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金剪刀”遭遇人生低谷
今年31歲的魏楠出生在北京,母親是老師,父親當醫生,還有個心氣相投的哥哥。他自幼學小提琴,12歲在中國兒童電影制片廠學表演,相貌出眾的魏楠曾是瓊瑤“六個夢”中童星之一。那時他天天進組拍戲,全國各地奔波。演到16歲那年,覺得這種受控制的生活不是自己所追求的,他開始厭倦演戲。
自己在影視圈這么多年好像也干不了別的事,不如做幕后吧,于是開始讀書,從臺前轉入幕后,在一家廣告后期制作公司做助理。魏楠抓住任何機會向剪輯師傅偷學東西,然后自己琢磨,漸漸地他發現了和拍電影完全不一樣的樂趣:每天面對的,都是不一樣的客戶不一樣的剪輯需求,甚至一條廣告都能剪輯出幾種不同風格的成品。就是這段辛苦的“學徒”生涯,讓魏楠完成了技術上的原始積累。魏楠問他的老板,做剪輯師有前途嗎?老板說,有!我看好你。
2002年7月,因師傅生病,魏楠為一條急需剪輯的廣告片救場,剪出來的片子以節奏跳躍、天馬行空式的混搭風在廣告界頗受好評。就這樣,魏楠如愿成為剪輯師,他創意新穎,懂廣告營銷,精通音樂、電影,綜合素質全面,很快在業內成名。
MV、宣傳片等樣樣做的得心應手。幾年下來,他曾為2000余部影視廣告擔任剪接工作及后期總監,合作品牌包括百度、動感地帶、統一、長虹、李寧、摩托羅拉等,多次獲得中國廣告節大獎。2004年,魏楠辭職單飛,剪輯價格也從500元一條猛漲至1萬元一條,每月能剪出幾十萬元的收入。同行羨慕他的收入,外行人覺得他這工作又酷又賺錢,魏楠并不太確定這是自己將來的出路。
2007年,全球金融危機全面爆發前夕,廣告業縮水,魏楠工作室的訂單量眼瞅著天天下跌,到最后基本沒有單子可接。他只能用過去賺的錢養著手下員工,每天只出不進坐吃山空。當時,魏楠雖然早已淡出電影圈,但仍時常關注著電影業的一舉一動,他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在經濟低迷的大環境里,很多電影的票房成績居然很好。魏楠覺得這是個趨勢,國內電影票房只會節節攀升,絕對不會倒退。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結識了張藝謀的御用紀錄片導演羅莎莎。當時他們正在拍攝《千里走單騎》,因為電影還需要一個對剪輯比較有靈氣的人,于是羅莎莎便邀請他和自己一起剪輯這部紀錄片。雖然只是唱配角,魏楠卻很認真地做了下來,把它當成學習的機會。沒掙到多少錢,但由此對電影剪輯產生了濃厚興趣。他覺得這似乎是自己轉型之路的出口,于是就想試著接些電影剪輯的活。因在圈子里沒什么名氣,之后很長一段時間,魏楠四處拜訪各大導演,卻處處碰壁。畢竟電影剪輯是件大事,誰也不敢輕易交給一個自己不了解的人去做。
當時的處境是,公司內外就剩下了四個人,魏楠把自己的車子都賣了,兩個年輕助手四個月沒開工資,但一直死心塌地跟著他。外面還欠著50萬元的債!
《三槍》預告片打開一個大市場
直到2009年初,總算接到一件像樣的活——黃渤主演的小成本電影《倔強的蘿卜》。在剪輯這部片子的時候,他曾經每天工作16個小時,除去吃飯時間,每晚睡眠不到5小時,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半年之久。有一次,魏楠凌晨4點多開車回家,路過北太平莊附近等紅綠燈時竟在車上睡著了,直到5點左右被掃街阿姨的掃地聲吵醒,那一刻,心里忽然泛起些許悲涼。
《倔強的蘿卜》僅讓魏楠拿到區區4萬元的制作費。困境中,他開始潛心研究好萊塢推廣電影的商業模式。同國內以新聞宣傳稿、首映式及新片發布會為電影的主要推廣模式相比,好萊塢則更看重“電影預告片”的營銷方式。預告片則能直觀展現人物個性、精彩故事情節。忽然,一個大膽的念頭在他的腦海里成形:“或許這是未來國產電影推廣的新方向!”魏楠將這個大膽設想告訴羅莎莎。興致所至,他甚至說希望用廣告的理念來做電影預告片。對方一下就被這個新鮮有趣的創意所打動。
魏楠萬萬沒有想到,這個不經意的想法竟讓他絕境逢生。2009年下半年,張藝謀想找個人來制作電影《三槍拍案驚奇》的宣傳片,結果幾個制片人找了一圈都不約而同地推薦了魏楠。張藝謀看完《倔強的蘿卜》,覺得他剪輯得確實很漂亮,于是,《三槍》宣傳片制作權最終敲定了魏楠。
不得不說,這部電影后來之所以會引起巨大反響和爭議,不僅因為出自張藝謀之手,更是因為它帶來了一段史無前例的“預告片”,這是魏楠參考好萊塢模式精心制作的。在短短2分05秒的預告片中,從搞笑、神秘到驚悚,把觀眾的想象空間徹底打開。《三槍》預告片一推出,便迎來各種好評,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它顛覆了國產大片向外推介的保守性,成功地將廣告理念同電影藝術完美結合在一起。
每個看完預告片的人都想進電影院一探究竟,“這到底是部怎樣的影片?”《三槍》上映4天,票房便火爆異常,最終將2.6億收入囊中!盡管褒貶不一,甚至遭遇兩極熱議,但這部電影的預告片卻是始終獲得一致好評。與過去人們司空見慣的片花和電影海報相比,這種能吊足觀眾胃口的新穎廣告形式,無疑會有效拉動票房,成為商業電影走向成功的營銷利器。
憑借《三槍拍案驚奇》預告片一炮而紅之后,魏楠開始廣為電影業界所熟知,他在電影預告片中展現出的對于影片本身的尊重更是獲得眾多導演一致認可,并紛紛欽點魏楠操刀自己的電影預告片。《戀愛通告》、《唐吉訶德》、《唐伯虎點秋香2》等業務接踵而至,短短4個月,魏楠公司就進賬500萬元。
2010年8月,魏楠在北京東南二環外租了一座占地1000平方米的小樓,雇傭20多位資深港、臺剪輯師、錄音師,成立了亞洲唯一一個專業做預告片的公司——Trailer Movie。為了力求達到好萊塢水準,魏楠砸下500萬元資金配備了包括兩個錄音棚、兩個配音間、8間做特技剪輯的工作室,還有一個專門為制片方看樣片而設置的可容納二十多人的小型影院。
這時魏楠開始思考:如何把電影預告片變成營銷“撒手锏”?過去自己單干時制片價格是沒有一定的,給多給少看大家的交情。現在成立公司,就得為這個新興行業制定一個“收費標準”,最后他為公司定下了一部預告片30萬元到100萬元的打包價。
魏楠的報價確實令人咋舌,可以說他剪的東西在整個亞洲都是最貴的。跟片方談判時,對方往往質問,憑什么一條預告片這么貴?做幾條預告片的錢,快趕上一部小成本電影了!面對精明的片方,那些長年窩在機房的“技術男”可能招架不住,但魏楠從小跑劇組,深諳這個江湖的行道。他時刻提醒自己,我不是藝術家,我是商人,我要做的是把藝術變成錢。魏楠拿出驚人的耐心和客戶溝通——明擺著,好的預告片可以帶動票房,不信?看看《三槍拍案驚奇》。預告片想做得好,就得把制作費提高,一分錢一分貨。人家好萊塢制作一條的收費標準,通常是25萬到75萬美元。
魏楠頗具自創能力,他的思維都是跳躍式的而且技術全面,從不受導演的束縛,所以做出的預告片精湛霸氣,常有“驚雷”之勢。他說,通常每部電影不只制作一個預告片,而是會根據片方的營銷方案制作一系列的東西。一部電影的預告片也能細分為先期預告片、中期預告片、電影貼片預告片;魏楠還會根據觀影人群的不同,制作搞笑版預告片、魔幻版預告片、愛情版預告片;電視臺的、網絡的等等。慢慢地,業內認了魏楠的水準和身價,《西風烈》、《大笑江湖》等一堆大片相繼找上門來做預告片。
魏楠被電影營銷團隊視為“鬼才”,要知道,過去國內電影根本就沒有預告片,也沒人請專職人員和專業團隊來做它。通常是制作團隊剪輯影片時,基于電影原本框架剪出一些片花之類的東西,有的是導演親自剪。他們看重的往往是藝術手法,很少考慮如何能制造電影賣點,用情節和懸念牢牢吸引住觀眾,讓其產生強烈的觀看欲望。而魏楠所推崇的廣告理念,對不少電影人來說都耳目一新。當然,更讓其驚嘆的還是拉動票房帶來的滾滾鈔票。后來,就連過去不合得掏錢做宣傳的中小成本影片,也蜂擁而至。
2010年,中國電影總票房史無前例地突破了100億,而這一年,有50%以上的華語商業電影預告片都是由魏楠剪輯而成,他被媒體譽為“中國電影預告片導演第一人”、“亞洲最貴的金剪刀”。國內不少一線大牌導演,更是成了他的好友。
成為張藝謀的“御用預告片制作人”
2011年春天,魏楠接到一張大單——為投資6億的張藝謀巨制《金陵十三釵》做預告片。張偉平只對魏楠提了兩點要求:一、不能露“十三釵”——也就是片中十三名女主角的臉;二、剪出電影大片的感覺。3月初,張藝謀先讓魏楠進劇組,觀摩現場,了解影片全貌,一呆就是半個月。魏楠還存了個私心——去學習,因為這個劇組云集了國內外一線團隊,例如爆破戲由《拯救大兵瑞恩》的團隊完成,很開眼界。
魏楠開始看影片拍攝的原始素材,每天起早貪黑、一直不停地連續看了一星期還沒看完,身體和精神都快崩潰了。但是張藝謀比所有人都能扛,他白天拍一整天戲,晚上回來不睡覺,繼續和魏楠一起看素材,把一行人統統震住了。
回北京后,魏楠開始挑選素材。當時不少人得知魏楠在剪《金陵十三釵》的預告片,好奇的朋友、媒體不停地向他打聽相關消息,他一律三緘其口,連對父母都沒有透露半分。《金陵十三釵》的資料嚴格保密,成片只能在片方的機房看,不能拿回魏楠的工作室。魏楠把一些剪輯使用的素材拿回來剪,為此派一個專人24小時看管硬盤,魏楠不在辦公室的時候,任何人都不能動這些資料,整個辦公小樓還安裝了監控器,他恨不得一天到晚都把硬盤抱在懷里。
按常理,在任何人沒有見到《金陵十三釵》真面目之前,先導預告片只須表現電影的大投資、大制作、大場面,還有好萊塢明星克里斯蒂安一貝爾即可。但魏楠仍然用了兩個月時,間策劃預告片的創意、音樂方向,字幕特效方向和剪接節奏,直到6月份才開始動手執行。
7月中旬,魏楠做出了第一版預告片,張藝謀一看,斃了。再做第二版,再斃。直到第三版,才有點兒意思,就這樣,魏楠一直做到第15版,才基本確定下來。
對魏楠而言,《金陵十三釵》無疑是入行以來最困難的一個項目,國際大制作,面向全球觀眾,壓力可想而知。“十三釵”面容保密的硬性規定也是一大難題。魏楠無數次挑選“十三釵”的鏡頭,那些最直觀、最吸引眼球的,都不能用。最后,他選了一縷背影、幾個側影、一簇遠景,既沒有“泄露天機”,又給人無限遐想空間。
《金陵十三釵》預告片有不少戰爭場景,重機槍、步槍、手雷的聲音,按不同型號、不同距離區分,聲效都不一樣,而子彈在槍膛里的聲音、彈道滑行的聲音、飛彈撞擊金屬和木頭的聲音,要多個聲軌組合在一起,錄出來的才是完整、逼真的槍聲。負責音效的是魏楠合作多年的資深錄音師,兩人在錄音棚日夜緊盯,每一處細節都要死摳,生怕有一點差錯,此外,還重新譜寫了預告片的全部配樂。
預告片正式播出的前幾天,大家在一起又改了幾個鏡頭。最終,10月20日晚上,第16版預告片正式出爐。鏡頭急促轉換,情節跌宕起伏,懸念環環相扣。雖然僅有2分43秒,但片中大量槍戰、轟炸等戰爭場面,配以聲效,頗具感官沖擊力。尤其是鮮血飛濺、子彈進發的鏡頭更有好萊塢巨片風范。這部預告片放到網上的第一天,點擊率就超過100萬!
12月推出的“十三釵”終極預告片,更是讓無數人為之瘋狂。作為片中演員的佟大為,信心滿滿地向媒體直言“爭取全球票房30億”,還要進軍奧斯卡!其實早在《南京南京》籌備拍攝前半年,導演陸川就曾找到魏楠,為影片做剪接。但由于時間因素與檔期的問題,合作并未達成,魏楠錯失了《南京南京》。這次操刀《金陵十三釵》,總算彌補了一大遺憾。
魏楠為投資4億元的新《西游記》做預告片,收費高達100萬元。這次從3月份進劇組開始,整整花了7個月時間。為此,他拒掉了二三十個其他的訂單。
現在找魏楠做片子的應接不暇,“檔期”已排到2012年8月,由于業務量太大,他幾乎每天都工作到次日凌晨。魏楠和他公司的忙碌,也反射出了近期國產片子發展的繁榮程度,但收入也很可觀,每月都在200萬以上。他還計劃將團隊擴充到60人,做亞洲最大、最專業的預告片制作公司。
曾有人問他有沒有想過將來不做預告片,而去當電影導演?魏楠說永遠不會,他只想踏實做好預告片產業。“最希望有更多的人投身這個行業,和我競爭。”因為目前中國專門做電影預告片的公司幾乎沒有,魏楠說,“按照整個電影產業的情況,像我這樣規模和類型的公司,至少需要3~5家。”
一位好萊塢導演說,中國國際化的導演有了張藝謀、李安;國際化的演員也有了成龍、章子怡;但在剪輯電影預告片方面過去一直是空白,現在終于有了作品很霸道的魏楠!小伙子坦言,對媒體賦予的“中國預告片導演第一人”,張藝謀的“御用預告片制作人”等美譽,他很自豪,同時也會鞭策自己更加努力。
(責編:上官華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