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味瘦西湖
瘦西湖畔,詩情畫意,人走塵世中,心飛塵世外。
八月的揚州,我貪婪、忘情地閱讀著瘦西湖。
如果說黃河壺口像一個西域的俠客,一柄長劍笑傲塞外的漫漫黃沙;那么揚州瘦西湖就是江南的麗人,纖纖素手撐一把油紙傘默對小巷的瀟瀟細雨。
古語有云:“兩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說的正是揚州瘦西湖。清代乾隆時期,揚州瘦西湖就被譽為“園林之圣,甲于天下”。瘦西湖的名字,來源于乾隆年間寓居揚州的詩人汪沆的一首詩作:“垂柳不斷接殘蕪,雁齒紅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
沿著湖畔,我們最先走上了五亭橋。如果把瘦西湖比做一個婀娜多姿的少女,那么五亭橋就是少女身上那條華美的腰帶。站在五亭橋上向東看,遠處的湖光水色就是一幅典型的“江南山水圖景”——八月時節,天高云淡,整個湖面幻化出無窮的奇趣。但見湖畔兩側,幾步一柳,好似綠霧般的柔美動人,更覺舒卷飄逸,萬般詩情畫意盡在其中。
湖心的釣魚臺有一清幽別致的小亭,是演奏絲竹樂器的所在。相傳當年的乾隆皇帝逛到這兒,不知怎么就來了釣魚的興趣,立即有人送上了魚竿。可是瘦西湖里的魚卻偏偏不聽話,平日里一呼百應的乾隆皇帝釣了半天,就是沒有一條魚上鉤。這下陪同的揚州鹽商著急了,悄悄選了幾個水性好的水手帶著活魚潛到水下。舉著荷葉,靠荷莖來換氣。上面的乾隆魚竿一落,下面的活龍魚就被掛上了鉤。這下乾隆爺自然是龍心大悅了。
在我國,以“釣魚臺”命名的景點很多,北京就有一個“釣魚臺”。相比之下,揚州的釣魚臺不大,卻極富特色。站在釣魚臺斜角遠望,可以在北邊的圓洞中看到五亭橋橫臥波光,而南邊的橢圓形洞中則正好可以看到巍巍白塔。這一景象一彩一素,一橫一臥,真是堪稱絕妙。
穿過釣魚臺,我們來到了小金山。我好奇的問導游:“杭州有西湖,揚州有瘦西湖,鎮江有金山,揚州有小金山。一個是‘瘦',一個是‘小'。為什么揚州人會這么謙虛呢?”導游幽默地調侃說:“湖瘦是苗條,山小是精巧。”導游見我仍對“小金山”的名字很好奇,就給我講起了“小金山”名字的由來:說是有一回揚州和鎮江的兩個和尚閑聊,鎮江和尚說:“青山也厭揚州俗,多少峰巒不過江。”揚州的和尚當然不同意這種說法,于是倆人就下棋打賭。結果揚州的和尚棋高一著,此景定名“小金山”,并在庭中掛了這樣一副對聯:
彈指皆空 玉局可曾留帶去
如拳不大 金山也肯過江來
只用了一個“小”字,就把鎮江的“金山”引渡過來了。聽后我不禁感嘆,西湖雖“瘦”,金山雖“小”,卻飽含著古人的情感和智慧,正所謂“山不在高,貴在層次。水不在寬,妙在曲折”。
瘦西湖的詩情畫意,不僅在于它的景色入詩入畫,更在于它空靈的氣質。較之杭州西湖,揚州瘦西湖,更有一種清瘦窈窕的神韻。——游不盡的錦帶曲水,賞不盡的矗翠楊柳,看不盡的名園勝景,讀不盡的西湖美景。
感慨間,一個小巧地道的南方女子,穿著旗袍,綰著頭發,從我身邊穿過。腳下踏著白色小鞋,走在古色古香的青石板路上,清秀的小臉一閃而過,坦然卻又略帶古典含蓄的韻味,配上瘦西湖如畫的背景,像從古代故事里走出的女主角,更像篆書里走下來的漢字。這樣的韻味,本身也是瘦西湖的一份性情。在這里,不必苦苦尋覓歷史的足跡,只要站在這里,就會融入到這份古色古香的畫卷里。
瘦西湖,猶如一位絕代芳華的佳人,又兼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女詞人,“一生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這是寫一代才女林徽因的詩句,用它來形容瘦西湖,一點兒都不為過。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真的喜歡揚州瘦西湖,喜歡這里清幽的湖水,喜歡這里婀娜的垂柳,喜歡這里悠閑自在的空氣,喜歡這里徹徹底底骨子里的詩意。它的這份詩意,滲入到每一個見過它的人的骨髓里,讓每一個傾慕它的人不管不顧地只想做一個詩人,親手寫出體味到的詩意瘦西湖。
詩情畫意瘦西湖,我永遠的眷戀。
假游清港溝
城區生活的繁忙、擁堵,讓人們渴望寧靜、回歸自然。端午小長假在媽媽的勸說下,放棄了慵懶的自然醒,隨媽媽的幾個同事及家人回到她曾經工作過的、坐落在神秘的貓耳山南坡的南窖鄉三合村清港溝。
七點鐘準時從家出發,大約一個小時的路程,來到了清港溝口。進入溝口,滿溝茂盛的鉆天楊樹迎風召喚著我們,我們沿著山間蜿蜒曲折的水泥路,驅車來到一個小塘壩下游,平緩的山谷平場。
山區人民素有樸實、善良、好客的美德,幾個老鄉為我們的到來已經忙活了一大清早,剛剛宰好的全羊還掛在樹干上,兩個大柴鍋支在平場一側,下面的火燒得正旺,鍋上熱氣騰騰的蒸氣在告訴我,美味的羊肉就要入鍋了,旁邊還支著一個燒烤的架子,看這架勢,中午一定是一頓豐盛的全羊,在我憐惜那只羊的同時,也期待著端午清港溝豐盛的午餐。
上午的活動是登山,沿著蜿蜒曲折的山間小路,奮力向清港溝頂峰貓耳山方向攀登,民間有著許多關于貓耳山的傳說,吸引著登山愛好者和旅友的興趣,今年四月三日發生的三十七名北京理工大學學生登山被困,北京警方首次動用直升機參與救援事件,就發生在貓耳山的南坡清港溝境域內,這一事件更是提升了貓耳山的神秘感。沿途不時遇到結伴而行、背著登山包、全副武裝的登山愛好者,也一次次被他們矯健的步伐遠遠落下,而我早就上氣不接下氣了。
趁著路邊稍事休息,媽媽指著右側山梁的頂峰說,這座山叫大房嶺,房山也因此山而得名,秦朝稱大房山為大房嶺,自金代因其主脈形狀更名為大房山。媽媽又指著左側山峰說,這就是當地人說的貓兒山,也是房山的一座歷史名山。是阻擋西北方游牧民族入侵華北平原的一道天然屏障,貓耳山上有摩崖造像七十二尊,藏于貓耳山各處,還有棋盤石等許多美麗的傳說。我順著媽媽手指的方向看去,大房嶺好似一座巨大的翠綠屏風,屏蔽著鬧市的喧囂,為清港溝留下一片凈土;那貓耳山好似一只剛剛睡醒的俯臥的貓,兩只豎立起的耳朵,警惕的聽著世間的變遷。
因為體力,注定這次和貓耳山主峰無緣,當我們登到一個叫火石嘴的山包平臺的地方,乘著風勢,我們開始山峰放風箏。朋友,你體會過山峰放風箏嗎?在平原放風箏要考慮高壓線,電線桿和路邊的樹木,在山峰上放風箏這些全然不用考慮,七彩的風箏在貓耳山和大房嶺的上空翻飛,仿佛一座彩虹橋架在兩山峰之間,那蜿蜒曲折的盤山小路仿佛一條銀色的飄帶,為我們起舞,真可謂別有一番風味。我們玩興正濃,山下飄來了縷縷羊肉的香味,我們經不住這美味的誘惑,趕快收線,一路小跑的來到塘壩平臺。
我們吃飯是在楊樹灣的一個天然大石頭上,茂盛的楊樹遮擋住陽光,周邊的楊樹上拴著五顏六色的吊床,老鄉把用泉水燉好的熱氣騰騰大盆的羊肉、羊雜,精美的山野菜端上來,我們席地而坐,顧不上城里淑女的矜持和淡定優雅的形象了,就著和煦的山風,呼吸著天然氧吧的負氧離子,開始大塊兒吃肉,大口喝酒,大概這就是回歸自然吧!
我不勝酒力,剛剛小喝了兩杯,已經有些暈了,我躺在了吊床上,吊床在微風中輕輕搖擺著,透過樹葉間隙,陽光散落在我的身上,伸出手去,掬一捧陽光,美好的感覺翩然而至,金色細碎的陽光在掌心跳舞,掌心生命線紋絡清晰,膚下血管隱隱可見,生命在不動聲色中流淌,我聽到我心臟有節奏歡快的跳動。我在半醉半醒之間,聽到媽媽還在說著:貓耳山旅游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煤礦關閉后,為了加快產業調整步伐,清港溝將進行綜合開發,打造集休閑、度假、采摘、觀光為一體的旅游勝地,現有蜜桃、板栗、紅果、黃嘴杏等采摘園……逐漸將打造成城里人休閑度假的花園。
媽媽是個很敬業的人,在這里工作三年多時間,她已經深深地愛上這片土地。我是媽媽的女兒,我也要干一行愛一行,我也會深深地愛上曾經生活、工作過的每一片土地。
在心靈播種詩篇
二○一一年九月十三日星期二,我像往常一樣辦理業務。臨下班時,一個匆忙的身影坐在我面前,焦急的說:“給我張存款單,我要往單位存錢。”見客戶焦躁的神態,我一邊給客戶拿單子,一邊微笑著說:“您別著急,慢慢填,單子不能有涂改,今天肯定能給您存上。”客戶平靜了許多,正了正身子,看看手里的單子,略帶歉意地問:“要怎么填?”見客戶一臉茫然,我笑了笑,耐心地指導客戶填寫單子,熟練地操作系統,以最快的速度幫客戶把錢上。“好了,放心吧,已經為你把錢存上了。”我微笑著對客戶說,客戶聽罷長舒一口氣,向我點了點頭。
打印單子時,我留心看了一下,給《中國文化報》存的錢,再仔細一看,客戶字體剛勁有力,瀟灑不凡,不禁好奇地問:“看您字寫得這么漂亮,又是給報社存錢,您是報社編輯還是作家?”客戶笑而不語,微微點了點頭。單子打印完畢,我微笑著雙手呈遞給客戶,親切地詢問:“您還有其他需要辦理的業務嗎?”客戶搖了搖頭,神秘地說:“沒有了,給我一張白紙吧。”我迅速遞出一張紙。客戶在紙上寫下幾行瀟灑的字,遞給我說:“謝謝你,今天我本來是去工行存錢,結果卡被吞了,才來你們這里存。謝謝你,服務很好,我寫了首詩,送給你。”我欣喜地接過詩作,輕聲讀道:
臨門公柜吞吾卡,
拉閘改錐榔頭砸。
當當郎譏非一體,
誠心多磨笑深發。
——楊代好
二○一一年九月十三日
給《中國文化報》存款有感。
我如獲至寶,欣喜地對客戶說:“謝謝您,其實這些都是我們應該做的,詩寫得真好,我會好好珍藏,這是您對我們工作最好的肯定和支持。”客戶依然笑而不語,向我點了點頭,轉身離開。
目送客戶走遠后,我又仔細拜讀了幾遍詩作,欣喜之余,不禁好奇的上網搜索客戶的名字“楊代好”。居然真有其人,打開網頁,赫然寫道:
楊代好:號都來悟,別號莎豆博仕。一九五一年生人。一九六九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野戰基層部隊服役十年,在軍委總部機關工作二十年。先后任士兵、司務長、助理員、秘書、局長,銜至大校。二○○八年,由軍隊調往地方企業任職。因讀《紅樓夢》得靈感,隨即棄職離城,潛心研究《背觀紅樓夢真相》十二年,已出版《李鐸八十一帖·代好學書》《紅樓夢·八十悟·代好書詩文》《果然回頭·代好釋佛譜》……原來是一位棄武從文的文化名人,我又看了看手上的詩作。思考良多,感悟良多。
一個微笑,一次服務,一個細節,換來客戶的一首詩,更是對我們銀行服務的一份肯定、一份信任,這正是我們運營工作的價值所在。入職一年來,“忙并收獲著,累并快樂著”,成了我心曲的主旋律,常鳴耳畔。遙想入職伊始,從校園到社會,工作環境、社會角色、工作職能的轉換,連帶著工作思想、方法等一系列的適應與調整。在支行領導的關心下,在部門同事的幫助下,我始終保持著良好的工作狀態,以一名合格的銀行員工的標準嚴格的要求自己。憑著我對銀行工作的熱愛,我心里有個強烈的信念,絕不作木桶效應的短板,要做就做一名合格的深發展人,成為一名優秀的運營人員。艾青說: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著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我深愛著深發展銀行的運營崗位,它是對客戶服務的窗口,是直接與用戶面對面交流、面對面服務的,一言一行代表著公司的整體形象。今天,我為我的一個微笑服務,換來顧客這份詩興,得到顧客對深發行的肯定與信任而感動著。
生活中,我們往往讓匆忙的腳步掩蓋了溫暖的笑容,卻在不經意間細節上的服務收獲到真誠的回饋,這細微之處的真情流露,足以像一盞明燈,照亮前路,感動心靈。
幸福的起點
五月,所有日出與日落都是絕美的油畫,裝進畫框便是一幅撼世經典;五月,所有的日子都能提煉成詩行,綴上晶瑩曉露呢喃燕語作標點;五月里可以大把大把的播種愛情和希望,期待無數憧憬生根發芽,在五月的空氣中潛滋暗長后,開出一片向日葵金黃的笑臉。
為什么有這樣的感覺,因為在深情、蓬勃的五月,我參加了一對單車愛好者情侶舉行的一場別樣婚禮。他們放棄了豪華車隊,放棄了傳統陳規,放棄了尾氣污染,邀請自行車俱樂部的隊友為伴,以單車騎行的形式走進新婚的殿堂,以低碳環保的形式來見證人生最美好的時刻。
作為其中一員,早上五點,我早早起床,戴上口罩、手套,裝備好騎行鏡、騎行帽,騎上我的愛車,一路奔向集合地。五月的晴空清碧、高遠;五月的云彩透明、輕淺。五月的草說綠就綠了,細雨里欣欣然的、融融的暖你的眼;五月的花說開就開了,陽光下苞是苞、朵是朵的影印成一幀立體插圖,靜待春天的排版。 五月的鳥兒也在枝頭忘情歌唱,仿佛在為一對新人祝福。
到達俱樂部門口,已有不少車友從四面八方趕到,盡管都是早早起床,但一個個精神抖擻,興奮異常,我們聊著自己的愛車,聊著最近的騎行趣聞,但更多的是說著祝福的話語。車友陸陸續續到齊,粗粗算去,嗬,人真不少!足足有3三十多人。這時,組織者拿著紅花、紅衣走到我們中間,清了清喉嚨,高喊道:“今天是白波、小常大喜之日,感謝騎友們的支持,在今天這個特別的日子,我們也裝扮上我們的愛車,穿上新定制的紅色隊服,一起接新娘去嘍!”“好!”伴著騎友們此起彼伏的應和聲,鮮艷的紅花綁在了車前,鮮亮的紅色隊服穿上了身,單車俱樂部的好友們組成兩人一排的車隊,浩浩蕩蕩出發了。雖然沒有豪華車隊,但場面異常壯觀。我也懷著激動的心情,跟隨浩浩蕩蕩的車隊,直奔新娘家。
清晨,空氣清新,深深吸一口氣,陣陣花香、草香、泥土的清香沁人心脾。漸漸地,寧靜的街道熱鬧起來了,有早上遛狗的大爺大媽,熱熱鬧鬧的早點攤,清晨晨練的年輕人,但更多的是車水馬龍的汽車,伴著刺耳的鳴笛聲,渾濁的尾氣,似乎和這個清新的清晨格格不入。與之相比,我們浩浩蕩蕩的兩列車隊宛如這五月清晨的主角,一如在馨香枝葉間筑巢的布谷鳥;一如春天的鈴鐺搖響一片的金鐘花,成為這清晨畫卷的一抹亮色。
出發前我們就已做好明確分工,秩序井然,每個路口有隊友先行趕過去維持秩序,整個迎親車隊并未造成道路擁堵,不少開車的司機一邊主動停車讓行,一邊欣賞這一別開生面的迎親車隊,浩浩蕩蕩的迎親大軍甚是壯觀。每到一處都會引起不小的轟動。
走過車水馬龍的公路,我們走進一段林間小路,和公路的嘈雜、污濁相比,有種“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兩旁的迎春花顏色鮮艷,甚是可人;粉色的桃花已綻放,像一個個笑臉,迎接我們的到來;新發芽的垂柳也在微風中搖曳,像飄揚的縷縷彩帶慶祝這一幸福的日子。我一邊大口吮吸這清新的空氣,一邊飽覽路上的美景,風隨著騎行從臉邊、耳邊拂過,像一曲悠揚的歌曲,細細聽來,仿佛聽到一首悠揚的結婚進行曲。正在我如癡如醉之時,車隊忽然停了下來,等了幾分鐘,車隊紋絲不動,不像是堵車,前方出什么問題了?有焦急的隊友大喊詢問前方的隊友,有隊友擔心地竊竊私語,我也焦急地張望,只見帶路的車停在中間,一輛三輪車夾在車隊中間,一位老奶奶走下車,和車隊隊長說著什么,時不時傳來陣陣笑聲,噢,原來是“劫親”的——只見老奶奶一邊好奇地看著我們的車隊豎起大拇指,一邊對隊長說“給糖”,隊長從車上取下包裹,給老奶奶塞了一大把喜糖,老奶奶笑了,說:“你們盡管走。”大部隊又啟動了,浩浩蕩蕩繼續出發。老奶奶站在路邊,為每一個騎過的騎友豎起大拇指,車隊走遠,我不禁回頭張望,只見老奶奶依然戀戀不舍的站在原地,看我們離開。我在想,也許老奶奶在對我們說:真棒!抑或在羨慕我們年輕的身姿、朝氣,也許再年輕幾朝,老奶奶也會加入到我們中間吧。
車隊繼續前行,時不時有人帶頭喊起口號,“我們干什么去?”“接親!”“我們走著。”“走著!”忽然,隊長作了一個停止的手勢,車隊順勢停了下來。原來,新娘家到了。隊友們興奮異常,大喊起哄,有心的騎友拿出手機、相機,記錄下這幸福瞬間。伴著禮炮聲響起,新娘新郎攜手走來,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幾架電視臺攝像機跟隨其后,原來,我們這新穎的騎行婚禮引來了媒體的關注。新郎推著特制的雙人自行車,車前有一束碩大的桃心形花束,甚是喜慶,新娘看到車隊更是欣喜異常,滿面笑容。一位記者走上前來,遞上話筒,說:“在這個特別的日子,新郎想和新娘說些什么?”面對鏡頭,新郎定了定神,看著新娘說:“你愿意嫁給我嗎?愿意和我一起過低碳生活嗎?”女孩莞爾一笑,點頭答道:“我愿意!”看著兩位新人的身影,我思緒萬千。佛云: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方能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那么,又有多少次回眸,方能換來兩個陌生的年輕人牽手一生一世。俗話說: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是緣分是天意讓他們相識、相知、相愛,終于在這個激情燃燒的歲月,他們喜結良緣、緣定終身。新郎和新娘此時此刻都有一句話想對對方說,彼此握緊著雙手,在眾人面前說出這份愛的告白。手與手相連就是一顆完整的心,就是一份完美的祝福,我在心中默默地為一對新人祈福——“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正在我激動之時,一臺攝像機擋住了我的視線,一位記者遞過話筒,親切地說: “看你很激動啊,想對兩位新人說些什么嗎?”我激動地對著鏡頭說:“祝兩位新人新婚快樂,永結同心,百年好合。” “你覺得今天的婚禮有什么特別的意義嗎?”想想一路看到的風景,一路祝福的行人,我說,“騎行婚禮很新穎,很特別,讓我印象深刻,也讓我感觸頗深,在空氣污染越來越嚴重,大力倡導環保的今天,我們可以選擇更為低碳、更為環保的生活方式。”
相約春天,走進五月,就是打開心扉,就是駐足春天。站在季節的天空下凝神回眸,春光貯滿心頭,心思輕輕緩緩漫上歲月的堤岸。人生春夏秋冬,是一張反復吟唱的旋轉唱片,在哪一圈生命年輪的輪回中,溶進了新曲新韻,添入了山水清音、煙霞畫卷?歲月的意義就是不斷提升和豐富生命的內涵。兩位新人從懵懂少年到共譜戀曲的親密愛人,他們曾并肩騎行過許多個日子,用喜悅、感動和淚水寫下了永遠。如今,這對珠聯璧合的年輕人終于要給自己的愛情添上一個幸福結局。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是他們彼此的承諾。今天,這個特別的日子承載著他們對未來的憧憬,這對佳偶幸福的騎行之路也就此開啟,八○后年輕人選擇新穎、環保、低碳的結婚方式也就此開始。
作者檔案
殷夢杰:女,銀行職員,1987年生,在工作之余酷愛讀書寫作,已在《文藝報》《中國文化報》等報刊發表散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