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只有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才能調動其主觀能動性,才能積極主動地去學習英語,提高英語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英語教學;興趣激發;有效性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只有從實際出發,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觀能動性,才能向學好英語邁進,提高英語教學的效果。興趣既然如此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呢?
一、引人入勝的導入
一堂課最成功、最關鍵、最令人關心的就是導入環節。恰當的導入技巧是成功英語教學中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是師生共同演奏一個教學樂章的前奏。它在師生心靈深處架起了一座方便彼此交流互動的橋梁,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對教與學基本概念的形成和對教師的基本人生態度。導入環節實質上是幫助學生整理原有的知識體系并使之調整到適于接受新知識狀態的過程。它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的好壞。
在教8BUnit 2 Reading Hosting a charity show時,要緊緊抓住本課標題在閱讀前引導他們:
T: What information can you get from the title?
Ss: I think the write is the host. We guess he may tell us the experience of hosting a charity show.
T: The writer is the host. so of course the passage is written in the first person. What’s the advantage of using the first person?
Ss: It’s easier to express the writer’s real feelings.
我趁熱打鐵,繼續問:
What feeling? How did he feel about hosting a charity show?
而針對a charity show 再讓學生發揮。
If you have a chance to ask the host about the charity show, What question will you ask?
When was the charity show held?
Where was it held?
How was it held?
Why was it held?
因此,有針對性且具創造性的導入能激活舊知識,誘發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調控教學氣氛,獲得課堂教學的試探性反饋,成為教師根據實際適時調整教學的初步依據,能在短時間內產生較強的凝聚力,使其達到預期的目的。
二、寓教于樂的課堂教學
1.老師的措辭用語要盡量幽默和藝術性
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時也要充當藝術總監的角色。教學內容通過教師的藝術加工轉化成聲情并茂的教學語言表現出來。和諧、有序的教學氛圍是教師的藝術化教學語言調節的結果,即使是批評的語言也應由教師藝術化加工后發出。例如,課堂上發現某個學生正走神,教師看見后不是簡單粗暴地斥責:What are you doing? Why don’t you listen to me carefully? 而是巧妙且藝術性地對之進行教育批評:Oh, Who or What do you think of, could you tell us? Let’s share your joy or secret! 學生回過神覺得很不好意思,教師馬上說:Let’s go on our lesson, OK? 這種教學語言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而且效果顯著。
2.老師的提問要有技巧性
問答時機一般有三種:課首、課中、課末。課首是一個好時機,因為它能有效地牽制學生的注意力,立即營造出“緊張”的教學氣氛。
例如:牛津英語8A Unit1 Reading,對第三篇短文中的最好的朋友May, 分別設計如下一些問題進行啟發教學:
Who is my best friend? Is she taller than I? Why do you think she is a true friend?
這些問題與所授的內容似乎非常緊密,然而卻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即學生還未接觸過形容詞的比較級和最高級,所以對教師的提問會感到困惑而無法回答,結果是啟而不發,無法實施有效教學。 另一種教案用的是對話式:
(Show two toy dolls)
T: Do you like these toy dolls?
Ss: Yes.
T: (Take out the smaller one) Is it big or small?
Ss: It’s small.
T: What about that one?
Ss: …?
T: Is it bigger than that one?
Ss: Yes, it is.
T: So you know this one is bigger than that one.
We can also say that one is smaller than this one.
…
可以看出只有充分了解學生的原有語言水平,在設計問題時,由淺入深,充分利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對比教學,注重知識的遷移,循序漸進,環環相扣,才能啟而得法。
3.在中學英語課堂中,“結對子”
(如英語課堂中的兩人對話、就某一話題進行的問和答、有意義的句型練習、單詞聽寫、相互改錯等)和游戲(如Touching games, playing cards,Bingo等)、角色扮演(role—playing)、信息差活動(Guessing games)、拼讀活動(spelling and reading)等活動形式,目前已被許多教師廣泛采用并運用純熟。這些活動的開展能營造一種互動的課堂效果和交互的情感氣氛,使學生覺得更能發揮自主性,有更多更好的機會說他們想說的話。
總之,興趣問題是英語教學中的首要問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一個好的英語教師應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英語課上成活潑有趣的言語技能課,讓學生充分發揮主體性地位,能讓學生保持良好的興趣,在全面提高英語教與學質量,努力提高英語的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運村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