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國聯軍侵華后的第四年,廣東番禺,伴著一聲嬰孩的哭啼,電影皇后張織云降臨于世。3歲時就失去了母親,幼年跟隨養母到上海謀生。后又因家境不好,中學還沒讀完就輟學,這樣的女孩在大上海里漂泊,用現在的話講,既沒有資本又沒有關系,本也難成氣候,然而原名張阿善的張織云遇到了難得的機遇,也正是這個機遇成就了日后的中國第一位電影皇后。
失竊的照片,偶然的促成
1924年初,顧肯夫、卜萬蒼等創辦“大中華影片公司”,登報招考演員,借《申報》館信箱為收件處。十日后,開箱檢驗,有萬余張女子照片,可是在這么多的照片里,竟是一張也未被選上。導演正發愁的時候,忽然聽到一個消息。說在開箱之前,報館里有記者已私將照片擇優取走。后來,導演出面與報館交涉,終于要回了被私自取走的照片。張阿善的照片就在被要回的照片里。
張阿善的照片本說不上漂亮,但就因為是失而復得,再看時就金貴起來。而且,這個時候沒有了萬里選一讓人眼花繚亂,當即張阿善便被導演相中,很快參加了公司的培訓。也就是這個時候,顧肯夫替她改名為“張織云”。
“大中華”公司借此大肆宣傳。并讓張織云擔任影片《人心》(1924)和《戰功》(1925)的女主角。 隨后1926年由張織云主演的《空谷蘭》更是中國默片時期的代表作。 此片1925年在上海“卡爾登影院”首映。當時,卡爾登影院是首個西方大片影院,選片非常嚴格,中國影片一般是無法擠進去的。《空谷蘭》竟能在卡爾登影院首演,大家都詫為異數。張織云在此片中一人兼飾兩角,表演可圈可點,她的外形楚楚動人,又有著淡淡哀怨的女性形象,深受那一時代的觀眾喜愛。《空谷蘭》上映時,公司隨票贈送印刷精美、有多幅圖片、厚達30多頁的《手冊》一本,吸引了大量觀眾。張織云遂成為上海灘紅得發紫的女星。
中國第一位電影皇后
1926年8月14日至9月14日,新世界游樂場舉行電影博覽會,有35家影片公司推出新片參加展映活動。博覽會舉行期間,還進行“電影皇后選舉”,選舉方式則采用最傳統的投票制,投票活動展開后,凡是購買新世界入場券者,即贈送選票一張,可圈選影后一人,誰得票最多,誰就是電影皇后!第一輪投票結束,入圍女星共12位,張織云得票最多,因此“影后”桂冠非她莫屬。這是中國第一次電影皇后選舉,雖然體制很不健全(僅僅一輪投票,沒有復選,且沒有任何影后加冕儀式),但比美國第一屆奧斯卡選舉整整早了三年!張織云獲得影后頭銜,在眾多無聲片女星當中坐上了第一把交椅。
誰也沒想到,張織云會如此快地躥紅。起初拍戲時,她并不算優秀,沒多少文化,又只會說粵語,幸虧她拍片時還是默片時代,這讓她不靈光的語言可以藏拙。而且張織云性格好,肯下功夫又謙虛好學,電影公司也愿意捧她。一個普通平凡的女子轉眼間成為一顆耀眼的紅星,身后自然少不了幫她的男人。
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男人
導演卜萬蒼是其中之一。在張織云初拍戲時,卜萬蒼還是一位攝影師,默片完全靠演員的肢體語言以及形象來表達,而卜萬蒼很會運用燈光與特寫,這讓張織云在銀幕上的形象很美。卜萬蒼本生得風度翩翩,談吐不俗,時日長了,張織云與卜萬蒼很快便同居在了一起。后來卜萬蒼成為導演,張織云則順理成章成為戲里的女主角。
隨著突如其來的成名,張織云早已不是曾經的張織云,榮譽過早來到,讓她有些找不到北,她迷戀于在交際場合結交豪門巨富,迷戀于高檔場所下的紙醉金迷,此時的卜萬蒼對她而言已失去了更多可以利用的價值,在她看來卜萬蒼剛愎自用又不解風情,他們之間逐漸由小吵變大吵,最后惡言相向。有一天張織云自蘇州拍完影片回到上海,徑自囊括細軟,不告而別,搬回養母家去。卜萬蒼知道,此時的張織云已再難挽回。
張織云跟卜萬蒼分居不久,每天沉迷在歌廳舞榭,過著紅唇軟吻、曼舞微醺的生活。而就在這個時候,茶葉大王唐季珊趁虛而入,走進張織云的世界。唐季珊本是情場老手,又懂如何哄女人,在生活方面極為奢侈享受,而這正對了張織云的胃口。被“幸福”籠罩的張織云自以為遇到了可以終身依傍的對象,便天真地脫離影壇,與唐季珊同赴美國推銷茶葉。唐季珊妄想用張織云“電影皇后”的名號代言茶葉使生意在美國大展拳腳,然而他錯了,美國人對上海所謂的“電影皇后”和他的茶葉并不感興趣,不多久唐季珊只能攜張悻悻而歸。20世紀30年代初唐季珊將張織云拋棄改包養阮玲玉。
昔日風光再難尋
與唐季珊在一起兩年后,張織云完全換了個人。抽煙,揮霍無度,而電影這時也從默片轉到有聲電影,阮玲玉、胡蝶開始成為年輕人追捧的新偶像,張織云這個四年前的艷星已被人逐漸淡忘了。她沉迷在物質生活里,無法自拔。當唐季珊移情別戀又搭上阮玲玉時,張織云紙醉金迷的日子也結束了。
張織云被唐季珊拋棄,沒有得到任何好處。其實他們在同居時,兩人曾簽有契約,契約上寫:唐季珊如果拋棄張織云,唐季珊應賠償張織云損失費20萬元。雙方各執一張,以此為證。張織云手上的那張,在他們同居時,被唐季珊銷毀了。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所謂契約也不復存在。
張織云本來就長得不好看,這些年染上的煙癮,讓她看起來很糜爛。被唐季珊拋棄后,她亦想過要重新找回事業,只是再出來拍戲時,張織云已跟不上時代。首先語言過不了關,除了粵語她其他語言都說不好,再來,新人人氣的高漲也讓她產生足夠壓力。勉強拍了部粵語發音的《失戀》,不但不受歡迎,還讓人覺得她年華老去,已是過氣明星,無法與阮玲玉、胡蝶相比。
張織云心里是難過的,事業與情感的雙重打擊讓她一蹶不振。40年代末,張織云移居香港。后來,她把身邊的積蓄陸續花光,生活拮據,天天為房租而發愁,最后竟沿街乞討。70年代,張織云客死于香港。
中國第一位電影皇后,晚年如此悲慘,讓人難免傷感。誰讓一代艷星如此毀滅,唐季珊?物質生活?還是張織云盛名時不該有的一次選擇?據說卜萬蒼還是很愛她的,在分手后很長時間都不讓任何人提到她,有一次還在片場難過得當場失態……而這些都是后話了。
民國電影女星的最后結局
王漢倫:作為中國影壇的第一位女影星,“文革”時,王漢倫雖已退休,但仍未能躲過浩劫,家中僅存的一些影片資料也被一掃而光。1978年8月17日,75歲的王漢倫在上海廣慈醫院病逝。她沒有后代,是其外甥李家震為她辦理了后事,最后把她安葬在家鄉蘇州的青春公墓。
李旦旦:在《海角詩人》和《天涯歌女》等電影中一炮而紅,并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后因其忽然厭倦銀幕生涯,竟改行去從事飛行員工作。上世紀40年代,她因飛機失事,不幸犧牲。
艾霞:原名嚴以南。1932年進入明星影片公司,主演《舊恨新仇》等多部無聲片。1933年自編自演進步影片《現代一女性》,成為我國電影史上最早自編自演電影的女性。因為事業上的挫折和愛情得不到回報,在1934年農歷除夕自殺身亡,年僅23歲。
李綺年:1936年因主演《生命線》而知名,在片中演唱的《催眠曲》流行一時。她創作態度嚴謹,因拒絕拍攝不健康影片而為人稱道。1942年曾息影,1948年復出,出演《花香襯馬蹄》等片。1949年率領表演團體赴東南亞演出,因為虧損甚重無力償還,在金邊自殺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