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案、提案的質量,反映了代表、委員參政議政的態(tài)度,是否被采納并非為唯一準繩,能夠引起社會的警覺,引起政府的重視,就是代表委員參政議政、為民諫言的良心
“有的調研和視察深入實際不夠,有的提案和大會發(fā)言質量需要提高。”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xié)主席賈慶林的直言,引發(fā)了民眾對代表、委員如何行使參政議政職能的思考。
全國政協(xié)委員、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蔡繼明教授任政協(xié)委員業(yè)已十年,他說:“有一些提案質量比較低,很明顯是粗制濫造、湊數的,這樣的提案為數也不少。”
網民在關注兩會的同時,也在評點代表委員們參政議政的言論,對一些明顯缺乏扎實調查和深入思考的提案、議案戲謔為“雷人提案”。人們非常關心,他們的議案、提案是如何出爐的?而那些有質量的、重磅的提案和議案又是如何制造出來的呢?
各顯神通 各辟蹊徑
在本次兩會上,備受媒體關注的是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委員“炮轟”財政部對其提案的“糊弄”。
2011年兩會,王健林提案建議降低奢侈品進口稅,該項提案基于一項調查——王健林花費200萬元,邀請全球著名市場研究公司AC尼爾森(ACNielsen)做了境外奢侈品消費的數據調查,然后據此在2011年提案建議。
盡管沒有媒體求證花費200萬元是否屬實,但人們基本合理地假設,對中國足球事業(yè)豪擲6億元的王健林,花得起這200萬元。
與王健林不同,全國人大代表、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李東生則通過微博集采眾議,可謂“微”策“微”力。
2月8日,距離兩會召開還有近一個月,李東生在微博上問策于民間,他寫道:“今年兩會,我的議案將圍繞民生教育、企業(yè)減負、拉動內需、農村消費、循環(huán)經濟等幾個方面展開,現正在準備中。”
截至2月28日,“共有1575名新浪網友提出了寶貴建議,大家反映最多的是教育問題,占總比例的36%。教育資源不平衡,幼兒教育擇校難、收費貴及外出打工子女上學難的問題,都是關系底層民眾切身利益的事。其次是企業(yè)減負問題,占總數的15%。”無獨有偶,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委組織部長蔡奇在兩會上提交議案建議、發(fā)言共50件,95%來自網友意見。
周德文是民進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十一屆人大代表、溫州中小企業(yè)發(fā)展促進會會長。3月11日,他向媒體廣而告之:由自己起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間借貸法》草案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間資本投資促進法》草案由溫州籍全國人大代表楊成濤等以議案形式呈報全國人大并已立案。
此前,他致信民進中央及中國人民銀行,就此事宜“吶喊”。3月14日,溫家寶總理在回答關于“吳英案”的問題時說道:“我注意到,一段時間以來社會十分關注吳英案。我想這件事情給我們的啟示是:對于民間借貸的法律關系和處置原則應該做深入的研究,使民間借貸有明確的法律保障。”
蔡繼明委員今年兩會一共提出了12項提案,其中6項與土地制度有關。這與蔡繼明經濟學家的身份緊密相關。
法律賦予政協(xié)委員和人大代表話語權和參政議政的資格,這使得有一些人主動找上門來“讓其代言”。北京有色金屬研究院改制成企業(yè)后,有部分技術人員和知識分子待遇問題一直未得到妥善處理,因此生活比較困難。“很多老知識分子,拄著拐杖,三個一群、五個一組經常到我這兒來反映問題。”蔡繼明說,提案都是先由他們起草——他們對政策掌握得很熟悉,把國務院、人社部等相關文件倒背如流。
“我對他們有本能的信任,因此他們寫過的東西我認真看完之后,就把它變成我的提案。”
長期關注 深入調研
在被問及十年政協(xié)心得,蔡繼明的第一感受是:“要有深入的研究,要有長時間的積累,最好跟自己的專業(yè)結合起來,一定要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
“我沒有特別的行政職務,也沒有充足的行政資源。我的絕大多數提案是我作為一個經濟學教授多年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蔡繼明指導其研究生根據個人意愿,結合所學的專業(yè)領域,與其參政議政的題目結合起來,并帶他們出去搞調查、做項目。
全國人大代表、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程恩富在本次兩會上建言,應恢復全國人大常委專職制度的試驗,希望下屆人大常委中至少一半專職,并為他們配備懂法律的助手,以便全心全職開展工作,從事專門研究。程恩富的建言佐證了蔡繼明參政議政的路徑邏輯。
蔡繼明認為,一個來自學界的政協(xié)委員,應善于在熱點問題當中尋找焦點和核心,以及深層次的制度問題、法律問題,這樣才不會流于形式,人云亦云。作為全國政協(xié)經濟委員會成員,蔡繼明可以“得天獨厚”地參加一些調研。
周德文介紹其議案形成過程時說:“我們長期關注和研究民營經濟、中小企業(yè)和民間投資與融資問題,溫州管理科學研究院將兩部法案的撰寫列為立法調查研究課題,經過在浙江省、陜西省、內蒙古自治區(qū)等地調研,征求了一些專家的意見,形成了《民間投資促進法》立法建議稿和《民間借貸法》立法建議稿。”
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劍閣本次兩會提交了減稅、重開國債期貨市場、調整人口政策、證券市場發(fā)審和退市等方面的提案。他的提案最大的特點就是數據扎實,分析充分。有資深媒體人士評價:“不愧為政策智囊出身,三個提案分量都很重。”李劍閣曾任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國務院經濟體制改革辦公室副主任等職。
“不采納也不要緊”
此次全國“兩會”,人大共收到議案489件,較去年減少69件。全國政協(xié)受理提案6069件,比去年增加307件。
除了王健林委員毫不猶豫地在“很不滿意”選項上劃勾,李劍閣委員對財政部謝旭人部長“財政收入增長24%合理”也頗不認同:“財政漲是有道理的?老百姓(收入)不漲有道理嗎?他的解釋我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任何一個老百姓也不能接受!這個解釋是強詞奪理!”
同時,有代表委員對議案、提案的回復與辦理情況表示滿意。而蔡繼明則認為:“一個高質量的提案,并不完全要以它是否被政府所采納為準繩,不采納也不要緊,它應能夠引起政府的警覺,引起政府的重視。今天擱置下來,但是將來會證明這個建議是有遠見的。”
對于一些提案的回復,蔡繼明并不滿意,“但我還是要寫”。1988年,蔡繼明和其導師撰寫《按生產要素貢獻分配》。之后一度受到批判,2002年,按生產要素貢獻分配被寫進十六大報告——“確立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做人、做學問,以及做委員、做官、做行政,我覺得原則應該都是一樣的。”蔡繼明總結道:“如果做人八面玲瓏、見風使舵,做學問也很難堅持真理、捍衛(wèi)真理,或者發(fā)現錯誤也不會勇敢地去糾正;同樣,如果做學問不能夠去堅持真理,那么你做事,或者做委員,或者做行政、做官,恐怕也會八面玲瓏。”
對于各界向蔡繼明提出的建議,他也不是照單全收,“一定要經過自己深思熟慮,要看到他們反映的這些問題是否具有一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