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看溫柔男是很大度,實際上這是他不自信的表現,對我的愛留有余地。豪爽男看起來霸道自私,這正說明了他愛的霸道,不給別人留一點機會。你會選一個給你部分愛的人呢,還是選一個給你全部愛的人呢?
一位同城男文友約圈子里幾個人一塊吃飯,一是當面切磋寫作技巧,二是增進彼此間的感情。我也早有此意,信口答應下來。不料當我把這一消息告訴老公時,老公沒好氣地說:“去什么去,又不認識,有什么好聊的?網上認識的人能相信嗎?”老公不支持,我就沒去,我知道老公是為我好,但心里卻對老公的小心眼頗有微詞。
文友會不能去,同學會總可以了吧?老公也是不樂意,因為我的初戀也在此列。我辯解說:“大家都是成年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見個面敘敘舊也不影響啥,咋就不能去呢?”老公說:“誰不知道‘同學會同學會,拆散一對是一對’,因為同學會發生的婚變還少嗎?將來的事誰也說不準,你愿去就去,我不管!”老公的態度很明確,語氣明顯帶著不耐煩。同學會我也沒去成。我心里委屈極了,感覺自己沒一點自由,生活沒一點樂趣。
回媽媽家,跟媽媽訴苦,還把老公的小心眼添油加醋地描述了一番。媽媽聽完后,給我講了一件發生在她身上的事。
在媽媽上大學時,有兩位男生同時喜歡上了媽媽。兩位男生一個豪爽粗獷,一個溫柔體貼。媽媽拿不定主意如何取舍,就想了一個辦法。當媽媽同豪爽男在一起時,就說跟溫柔男去了哪里,吃了什么玩了什么;當媽媽同溫柔男在一起時,就說跟豪爽男去了哪里,吃了什么玩了什么。媽媽就是想看看他們的反應。溫柔男聽到媽媽的話后說:“你同誰在一起做了什么,不必向我匯報,我相信你。”豪爽男聽到媽媽的話后說:“不許你跟別人在一起,如果下次看到誰跟你一起,我決不饒恕他。”
“那你最后選擇了誰?”我問媽媽。媽媽說:“你猜?”“溫柔男寬宏大量,善解人意;豪爽男霸道自私,小肚雞腸,我猜你選了溫柔男。”媽媽笑了:“正相反,我選了豪爽男。”我不解。媽媽說:“表面上看溫柔男是很大度,實際上這是他不自信的表現,對我的愛留有余地。豪爽男看起來霸道自私,這正說明了他愛的霸道,不給別人留一點機會。你會選一個給你部分愛的人呢,還是選一個給你全部愛的人呢?”我想了想,明白了媽媽的答案。雖然媽媽后來因為種種原因沒和霸道男走到一起,但那位肯給媽媽全部愛的男生,卻感動了媽媽一輩子。
媽媽握著我的手說:“遇到一個肯給你全部愛的人不容易,好好珍惜吧。”媽媽的話讓我釋懷不少。回想起老公待我的種種,真的好感動,除了這兩件事,別的什么都依我。而恰恰是這兩件事,說明老公這個醋罐子裝的不是醋,是愛。
(編輯 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