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從加強專業發展意識、加強各方面學習等方面,探討了職業學校班主任如何更好地進行自身的專業發展的問題。
關鍵詞:職業學校;班主任;專業發展
班主任是一個班集體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班中每一位學生的未來與班主任有著緊密的聯系。那么,如何促進職校班主任的專業發展呢?
一、明確專業發展意識,樹立與時共進的思想觀念
(一)強化班主任的重責意識。
一個人的中學時期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此時期的班主任的行為對一個人的性格、人生觀、為人處世的方式都有很大的影響。作為中職的班主任,應重視此點,應為自已的言行負責,為學生的未來負責。班主任必須知責任,明責任,負責任,集中精力、專心致志地做好教育工作,要對學生傾注全部心血,甚至對個人利益做出重大犧牲,用自己的先進思想和高度責任感,教育影響和感染學生,既要做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又要做到教書育人,言傳身教。
(二)班主任的專業發展是社會進步的硬性要求。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社會形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種變化在第一時間反映到青年學生的身上,使他們的生理、心理和社會特征不斷發生改變,從而對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并形成了一定的沖擊。比如,現代的社會在不斷進步,學生也在不斷進步,新一代學生的知識面更廣博,思維更敏捷,知識更新更快,信息更發達。他們站在時代、時尚、最新科技的最前沿,而我們傳授的知識是傳統的,沿用的管理模式、管理思維、管理方式也是過去的,這與現代的學生的生活與思想相脫節。但我們仍然用過去的那套管理方法來管理學生,用舊的是非標準來斷定現在學生中出現的新問題,自然會出現不來電的現象,會出現雙方思想的列車交錯行駛的現象。這就要求班主任在管理中力求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對現代的學生個體進行教育,讓他們愿意接受傳統的過去時的東西。特別對中職學校的班主任來說,問題更為嚴重,要求更為迫切。那么,作為班主任別無選擇,唯一的途徑是進行專業方面的自我發展。
二、加強各方面的學習
(一)加強理論學習,提高專業知識水平。
1. 閱讀精選教育理論和班主任工作藝術書籍。
可以通過大量地廣泛地閱讀來增強專業文化知識,包括國情知識、社會信息、國際知識、科技常識、計算機知識、文體知識、管理知識、心理學知識、國內外教育理論等。筆者就閱讀了魏書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談》,周弘的《賞識教育》,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盧勤的《知心姐姐》,還有《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班主任創新工作100招》《班主任工作漫談》等著作以及雜志,同時研究了西方教育學、教育心理學,且訂閱了《教育文摘報》《班主任之友》《師道》等,從而使自已的知識面得以擴充。
2.借助網絡學習。
網絡云集了豐富的信息資源,是現代教師進行教育教學以及教育科研必不可少的一種途徑或手段。從某種角度說,網絡就是教師所擁有的跨國性大圖書館。信息時代的班主任,必須樹立網絡資源意識,掌握網絡技術,善于利用網絡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作為有志于快速提升專業素養的班主任,就應該建立“基于網絡的自主學習”模式,巧用網絡進行探索、研究、學習,開闊眼界,學習先進經驗,為切實取得班主任專業成長而獲取一條新的捷徑。
3.向有經驗的同行學習。
職校學生有特殊性,要用特殊的管理教育方法,應向優秀的班主任學習,向身邊有經驗的班主任學習。例如,學習針對本校的各種創優評比制度來如何進行宿舍的管理,如何抓學生的遲到、曠課問題,如何抓學生的儀容儀表問題,如何組織班會,如何搞班、團活動,如何搞好創爭活動……使自已在工作中避免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撞,辛苦而無成效。
4.與學生交朋友,向學生學習。
現代的學生知識面廣,知識更新得快,興趣廣泛,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做教師的向他們學習。班主任能放下身份向他們學習,向他們請教,學生會有種被尊重的感覺,同時可以深入地了解學生的思想感情和興趣、愛好等,易與學生溝通,對學生的教育就容易些,同時可以準確地抓住學生的心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
(二)注重實踐經驗的積累。
1.加強實踐學習。
所謂“實踐出真知”,教師雖然擁有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但能否在實踐過程中應用自如?班級管理是一項復雜的育人工程,每個學生都有鮮活的個性。不同的學生應采用不同的教育引導方式,不同的班級應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不同的家庭也應采用不同的合作形式,不同的年齡階段又存在不同的成長問題。作為班主任,應該注重自己的實踐體驗,根據自己的個性特長形成自己的管理風格,根據自己在實踐中的實際問題對癥下藥。
2.認真反思,不斷總結、提升。
勤于思考、善于琢磨是班主任成長的必要條件。在實踐工作中,不斷反思,在總結經驗中完善自我。每日應該給自己留一定的反思時間,反思自己的一天的工作方式;有效、無效的工作;包括可能忽略的工作上的細節;失敗的成因;下次應注意的問題;管理制度中應改善的部分等。在每次處理突發事件后也應進行反思與總結,分析此次事件的成因;處理方式、效果;可能存在的隱患;如何去預防此類事的發生,等等,從中不斷積累經驗,不斷提升。
3.堅持寫教育心得和教育研究性的論文。
經常寫教育心得體會,記好自己的教育故事,注重事例與生活的細節;記錄學生的細微變化和學生的心理性格;建立學生的個人檔案;后進生的教育檔案;建立班級檔案等。其中建立學生的個人檔案,不但能記錄學生的成長歷程,對學生進行深入的了解,同時對學生來講也是一份珍貴的資料;建立班級檔案,可以全面地了解班級管理的成效,了解班級建設、發展與班級管理規劃和目標的差距,同時在學生畢業之際,那同樣是值得大家珍藏的一段美好的回憶。我班在每次外出活動、校內比賽、大型活動、外出實習期間都用相機留住了學生的苦與樂,并將其制成課件,永遠地保存下來。
班主任應當撰寫一定的教育研討性的論文,將自己的工作經驗、教育心得、教育技巧,或是自己的教育觀念做個總結,將它們上升到理論的高度,闡明自己的觀點,不但使自己的專業理論水平上一個檔次,同時也有益于其他的教育工作者。
三、掌握心理學知識及教育技巧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要科學地、卓有成效地對學生進行研究,教師必須認真地研讀心理學,他指出:“沒有扎實的心理學基礎,就談不上教育專業素養。”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師掌握了一定的心理學基礎知識,其目的完全是為了觀察學生,同時把觀察的結果轉變或體現為對學生施加個別影響的方式和方法。并要求教師:“你們要買些心理學的書籍來充實自己的藏書,只有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不斷地研究心理學,加深自己的心理學知識才能夠成為教育工作的直正能手。”掌握一定的心理學知識,也要靈活地應用于實際的班級管理與教育學生中,這就要求班主任必須掌握一定的教育技巧,與不同性格的學生溝通。
四、敢于創新
教師通過理論學習以及實踐學習,教育工作的認識水平、反思能力和理論素養、心理學素養等專業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提高了,但如果不大膽進行創新,不進行特色教育,自身的教育管理水平將在原地打轉,處于瓶頸階段,不能有突破性的發展,只有運用自己的獨特的管理方法、特色教育,才能使自己的整體水平有質的飛躍。這樣就要求班主任要大膽嘗試,大膽將自己的管理理念投入實踐,去檢驗它的正確性。我們可以通過教育科研項目來實現。盡管課題研究很難,但我們可以以小課題研究來助推自我,促進自我發展,提升管理班級的能力。在研究過程中,把每一個學生當作研究對象,把每一個難題當作課題,以研究的心態對待每一個學生,要嚴格按照科學研究規律,緊密結合工作實際,選擇研究內容和方法,制定切實可行的研究方案,科學地開展研究活動,從中發現班主任工作規律,創新班主任工作方法,提高自身素質,促進班主任工作。
筆者針對本校的創爭促管理的方法,制定了操行評定管理制度以及評定標準,它包括有基礎分、加分項和減分項,將學生的日常行為量化進行評定管理,且每兩周進行一次總評定和排名,每一個月進行一次全班評優活動,并給予一定的獎勵。這種管理模式使班級管理得非常條理,且有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經過多年的實踐應用,且不斷地對此制度進行完善,現在已成為了一套較為科學、可操作性較強的班級管理方法。
總之,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名職校的班主任,一名肩負重任的職校班主任,只有將不斷學習,不斷反思,不斷創新,不斷自我發展的做法貫穿到我們日常管理工作中去,才能成長為一名真正的優秀的班主任。
(作者單位:江門市新會岡州職業技術學校)
責任編輯 賴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