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闡述了“導師制下的新學長制”在勒流職業技術學校“企業冠名班”中應用的現狀、效果及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導師制;新學長制;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既能發揮學校和企業的各自優勢,又能共同培養社會與市場需要的人才,是學校與企業雙贏的模式之一。加強學校與企業的合作,教學與生產相結合,校企雙方互相支持、互相滲透、雙向介入、優勢互補、資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實現職業教育及企業管理現代化、促進生產力發展,使教育與生產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我校的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有:“企業冠名班” “訂單式培養” “教產研相結合” “頂崗實習”等。為使我校的校企合作更上一層樓,我們在校企合作中不斷探索新路子。企業需要技能強,能盡快上手,有職業道德的人才,為滿足企業的基本要求,在導師制和學長制在我國職業教育領域大膽嘗試并有所表現的時候,我校的試點工作也緊隨其后,并凸顯成效。
一、“導師制下的新學長制”在企業冠名班的應用現狀
2005年我校首次組建企業冠名班,并開始推行導師制,既在該班指定導師,幫助學生在思想上,學習上,技能上逐步達到企業的要求。隨著企業冠名班學生人數的增多,造成我校師資力量短缺,尤其是專業技能強的教師,這給企業冠名班的實訓教學帶來很大的困難。在實行導師制的過程中,我們不斷挖掘出一些優秀的學生,這些學生在品德、行為舉止、語言表達能力方面,尤其是在技能學習方面表現突出,常常在導師無瑕顧及更多的學生時,他們能主動協助導師幫助其它學生。導師在實訓教學中充分發揮這些優生的作用,幫助低年級甚至同年級的學生完成技能學習的任務,既新學長制。2007年,我校在企業冠名班開始推行“新學長制”。“新學長制”與“學長制”不同在于,“學長制”主要運用于高校學生的學生事務管理,而我校的“新學長制”是用于我校中職學生,且主要運用于企業冠名班的實訓教學,我們在進行實訓教學時選拔技能學習強、熱愛本專業、職業行為優良、表達能力強的學生作為學長,以小組為單位,協助導師一起指導學生完成技能學習的任務。
(一)應用模式。
我校推行的“導師制下的新學長制”的應用模式(如右圖所示),在企業冠名班的各實訓模塊設立相應的導師,導師負責對學長的單獨培養和全部學生的技能教學輔導,導師指定各小組的學長,學長既要接受導師的指導,又要負責幫助其他學生的學習輔導,學生在技能學習過程中既能受到導師的輔導教育,同時還可以獲得學長的幫助。“導師制下的新學長制”可以將導師制和新學長制很好的結合起來,導師、學長、學生三者形成良好的互動,三者共同促進實訓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技能掌握的速度。
(二)導師的聘任和培養。
導師的聘任直接影響“導師制下的新學長制”在我校企業冠名班的應用實效。我校的導師均由“雙師型”教師來擔任,主要通過選拔產生。導師必須要有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較高的專業技能操作能力,責任心強、教學經驗豐富、有企業工作經驗的教師優先考慮。有企業工作經驗的教師在我校實訓教學板塊中所占比例較高,對培養適應企業要求的技能型人才發揮重要作用,實訓教學中的導師普遍選拔有企業工作經驗的教師。在導師的培養方面我校每年都會派教師到企業學習,主要目的是:鍛煉教師、了解企業所需的人才、有制定與市場相適應的人才培養方案、多與當地企業聯系形成好的關系,為學生尋找好的實踐場所,加強導師和學生對企業的適應性。
(三)學長的選拔和培養。
學長的選拔是“導師制下的新學長制”在我校企業冠名班應用的關鍵。學長的任務是要協助導師輔導學生完成專業技能學習課程,幫助學生盡快適應專業技能崗位要求。因此在選拔學長時,導師必須根據專業特點來劃定范圍,學長一定是要熱愛本專業,動手能力強,溝通能力強,能吃苦耐勞。在選拔學長的過程中,我們先自愿報名,進行技能考核,考核過關后,根據他的行為表現,綜合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的評價來進行確定。學長的培養是“導師制下的新學長制”在我校企業冠名班應用的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被選拔出來的學長,首先要對他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加強其職業道德素養,增強其責任心,培養其職業認同感,然后按專業分模塊對他們進行專門的技能培訓,導師在課余時間對他們進行單獨的培訓和指導,讓他們在不斷提高自身技能水平的同時,加強學長們的表達能力,溝通技巧,以及應對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長的培養是個長期的工程,也是一個梯隊建設工程,在學長的培養過程中,我們不斷地挖掘優秀學生,努力把他們培養成一名合格的學長。
二、“導師制下的新學長制”在企業冠名班應用的效果
(一)提高了實訓教學的有效性。
“導師制下的新學長制”在企業冠名班中的應用,提高了實訓教學的有效性。突出表現在:第一,導師制的實施,使實訓教學更加專業化,導師在教學過程中起著既教又導的作用,強化學生的職業技能及動手操作能力,較之傳統的培養方法更能滿足學生職業崗位的要求。第二,在教學過程中由于學長的參與,能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輔導和培養,加快學生對技能掌握的速度和效率。學長既要接受導師的指導,同時又承擔著對學生進行輔導的雙重任務,而技能的學習和掌握需要一定的時間來內化,在這一過程中,學長通過不斷的輔導其它學生加快自身知識的掌握和強化自己的操作技能。第三,學生在導師和學長的共同指導下能更快地掌握技能學習,在實訓教學中導師能握實訓教學的總體方向,使其能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求;而學長能在學生技能學習上解決實際問題,可以對學生進行“一對一”的輔導,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加強學生操作的規范性,加快學生對技能學習的掌握速度。
學長是高年級的優秀學生,在低年級學生中起著很好的榜樣作用。中職學生盡管對理論學習積極性不高,但對于動手操作還是比較感興趣的,尤其是當他們看到自己的學長能熟練地操作機床,羨慕之情會油然而生。在榜樣的作用下,他們的學習主動性被激發出來,學習效率自然提高。
(二)為企業選拔優秀人才,為學校培養小助手。
從我校企業冠名班學生的就業情況來看,學長是最受企業歡迎的畢業生。學長在企業中常常被安排在重要崗位,而且在企業表現相當突出,都是技術標兵,職位提升的速度也很快。學長通過在學校的鍛煉,不僅技能強,更為突出的是綜合素質高,能很快地適應企業的崗位要求。
學長在實訓教學過程中是導師的左膀右臂,可以分擔老師的教學任務,對部分學生進行獨立的演示和指導。實訓教學管理中安全擺在首位,然而低年級的學生在這一方面往往意識不強,這個時候學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協助導師監管低年級學生的安全文明生產,督促學生遵守室場的規章制度,減輕導師的教學壓力。學生更容易接受學長的輔導,因為學長和學生都是同一代人,他們在溝通上更能產生共鳴,所以學長就成為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重要紐帶。
(三)提高校企合作辦學的效率,擴大學校的影響力。
“導師制下的新學長制”的實訓教學模式是我校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的創新模式,它的實施提高了我校校企合作辦學的效率。企業冠名班的學生一到企業就能立刻上崗,真正實現學校與企業的零距離對接。我校與當地知名企業“富華機械有限公司”有常年的校企合作關系,從2005年至今已開辦了六屆以“富華班”為名的企業冠名班。“富華班”在全區都是有名的,企業對該班的評價相當高,現正在籌備第七屆富華班,今年企業要求該班人數近100人。繼“富華班”之后,我們還相繼開辦了“東菱班” “海川班” “駿業班” “福田班” “東泰班”等多個企業冠名班,辦學效果非常好。
三、“導師制下的新學長制”在企業冠名班應用存在的問題
校企合作辦學模式的創新,給我校企業冠名班帶來了很多顯而易見的效果,但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比如導師對學長的培養還沒有形成系統和規范的模式,每個導師對學長的要求并不一致;學長在實訓教學模塊所花費的時間較多,必然會減少學長理論課程的學習;企業對就業崗位需求的單一性,勢必會影響學生學習的全面性,等等。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努力去克服,并尋求更好的解決辦法盡可能地發揮“導師制下的新學長制”的優勢,盡量縮小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讓“導師制下的新學長制”能更好地為校企合作服務,為企業輸送更多優秀的人才。
(作者單位:佛山市順德勒流職業技術學校)
參考文獻:
[1]董金虎.試論導師負責制下的學長制構架[J].科教文化,1994.
[2]陳勇.大學生導師制與學長制的實踐與思考[J].文教資料,2011,(3).
[3]高錫文,王亞勤,袁晶.淺析新形勢下的高校學長制[J].當代經濟人,2006,(12).
責任編輯 賴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