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互動式的教學模式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燃起學生的學習激情,能更好的提高課堂效率。從英語課堂教學的構建模式和有效性進行探討,期望達到提高課堂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合作互動;提高;英語;課堂質量
《學習的革命》一書中,有一句話讓我為之一振:“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點燃的火把。”而傳統教學沒有意識到學生的頭腦是一個需要點燃的“火把”,而是認為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課堂上往往會出現,老師講得口干舌燥;學生聽得枯燥無味。要點燃學生的“火把”,采用合作互動的授課模式勢在必行。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我作了一定的探索及運用嘗試。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自主參與——“合作互動”的前提
合作互動學習首先要創設能引發學生學習動機的情境。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在學習中的情緒好壞直接影響教學效果,而教學的情境又是影響學生情緒的重要因素,學生的學習必須通過自身的情感體驗,主動學習才可能是成功的。因此,課堂教學中要巧設學生思維與探索的情境,寓教于趣,以趣促思,使學生以良好的認知情緒和濃厚的學習興趣投入到學習中積極參與,引發自主學習的情趣。在學習牛津英語9A Unit 2 colour Reading部分之前,先提出這樣的問題:
Do you like colours?
What colour do you think is good for you when you feel angry ?
這樣與生活密切相關的而且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就可以使所有學生進入到良好的學習狀態,激發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從而產生一種獲得知識的渴望。為提高課堂質量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大膽放手,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合作互動”的基礎
學習的過程是學生調動原有的知識和經驗,以積極的心態嘗試解決新問題、同化新知識、健全自己知識體系的過程。波利亞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規律、性質和聯系。” 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相信學生的能力,為學生提供一些材料和問題,放開手讓學生去做、去說、去論,讓學生自主發現規律和結論。在教授新課時不要把規律先告訴學生,可作為一個問題向學生提出,讓學生自己講,然后綜合不同意見,再向學生提出改進后的教學目標,并明確自學的方法和要求,接下來由學生自學,讓其自己去發現問題、研究問題、探尋知識,為小組討論做好準備,以此來激發學生的興趣。當然也可以合理利用教學案,讓學生先把教學案的課前預習掌握。我出了這樣的習題讓學生去探討然后讓學生總結出規律。從而掌握would rather ____than ___的用法。
1.They would rather ____(sing, singing) than dance
2.They would rather ____ (use,using) colors like orange or yellow than blue and white.
學生看到題目后,他們很好奇,到底是用動詞原形還是分詞形式,隨后他們積極的思考,我加以引導最后找出答案,找出規律。通過這一步不僅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而且由原來“要我學”變為“我要學。”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三、小組討論,拓展學生自主學習的時空——“合作互動”的主體
在學生自學、初步感知的基礎上,進行小組討論。當然在分組時考慮到學生英語成績的基礎差異,可以先把英語成績好的分成幾組討論,讓其他的學生觀摩,激發學習熱情,然后再編組討論,這樣不會戳傷學生的自尊還能激發學習欲望,畢竟是學生都有表現自己的愿望。其次漸次把成績不同的學生搭配表演可以強化和帶動成績差些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知識的掌握程度。最后,班級內分組評比,班級間評比,只評集體不評個人,評先進典型,不選落后,努力做到以點帶面,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又能形成良好的學習風尚。例如,在學習以牛津英語9A Unit 2 colour Rding部分時:
Discuss the questions
1. How do you feel when you see the warm colours?
2. What do orange and yellow represent?
通過學生自學,在此基礎上進行討論,學生非常踴躍,爭著參與,課堂氣氛顯得異常高漲,學生也從切身體驗中認識了合作的重要性及競爭與合作的密切關系。這樣就激起了學生學習的欲望,使學生以積極的心態,全身心地參與到對新知的自主學習中去。組內同學相互學習,團結協助,共同達到學習的目標。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課堂采用“自主、合作互動”的教學模式就滿足了學生的這種需要,激勵著學生去發現、去研究、去探索。使學生在探索中獲得快樂,體驗獲取知識的成就感,更好的提高了英語課堂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初中英語課程標準.教育部,2012.
[2]教育心理學.張承芬.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6.
[3]學習的革命.沃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8.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豐縣金陵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