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帶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參觀《復興之路》展覽。在參觀過程中,習近平發表了重要講話。在講話中,習近平同志有兩句講話撼人心扉,叫人振奮。一句是,“現在,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最偉大的中國夢”;另外一句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共同為之努力。空談誤國,實干興邦”。
講話突出“中國夢”、“實干”兩個詞,概括就是“用實干圓中國夢”,講話體現了中央領導集體求真務實精神、繼往開來的決心、深入改革開放的意志。
今天,我們走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是一條中國幾代人不斷探索而來的“人間正道”。我國發展處于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比歷史的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目標。“實干”還要抓住“干”。當前已經到了改革深水區,不進則退。碰到許許多多改革發展的“瓶頸”,我們繞不開,也躲不了,必須有勇氣有智慧去打破。“干”就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對改革發展的“瓶頸”,要大膽制訂行之有效的制度,探索擬訂新的舉措、新的工作方法;要樹立“不干”是失職,“干不了”是無能,“干不好”是平庸的改革觀念。
11月21日,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稱,“在新的起點上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讓群眾過上更好生活,依然要靠改革開放。這是我國發展的最大紅利”。從十八大報告看,首次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兩個目標相提并論,可見改革已經被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這實際上也反映出,當經濟持續實現高增長之后,社會經濟領域的結構性問題已經凸顯出來,原先靠投資拉動、靠廉價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盈利的增長模式已經難以持續,這就需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但這種轉變不會一蹴而就,需要改革來推進。
習近平總書記發出“用實干圓中國夢”的時代強音,鼓舞人,號召人。越是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目標,越要清醒、務實。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依靠集體智慧和人民的力量,以更大的勇氣和智慧深化改革開放,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更大成績。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真抓實干,創造美好生活,共圓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