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拼音教學階段,結合教材內(nèi)容和學生的心理特點適時地、有計劃地認讀一些韻文、兒歌和詞語,不僅增加了拼音學習的趣味,也在潛移默化中認識了許多漢字。
【關鍵詞】一年級;拼音教學;滲透;識字
拼音與識字是語文教學的基礎,也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而漢語拼音又是識字、學習普通話的主要工具。長期以來,小學語文教材采用一入學就集中學習漢語拼音,然后再學習漢字的方式來編排。如此將拼音教學和識字教學孤立分開,根本不適應兒童發(fā)展的特點。據(jù)調(diào)查,剛入學時小學一年級新生都已經(jīng)有一定的識字基礎,他們多的能認識幾百甚至上千個字,少的也能認識幾十個字,而且此時還是他們識字能力最強、識字興趣最高的時候。但他們一入學,就要有近兩個月的時間,整日為學習拼音而學習,學習內(nèi)容多,難度大,而且枯燥乏味,與識字脫節(jié),很容易使學生對語文學習失去興趣。漢語拼音教學的目標是為學習普通話、為認字服務的,是與兒童說話識字緊密聯(lián)系的。因此,理所應當,拼音教學與“學習普通話”、“識字教學”結合在一起。為此我開始嘗試在拼音教學階段滲透識字。
一、認讀兒歌,混個臉熟
在拼音教學過程中,有許多耳熟能詳?shù)膬焊鑾椭鷮W生學習和記憶。部分學生通過在學前班中的學習,已經(jīng)會背了許多兒歌。如:每一課開始有情景兒歌,還有四聲兒歌、標調(diào)兒歌等。如果把這些兒歌展示在小黑板上指著每一個字領著讀幾遍,學生不僅可以熟讀兒歌,還能或多或少認識幾個字。至少,今后再見到它們時就不會覺得很陌生。
二、認讀詞語,強化刺激
在教材中,每一個字母都有一個表音表形圖,這些圖是為了幫助學生記住字母的音或形的,如i、u 、ü旁邊分別有螞蟻、烏龜、小魚的圖片,在引導學生看圖時順便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把這幾個詞語板書卡片的旁邊讀一遍。當后面學到讓學生編個順口溜記住i、u 、ü時,一定有學生說“螞蟻螞蟻i i i”“烏龜烏龜u u u”“小魚小魚ü ü ü”,這時教師在乘機指著這些詞語讓學生說說這些順口溜。在后面拼讀時,每一課都有幾個拼音詞語的拼讀,在拼讀拼音詞語時,學生也是很枯燥的,甚至還要拼錯,如果在學生拼讀完這個拼音詞語后,出示這個詞語,就會給學生的視覺以強烈的刺激,讓拼讀和識字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主動識字。在反復的拼讀中,學生不僅掌握了拼讀技能,也記住了這些漢字的面孔。
三、獎勵識字,重點指導
低年級學生都特別喜歡老師的表揚,老師們也會想盡各種方法來表揚他們,如:五角星,紅蘋果,大拇指等等。如果漢字的出現(xiàn)能有趣些、巧妙些,把一些漢字通過獎品的方式獎勵給學生,比比誰獎到的字多,他們一定會非常喜歡。如在y、w一課中學到一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yu,學生很難記住它,在后面的拼音教學中,如果有學生能準確地讀出整體認讀yú、yǔ或yù就獎勵他們認識相應的漢字“魚、雨、玉”,并仔細地指導他們怎樣記住這些字,還把這些字卡送給這些讀對的學生。這種方法不僅讓全班學生學到字,更鞏固了所學的拼音,還讓受表揚的學生和其他學生都受到了一次鼓勵,真是一舉多得。
有時可以把課堂表現(xiàn)特別棒學生的姓名寫在黑板上讓全班認讀,并引導全班同學向他們學習。每天有計劃地寫上5個,那么班上50個學生,只要兩個星期10天,大家就可以認識全班同學的姓名了。此后就可以獎勵那些表現(xiàn)好的學生發(fā)作業(yè)本,反復多次,大家就可以輕松又牢固地記住本班同學們的姓名了。
四、反復認讀,加強鞏固
雖然在每天拼音教學過程中,學生不斷認識新的字,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也在逐漸的遺忘,因此能在恰當?shù)臅r候降低遺忘率,就需要經(jīng)常地再現(xiàn)他們。因此,我充分利用好學校安排的課前兩分鐘的誦讀時間和部分早讀課的時間,有計劃地安排誦讀的內(nèi)容,把學過的兒歌,詞語,以及《日有所誦》上的兒歌出示在投影儀上讓學生認讀,把他們已經(jīng)認識的字反復出現(xiàn),及時鞏固,加強記憶,防止遺忘。由于反復多次見面,學生對那些經(jīng)常見到的字已經(jīng)不再陌生,甚至到了熟識的階段。此時,將出現(xiàn)率比較低的字,分批再現(xiàn)在今后的拼音教學中,逐漸也讓學生熟悉起來。在反復認讀過程中我積極創(chuàng)設學生當小老師的機會,讓一些優(yōu)秀的學生得到充分的展示和鍛煉,并及時進行鼓勵,讓班上的小老師越來越多,爭取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當一回小老師,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識字熱情。
五、階段評獎,體驗成功
在拼音教學中滲透識字,隨著一課課拼音的學習,學生認識的字也越來越多。因此,每一周我都開展識字大比拼的活動。如:開火車識字比賽,我將每一周新認識的字做成識字卡,讓學生先在小組內(nèi)認讀,再在全班開火車認讀,如果讀得又快又對就被評為“識字能手”,連續(xù)3次評上識字能手就被評為“識字大王”。此外還有朗讀比賽,領讀比賽等等,根據(jù)比賽頒發(fā)各種獎項,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產(chǎn)生更大的識字動力。
六、激發(fā)興趣,課外自學
雖然在拼音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們也認識了不少字,但學無止境,社會、生活才是他們識字的大課堂。因此,我鼓勵學生在生活中隨時隨地都可以識字,如:逛街時認識廣告牌的字,購物時認識包裝袋上的字,乘公交車時認識路邊公交車牌上的字……使學生養(yǎng)成隨時隨地主動識字的好習慣。
實踐證明,在進行拼音教學的過程中滲透識字,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不僅豐富了學習內(nèi)容,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更高了,還大大地增加了學生的識字量,同時通過一些韻文、兒歌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我作為一名低年級語文教師,任重道遠,要不斷探索出識字教學的新路。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語文課程標準研制組.組織編寫(走進新課程叢書)——《語文課程標準解讀》.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2]袁振國.當代教育學,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
[3]朱永新.朱永新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鄭金洲.《教師如何做研究》,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劉海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