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營養師,
北京營養師協會理事
就像一部美國電影里漂亮的女主角所宣稱的那樣:你不能拒絕巧克力,就像你不能拒絕愛情。當心底無法抵御巧克力唇齒留香的誘惑時,我們往往會為滿足自己的味蕾尋找一個減輕罪惡感的理由,吃巧克力能減肥正是這樣一個好理由,然而事實真的這樣美好嗎?
巧克力被古代阿茲特克人奉為“神的食物”,其實不無道理。現代科學發現,巧克力中的多酚類抗氧化劑有助于幫助人們清除體內自由基、提高胰島素敏感性。可可堿、咖啡堿等物質有助于加快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集中精力。硬脂酸作為飽和脂肪酸不但奇跡般地不升高膽固醇,對于女性還有降低的作用。略微苦澀的單寧可以預防齲齒。苯乙胺被認為是大腦產生“戀愛”般欣快感的物質…… 對于人群的觀察實驗也證實了巧克力諸如抗氧化、改善血管內皮細胞功能等效用,2010年4月歐洲肝病年會上的一份報告就指出,每天食用一定量的巧克力對于防治肝硬化和高血壓有幫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對健康顯著有利的巧克力往往有個共同的特點——都是高可可含量、低糖分的黑巧克力。
電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廠》片頭形象地展示了現代巧克力的制作過程:以可可豆為原料,經過發酵、干燥、脫殼、焙炒、融化制成可可液塊,經過壓榨得到可可脂和可可餅塊,前者在35℃左右接近體溫便可完全融化,是巧克力“只融在口”的原因,后者繼續研磨就有了可可粉。“可可液塊”、“可可脂”、“可可粉”三大可可制品加上不同的配料混合、精煉、澆模成形,就成了我們所熟識的巧克力。
拿市面上最常見的幾種巧克力來說吧,牛奶巧克力因為有著牛奶的香甜絲滑而最受人們的喜愛。黑巧克力與之相比則樸實許多,簡單說來就是不含乳成分。為了迎合青年女性的口味而設計的白巧克力更是連褐色的可可粉都沒了,僅保留乳黃色的可可脂。這也是如果你留意巧克力包裝上的可可脂含量會發現白巧克力比不少黑巧克力都高的原因,只可惜過分追求甜度使得白巧克力的糖分也是巧克力家族之冠,可可脂帶來的健康益處被抵消殆盡。至于果仁巧克力則是在牛奶巧克力的基礎上添加了松脆的果仁,相應的可可含量還會繼續下降。
除了巧克力本身的品質以外,什么時候吃、吃多少對于能否減肥也很關鍵。黑巧克力具備飽腹感強、降低食欲、營養豐富的優點,不過國外一些利用巧克力成功減重案例中的對象往往減肥前十分肥胖(BMI>30),而且每日動輒100g的黑巧克力攝入量也并不適合普通人。何況無論何種減肥方法必然首先是控制總能量,巧克力畢竟是一種高能量密度食物,每百克熱量均在500kcal以上,對于臨產產婦可以恢復體力,有助于分娩,對于減肥的女性來說則基本上可以頂一頓飯了,除非是用黑巧克力代替其他高熱量、高脂肪、高鹽分、低營養價值的垃圾食品,否則貿然攝入只有增肥一個結果。其次,可可脂盡管很健康,但終究也是脂肪的一種,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每日脂肪提供的能量不應超過總能量的30%,各種脂肪的總量應當限制在80g以內,否則就會大大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
“生活就像巧克力,你永遠不會知道將會品嘗到什么味道。”巧克力與減肥的關系,似乎也像阿甘所說的那樣,還有很多的未知等著科學家去解答。在所有謎底揭開之前,饑餓時吃一小口黑巧克力品味其中的醇厚,喜悅時將濃情巧克力與愛人分享似乎是個最優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