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中石油黑龍江銷售分公司總經理王賢瀘,曾因推進企業改革成效顯著被員工譽為“王改革”,然而,也就是這樣一個頭頂“改革先鋒”光環的國企“一把手”,竟一步步蛻變成腐敗蛀蟲,他利用手中職權收受賄賂859萬余元,另有1000余萬巨額財產來源不明,其家中的奢靡程度甚至令見多識廣的檢察官都有點“傻眼”。可在其任職的14年中。王賢瀘非但未被查處,反而平步青云,一路高升。
王賢瀘14年間邊腐邊升的經歷堪稱“奇跡”,如果放眼中國的貪官榜,王賢瀘又實在是小巫見大巫了。遠的不提,就拿轟動一時的杭州“許三多”案來說吧,便足以震倒曾經創造過“奇跡”的王賢瀘。原杭州市副市長許邁永這個自底層走出來的農家子弟,幾無蹉跎而官至杭州市副市長,他邊腐邊升,邊升邊腐,官小小貪,官大大貪。1995年5月至2009年4月,許邁永先后多次收受、索取賄賂,折合人民幣1.45億余元,這著實讓王賢瀘難以望其項背。
巨貪的形成決不是偶然的。無論是許邁永,還是王賢瀘。他們均“潛伏”官場14年而不被發覺,且能邊腐邊升。個中原因耐人尋味。此種情況折射出的似乎又不僅僅是一兩個貪官的墮落,其邊腐邊升的深層原因倒是非常值得探究。
貪官的邊腐邊升已經成為中國社會的一個嚴重問題。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貪污腐敗現象的滋生和蔓延,帶病提拔、奸臣上位,早已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和熱點。尤其是邊腐邊升的貪官,隨著權力的變大,更加助長了他們邊升邊貪的欲望,而每一次涉腐或升遷又都是對現行選人用人機制的莫大諷刺,更是對反腐約束機制的深度拷問。
事實上,在產生邊腐邊升的各種因素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用人體制。而看待一個社會進步與否,則主要看它對公權的監督和制約。只有切斷貪官邊腐邊升之路,才能預防他搞更大的腐敗。因此,要防止帶病提拔、邊腐邊升,一方面,要嚴肅官員任用紀律,嚴格執行選人用人制度,徹底改變“一把手”主義、一錘定音、惟上為大、官由官定的做法。要讓普通民眾真正參與到對官員升遷的評判中來。上級考核不能僅僅限于所謂的“政績”,更要看看當地民眾的口碑。在干部考核升遷中,能否把公眾的評判真正納入進來,這應該是一個硬性的規定。如果還沿著上級任命下級的老路繼續走下去的話,邊腐邊升的問題是永遠也解決不了的。同時,還要進一步完善選人用人失察的追究責任制度?!皫Р 钡娜艘坏┨岚瘟耍粌H會對公共利益造成更大損害,也會嚴重破壞黨和政府在公眾中的形象,影響之惡劣,貽害無窮。對于選用了壞人,造成了損失,管人的領導和部門均難辭其咎,也就是說,只有在權力運行的每個環節扎緊籬笆,讓所有的監督要素充分激活,才能杜絕“邊腐邊升”現象的屢屢出現。
(責編: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