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網盤的進化版,個人云存儲產品大概是所有云計算應用品類中最平易近人的一個。國外Dropbox的好巨大成功讓這個市場的價值迅速被挖掘,蘋果icloud模式則引領許多巨頭相繼涌入,并將之作為終端、軟件、工具等產品之外的標配服務。
進入2012年,云存儲市場迅速進入紅海,除了國際IT企業,國內的百度、騰訊等互聯網巨頭也相繼跟進,加上一批創業公司的涌入——粗略統計,目前中國市場上用戶能接觸到的個人云存儲產品超過60款。盡管在產品形態、交互界面、空間大小和收費策略等層面存在種種差異,但個人云存儲產品還是有許多共性:存儲空間是最基礎的服務,而跨平臺、云同步等功能則必不可少。
金山快盤在這個名單中最初并不顯眼,但悄無聲息走到了前列。
12月12日,金山云公司宣布,旗下個人云存儲產品金山快盤用戶總數突破3500萬,用戶上傳的文件數量超過150億。而就在12月初,金山軟件發布公告稱雷軍擔任董事長的小米科技正式入股金山云。可以看出,隨著金山向互聯網方向的不斷轉型,以及MBO(管理層收購)戰略的實施,在雷軍的“特殊”身份下,金山與小米兩家公司也開始逐漸融合。
從2010年7月金山快盤正式公測,到今年2月團隊分拆成獨立子公司金山云再到突破3500萬用戶,金山云獨辟蹊徑走得還算順利。然而一個不容忽視的背景是,2012年開始個人云存儲市場已成紅海并處于燒錢階段,金山云還能去怎么突圍?
內部突圍:從獨立到分拆
如今金山云團隊的辦公地點也在金山軟件大廈,但和很多“內部創業”玩家一樣,金山云團隊剛從珠海搬到北京時,“在一個民房里,二十幾個人窩在一塊做開發”,金山云CTO楊剛對記者回憶道。
據楊剛介紹,金山云的初始團隊主要來自此前的金山云存儲實驗室,這個實驗室成立于2007年,當時為WPS用戶提供存儲服務(即后來的WPS辦公空間),同時也推出過一些相關的產品。“在做文件統計分析時,我們發現在用戶存儲文件形態上圖片模式占比很大,甚至還有視頻文件,完全在當網盤用。”
在個人云儲存服務領域,Dropbox是全球范圍內當之無愧的領跑者。這家硅谷科技新貴在2008年發布初始版本的Dropbox后迅速占領市場,此時中國的用戶和企業還都在“玩網盤”。而對比2009年還很流行的網盤,作為WPS辦公空間存在的金山存儲產品在系統設計上更針對文件格式。而這時Dropbox的模式也被一些媒體報道,楊剛等人萌生了做一個類似通用產品的想法。
這一想法得到了時任金山公司執行董事雷軍的支持,于是團隊開始做這方面的設計。由于那時移動設備已經開始崛起,又有借鑒模式,所以快盤的產品原型很快確立,在系統設計上就十分針對跨平臺和跨設備體驗。
單獨形態的金山快盤正式面世是在2010年7月,而那時正值Dropbox在中國被封,依托WPS的快盤在當年年底的時候活躍用戶量超過10萬,基本達到了目標預期,并正式進入高速增長期。不過,由于在品牌推廣和產品設計上早期過度依賴WPS,在一段時間內金山存儲團隊面臨著獨立定位的問題。
楊剛回憶稱:“2011年初,我們有了獨立的想法,先從產品策略做起。”
于是我們看到2011年快盤開始獨立推廣,并進行了一些產品形態上的新嘗試,如個人數據“同步盤”等。而這一年也是國內云存儲玩家迅速崛起的時候,包括騰訊、華為等巨頭以及115、酷盤等產品都展露出頭角。不過憑借早期良好的用戶體驗和市場策略,快盤一直處于第一陣營,當年年底用戶正式突破1000萬。
“這時候雷軍和宏江提出走新路子,于是我們開始討論獨立分拆的事。”楊剛對記者表示,“之前通過MBO(管理層收購)計劃順利實施,金山云管理團隊擁有絕大部分股份,這也成為獨立的前提。”
2012年3月,金山云公司成立,成為金山集團旗下的獨立子公司。而根據金山財報,截至2012年9月30日,金山云資產凈額為1443.39萬元;本月初,金山云宣布將以每股0.02美元的價格向小米發行即出售9100萬股公司股份,總金額達182萬美元。在這項交易以后,金山云管理層仍持有72.56%的股份。
產品突圍:快盤企業版
個人云存儲成紅海市場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即使各家產品在技術架構、產品功能和服務形態上各有不同,但基本的存儲、同步、共享等功能大同小異,很難真正憑一款產品做到最大。
針對這個問題,同時擔任金山軟件和金山云CEO的張宏江博士對記者表示,“目前國內做個人云存儲的玩家出發點還是不一樣,360、騰訊、百度等企業還主要是把云存儲產品作為自己服務矩陣的附屬功能。而一個業務如果想做大,需要有這個業務本身的針對性戰略。金山云的獨立分拆正是處于這方面考慮”。
事實上,即使扎根在個人存儲領域做到極致,也很難做到Dropbox的程度。最關鍵的問題在與中國互聯網用戶的消費理念和習慣。所以在個人云存儲紅海之外,金山云的思路是從企業快盤方向突圍。
然而相對個人用戶,企業用戶有許多獨特需求,如權限設置、協同功能以及與原有辦公軟硬件體系的融合等,甚至社交方面的需求。據楊剛介紹,金山云針對這些需求做了許多針對性調研,并進行模塊化設計,來滿足不同行業企業的定制化需求。比如,在權限設計上,金山云存儲產品設計是按照行政組織結構來設計產品權限分布的,而不是傳統的IT部門的權限最高,因為企業對數據安全等的需求很高。
快盤的企業版于2012年9月3日正式上線,試用期之后的定價為100G一年4800元,允許企業內部員工在此基礎上建立多個個人賬戶。金山企業快盤負責人姜志強對記者表示:“截止11月底,試企業用用戶達到3000個,在三個月試用期未滿時就有十幾家企業主動轉為付費協議用戶。”
但企業版快盤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標準形態的企業快盤產品并不適用于所有用戶,包括以前WPS在國內的典型用戶——大型行業企業和政府機構等。目前國內云計算轉型已經大規模展開,許多大型行業企業用戶都建設了自己有服務器和數據中心。金山云必須提供了一套模塊化組件來在企業內網或私有云上部署。
所以在企業版快盤的成熟產品形態之外,金山云提供企業內網上部署的云存儲服務,并結合WPS辦公軟件(PC版加移動版)共同打造企業辦公云方案。
戰略突圍:增值服務與平臺戰略
Dropbox的在個人云存儲領域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海外市場用戶成熟度很高。據了解,Dropbox現在的用戶付費轉化率高達4%,甚至還有提升空間,而國內能做到1%都不大可能,所以中國的個人云存儲的盈利模式不大可能直走增加空間付費的模式。金山軟件CEO張宏江也稱:“國內云存儲玩家現在就開始打“空間戰”沒有意義,還是應該從增值服務入手,但需要兩年以上的成熟期。”
這需要在金山云在戰略上做出選擇——如果它要想和盛大云乃至阿里云站在同一平臺上,金山云必須在產品戰略上做更多努力。進軍企業市場是一步妙棋,但目前個人云存儲服務其實“非常燒錢”。財報數字顯示,截至2012年9月30日金山云資產凈額為1443.39萬元,但今年前三季度為凈虧損打達1888.24萬元。
金山云給出的一個答案是差異化增值服務。金山云CTO楊剛對記者表示,目前金山快盤制定了針對數據類型、用戶習慣和操作模式上的一系列增值服務體系。相比其他產品,金山快盤的文件類型分布上文檔格式占到28%,比同類產品高出一個數量級,那這部分用戶肯定有其獨特的需求。甚至于對于之前一款并不算成功的產品T盤(提供1T存儲空間),也將被整合成專屬的、特色的大空間存儲服務。“不過,這些模式還要等到市場相對成熟時推出”,楊剛表示。
留給金山云另一個更重要的戰略選擇,則是做開放平臺。無論是將存儲服務與WPS辦公軟件、金山安全整合成辦公云平臺,來吸引合作伙伴和開發者共同提供企業云辦公服務,還是開放金山快盤的API,為開發者尤其是移動互聯網領域創業者提供平臺級的云端存儲與數據共享、同步服務,都很有看點——前者屬于給WPS提供技術,后者則是純互聯網模式的平臺方案,都是“很酷很成熟”的產品方向。
這兩方面金山云都在努力嘗試。
從平臺層面上,快盤正專注于做云存儲領域的開放平臺。目前金山快盤也早已完成了從桌面到移動平臺的布局,金山快盤目前已可覆蓋PC、iPhone、iPad和Android等多個平臺,并推出便攜版方便U盤用戶使用。據楊剛介紹,金山快盤是國內首家開放API的廠商,其開放平臺已接到超過一萬個中小創業團隊的使用申請,成功部署的產品超過100個。涵蓋辦公套件、理財產品、支付軟件等幾大方向,且與騰訊、康佳、金蝶、ES等廠商和產品推出合作項目。
而在綜合云服務方面,金山云的戰略愿景更大。金山企業快盤負責人姜志強對記者表示:“純IaaS模式還是不如解決方案更適合企業,金山在軟件和企業解決方案方面有整合優勢和技術積累,所以我們希望同合作伙伴一起為企業私有云建設提供解決方案,尤其是辦公領域。具體的方案,明年初應該會正式發布。”
在企業辦公軟件和服務方面,金山已經擁有了一些戰略合作伙伴。事實上,目前企業快盤作為金山辦公軟件進軍云計算的核心云存儲產品,提供企業文檔的集中存儲能力,并擁有強大安全管控能力且支持實時同步和協同辦公。楊剛也表示,快盤將努力成為企業SaaS服務落地的一個媒介。
當然,從目前中國云服務應用進程看,存儲領域的競爭仍會加劇,金山云的突圍愿景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