煉和升華,來營造和構建職業學校優秀“企業(班級)”文化氛圍,使學生在優秀“企業(班級)”文化熏陶下,自我嘗試、自主管理,有計劃有目的地把學生培養成懂管理、懂安全、會整潔、會整理、愛干凈、行為端正有素養、做事規范有條例、具有現代企業意識、具有一定職業素養的一種新型的班級管理方法。
二、實施班級企業化管理的必要性
(一)學生職業成長與發展的需要。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出:“職業教育是為就業作準備的教育。”《職業教育法》也明確指出:“職業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礎之上的,以社會分工形成的職業需求(包括社會的、個人的)為價值取向而進行的教育?!边@說明“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而不是培養學生升入高一級學校學習為目的的精英教育。
《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明確指出:“職業教育要為提高勞動者素質特別是職業能力服務。”《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也明確指出:“職業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會,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這說明職業教育的中心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就業能力,而不是提高學生的應試分數。
要在較短的時間內引導學生了解企業及企業文化、感悟職業及職業精神、培養職業道德,提高職業素養,單靠說教是不行的,一定要落實到具體教育活動和教育實踐中。作為擔當培養企業優秀員工重任的職業學校,必須時刻想著企業、盯著企業、跟著企業、適應企業、服務企業,必須時刻堅持“從企業中來,到企業中去”的經驗,把企業所需要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貫穿于學生在學校學習生活的全部。所以我校除了進行必要的企業參觀、見習、實習外,還大膽地借鑒優秀企業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建立與優秀企業文化對接的班級企業化管理模式,使學生(準員工)提前了解和適應優秀企業的管理制度,提前了解和認識企業的“崗位意識、責任意識、安全意識、產品意識、質量意識、節能意識、團隊意識、管理意識”,提前嘗試如何擔當“企業主管或部門負責人”和如何齊心協力搞好“企業(班級)”等。這有利于學生職業成長與發展。
(二)創新職業學校班級管理的需要。
目前,職業學校的大多數教師不想當班主任、不敢當班主任,為什么?這是因為職業學校的班級特別難管,班主任特別辛苦,造成這個現象主要原因是生源質量太差。筆者認為除了客觀存在的生源問題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對班級管理缺乏創新。當前職業學校的班級管理仍沿用傳統的班級管理模式,既不利于職業學校的班級管理,又不利于現代企業員工的培養。主要體現在:(1)班級管理仍是“保姆式”包辦或“警察式”看管,造成班主任事務繁重,每天起早貪黑,疲于奔命;學生無事可做,每天被動服從、被動管理,缺乏主動性和參與性。(2)班級管理仍只關注成績和排名,而不關注班級文化的建設和班級氛圍的營造,不會設定班級管理目標,不會設定學生成長目標,不會設計有利于班風建設的口號、班歌、班訓、班容、班貌,不會營造團結協作、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3)班干部仍沿用傳統方式:班干部名稱還是叫班長、叫學習委員等,“官味”太濃,缺乏責任意識;班委編制“太少”, 班上的所有事務只有幾個“人”包辦,缺乏“人人是班級(企業)主人”;班干部任職時間“太長”,缺乏平等參與意識。這種班級管理忽視了更多學生參與和鍛煉,忽視了“人人是主人,人人有責任”,壓抑了更多學生自主管理能力,造成了班級難管理、班主任負擔重。
因此,要減輕班主任的工作壓力和負擔,提高班級管理效果,就必須改革和創新現有的職校班級管理模式,建立具有職教特色的班級管理模式。
我校就是根據職校生與普高生不同的特點提出了班級企業化管理,它符合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說的“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這叫‘因材施教’”。
三、實施班級企業化管理
(一)冠企業名稱。
給班級冠上一個有“特殊含義”的企業名稱是班級企業化管理的第一步。比如我校美燈坊(10燈飾設計①班)和飛越模具公司(10模具②班)。
(二)設立企業(班級)遠景。
一個好的企業遠景能激發企業員工發自內心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比如迪斯尼公司,它的遠景是“打造世界最快樂的樂土”。給企業(班級)設立有“特殊意義”的遠景是班級企業化管理的第二步,比如我校閣林(GREEN)公司(10園林班)的遠景是“打造出考證通過率、畢業率、就業率都為100%的閣林”。
(三)營造企業(班級)精神。
企業精神是現代意識與企業個性相結合的一種群體意識,是激發企業員工斗志的精神動力,也是企業員工彼此共鳴的精神財富,給企業(班級)營造自己的精神是班級企業化管理的第三步。比如我校前程食品公司(11食品班)的理念是“尊重、盡責、奉獻、卓越”,口號是“前程前程,事業有成”, 廠(班)歌是“我的未來不是夢”。
(四)遷移優秀企業的人員管理。
(1)企業的職位名稱如后勤主管,車間主任等,具有明確崗位意識和責任意識,這種名稱更多是體現“崗位責任” 或“獨掌一面的責任人”。遷移企業的職位來命名班干部是班級企業化管理的第四步。比如我們把班長稱“經理”, 把勞動委員稱“后勤主管”, 把學習小組長稱“車間主任”。
(2)一間優秀企業面對如此繁雜工作,都能有序高效地展開,主要原因在于它優秀的人員管理。優秀企業的人員管理就是做到“崗位清晰,責任到人”,即“人人有事做,人人有責任,事事有人做,事事有主人”。遷移企業的人員分工是班級企業化管理的第五步。比如我校鴻信財務公司(09會計班),對班級事務實行一人一崗,設教室內務主管、宿舍內務主管、清潔工具主管、公共財物主管、黑板報主管、集隊集會主管等。
(五)借鑒優秀企業的管理制度。
優秀企業的管理制度如現場“6S”管理、獎罰制度、工作流程圖和崗位說明書等是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最佳措施之一。借鑒優秀企業的管理制度是班級企業化管理的第六步。比如我們在實訓室、實驗室、教室和宿舍等內務衛生方面引用企業的“6S”管理,不僅能促使學生把這些場室內務衛生搞好,還能把學生培養成一個愛整理、愛整潔、有條例、有素養、具有良好行為規范的企業員工。
此外,在企業化班級管理中,我們還可以引用企業的產品、產量和質量對接學生的學習,引用企業的“車間”或“班組” 強化團隊作用,引用企業“財富值”衡量學生品德行為。
四、實施班級企業化管理的效果
自班級企業化管理以來,筆者驚喜地發現試點班級的教室整潔了,內務規范了,集隊整齊了,學生精神了,班主任輕松了,班風正氣了。同時,“員工”的責任心增強了,參與事務增多了,自主管理提升了,職業素養也提高了。
總之,在職業學校里,實施班級企業化管理,是真正落實“上學即上班,上課即上崗,學習即工作,作品即產品”的職教理念,是真正把職業素養的培養落實到職業學校學習生活的全部,它符合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它是一項非常值得研究和開發的校企文化融合的課題,它會成為職業學校有生命力的班級管理模式。
(作者單位:中山市第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責任編輯 朱守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