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您好:我是個學生,平常課業壓力甚重,短暫課余中最開心的事情就是閱讀《醒獅國學》。個人對國學非常有興趣,但涉獵不多,常感心虛,所以能否請您推薦一些值得閱讀的好書或指點一下學習的方向?
訪客/阮楠
編輯回復:臺灣作家三毛說過,念書的人往往有許多不同的心態和要求。有些人將讀書當做一種松馳緊張生活的消遣,也有一種人,將讀書當作人生的一大興趣,看書便有了更進一步的品位與境界;更有一種人,將讀書視為人生最大的事業,既然是事業,便必然有計劃與經營,一步一步來,慎重的挑,仔細的讀,甚而閱書之后,用文字記下心得或發表感想,是更有組織的看書法。其實真正愛書的人,以上三種心態與要求,多多少少都會包括在內,并不是只有一種心態,這么一來,時間便占去很多,可是甘心。我們身為中國人,對于豐富的中國文化與傳統國學有著天性的喜愛,想學習更多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學習國學,可以從《三字經》、《弟子規》、《百家姓》等開始,也可以從《論語》、《大學》、《孟子》、《道德經》等開始,任何一本都是經典,怎樣開始學習都是好的。國學的領域浩如煙海,登堂入室需要長期的培養,用一生的熱愛去對待書本都是不夠的。希望你能把握平時閑暇的時光,常學常新,同時將領會的知識落實在實踐上。
編輯您好:喜歡玉,欣賞玉,最愛冰花芙蓉玉。九月的玉文化專題讓我驚喜,玉是君子之德,國家之基,同時也應該是女子之珍。請介紹一些女子之玉的典故好嗎?
訪客/流華
編輯回復:弄玉吹簫,紫玉成煙,不須玉杵千金聘;洛浦凌波,漢皋捐佩,想象冰肌映玉顏。關于女子、關于玉的典故,實在太多太多。都說美人如玉,玉也可因美人而得名。冰花芙蓉玉,玉如出水芙蓉,冰花清爽亮麗,象征著美好的愛情。唐玄宗因為寵愛楊玉環,遂將藍田玉中那種粉色晶瑩的美玉,以楊貴妃的小名命名之。華清池里這塊“芙蓉美玉”,曾經是多么的粉色晶瑩。“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一對恩愛多情、志同道合的璧人佳偶,成就了大唐歷史上最美的愛情史歌。但也是這個發誓要與楊玉環“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的男子,在馬嵬坡前,為活命放棄了以前的信誓旦旦,眼看著這塊芙蓉玉被套上奪魂白綾,漸漸慘淡成死亡的紫色。無怪乎袁枚嘆道:到底君王負舊盟,江山情重美人輕。
■本版編輯/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