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前段時間,我在某團購網站上看到一則自助餐團購信息,該自助餐原價198元,現價58元。因為是自己心儀的酒店,加上價格確實便宜,所以我便及時點下“搶購”,買了一張團購券。可由于事情太多,我一直沒有到這家酒店去消費,就餐這事一再被延后。前兩天,我到該酒店去消費,卻被告知活動已經結束。我要求退款,商家說自己不處理退款事宜,團購網站則以團購商品信息已事先聲明過期作廢為由拒絕退款。請問我該怎么辦?
讀者 黃欣
黃欣讀者:
我國《合同法》第四十條規定: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所謂格式條款就是指當事人為了重復使用而預先擬定、并在訂立合同時未與對方協商的條款。由于在簽訂合同過程中,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往往處于強勢地位,另一方沒有“討價還價”的協商余地,只能被動地“接受”或者“不接受”。為此,法律專門作出了上述規定,以保護格式條款相對方的合法權益。
商家在網站上發布團購信息,消費者點擊購買后,消費者、商家以及團購網站三方形成合同關系。團購商品信息中的內容為合同的主要條款,這些條款均由商家和團購網站提供,消費者并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只能被動地“接受”或者“接受”,因此屬于典型的格式條款。“過期作廢”明顯排除了消費者的主要權利,因此是無效的。
此外,《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四條也規定:經營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或者減輕、免除其損害消費合法權益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內容的,其內容無效。
綜上,團購商品信息中“過期作廢”的條款在法律上并沒有法律效力,團購券過期后,消費者有權要求繼續消費,如果商家不同意繼續消費,消費者則有權要求團購網站退款。
安徽省馬鞍山市花山區人民法院法官 陶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