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對口單招考試中,盡可能地提高教學成效,幫助學生獲得更高的成績,是建筑力學教師所要認真研究的課題。針對這樣的目標,教師應當創新理念,在整個教學設計與組織過程中,以科學、高效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技巧與能力的指點,幫助學生梳理和掌握建筑力學的要點與規律,進一步增強對力學問題的分析研究能力,鞏固學習成效,提高對口高考成績。
【關鍵詞】建筑力學;教學;規律;技巧;對口高考
在中等職業教育中,對口高考為學生繼續深造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渠道,如何有效提升對口高考應試科目的教學成效,成為了學生與家長普遍關心的問題,建筑力學教師應當針對家長與學生的需求,注重教學研究,提升教學成效。
一、強化前景規劃教育,提高學生學習動力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重要促進力,如何有效激發學生對建筑力學的學習興趣,增強內在學習動力,是教師有效開展建筑力學教學以及提升教學成效的重要保證。筆者在教學中,從兩個方面入手,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首先,讓學生們明確自己在建筑力學學習中的目的性,即掌握建筑力學的知識與規律,為進一步深造以及未來的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以扎實的學習提高建筑力學在對口高考中的分數成績,提高自己進入高等學府深造的機會,以這樣明確的目標引領學生增強對建筑力學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筆者還結合現代建筑業發展對于建筑力學的重視與需求,講述了相關建筑專業人才在社會上的槍手程度以及良好地位、待遇,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針對教學內容特點,開展因材施教
在整個建筑力學教學中,教師應當強化教學研究,立足于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對教學內容進行系統的分析與歸納,針對不同類型與章節的內容開展相應方式的教學,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學成效,筆者主要針對陳述性內容與程序性內容進行區別對待教學,通過不同的教學方式完成教學任務,提升教學成效。
在陳述性內容教學中,因為這一類型教學內容涉及到較多的定理與概念的理解,針對這些教學內容,筆者一般首先向學生揭示學習目標,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具有明確的目標方向。教學中首先要求學生回顧已經學過的內容,思考研究新授內容,在新舊內容之間建立起有效的聯系,幫助學生緩解對教學內容的學習難度,從而有效掌握新知識。例如在教學“斜彎曲”概念的時候,筆者首先要求學生回顧平面彎曲的概念,對照教材分析兩者的區別與聯系之處,從已經學過的平面彎曲入手,有效過渡到斜彎曲之中,提高了學生的掌握效果。
在程序性內容教學中,側重于對學生進行分析研究能力的培養,指導學生運用學習的理論知識,解決諸多實際問題,這些內容相對較為復雜,學生學習難度較大,如靜力學平面力系合成與平衡內容,材料力學基本變形和組合變形強度、剛度、穩定性計算內容,以及結構力學多跨靜定梁、剛架和桁架計算等內容。筆者在這些程序性內容的教學中,側重于變式練習和小組探究的方式實現教學目標。例如在教學材料力學強度內容的時候,筆者針對教材中應用三個方面,在講解例題之后選取的教學探究內容,與例題基本屬于同一類型,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然后逐步深入提高教學內容的難度,引導學生逐層深入地學習與掌握。同時,筆者將教學活動設計為“教師啟發引導,學生合作探究”的形式,在基于學生學習方法技巧的基礎上,要求學生通過獨立思考、相互討論的方式進行下一步內容的學習,在轉換類型與加深難度的過程中,同時提升了學生的思維探究能力與靈活應變能力。
三、梳理教學內容規律,建構知識體系
在建筑力學的教學中,中職學校進行實驗的比例相對較少,學生對于這樣抽象內容的掌握與鞏固具有一定的難度,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筆者在開展復習教學時候,側重于引導學生分析研究建筑力學內容的規律性,在腦海中建立起全面、相互聯系的知識結構,牽一發動全身,有效鞏固學生學習與掌握效果。在靜力學方面,筆者認為教學內容應當側重于公理學習與平面力系教學,尤其是在平面力系平衡計算教學上,筆者引導學生第一步就是對研究對象進行確定,接下來分析這一對象的受力情況,制作受力圖,在此基礎上結合力系的實際情形,確定選取哪一種平衡方程,通過這樣的分析研究,幫助學生掌握規律,提升解題技巧。在材料力學教學復習中,無論是基本變形還是組合變形等內容,筆者引導學生按照“外力—內力—應力或變形—強度、 剛度、 穩定性”的順序進行復習回顧,掌握各個環節的知識點,提高復習成效。在結構力學教學復習中,筆者也引導學生回顧平面體系幾何組成分析以及靜定平面結構計算方面的規律,掌握學習分析的技巧,對于提升教學成效發揮了促進作用。
四、開展全面系統訓練,實現拾遺補闕
在建筑力學教學中,要想提高成績,必須進行全面的系統訓練,對所有已經學習的內容進行及時的回顧與訓練,一方面進行鞏固,另一方面進行不足之處的拾遺補闕,提高下一輪復習教學的針對性,以實現“步步為營,逐步縮小”的成效。在系統訓練中,筆者首先對測試題進行了精挑細選,認真選取了前幾年對口高考的試卷以及訓練題,從中篩選出各個章節重難點的經典試題,組合設計成為學生的訓練題,在教學活動中進行測試。另一方面,結合自身教學中總結出來的疑難環節,設計相應的類型題目,融入到測試復習試卷中,注意知識性與能力性、拓展性并重,全面提升學生的掌握成效。針對學生在全面系統訓練中呈現出來的各種問題,筆者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分析,尋找自身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緊扣建筑力學學習的薄弱環節,制定針對性的復習補救方案,實現拾遺補闕的成效。
綜上所述,在建筑力學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緊扣教學重難點與內在規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優化教學模式方法,有效提升教學成效,提高對口高考成績。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職業教育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