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改變當前高中現代散文閱讀教學的低效困境,作者從確定教學內容、體會作者思想情感、賞析語言表現方式等三方面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高中;散文閱讀;內容;思想情感
散文是現行高中語文教材中最多的一種文體,散文教學占據著語文教學的重要地位。但是散文由于文體的自由多樣、取材廣泛等特點,使得相當長時間以來,現代散文閱讀教學內容模糊,缺乏有效地策略指導,加之隨著信息社會的發展,學生接受的信息迅速快捷,更使得散文閱讀教學處于低效之中。要全面貫徹新課程改革的精神,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必須改變現實教學中的種種詬病,提高現代散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一、確定高中現代散文閱讀教學內容
長期以來,很多一線教師將教學內容等同于教材內容,被教材牽著鼻子走。事實上,教材知識教學內容的重要成分,為教學提供素材,教師的教學則需要在教學理念下,根據具體教學要求對內容進行重構。一方面,要根據散文的特點確定現代散文閱讀教學內容。散文相對于其他文體而言,更自由自主,重在表現自我敘寫真情,展現作者的精神世界。因此,現代散文閱讀教學要以作者為核心,強調學生與作者的對話。在散文作品中,作者一般有兩種方式進行描述,一是直抒胸臆,直接向讀者呈現他的思想感情,此時的教學重點理應放在細讀文本上,細細品味和賞析文章的表現方式、寫作手法。二是隱藏呈現作者的思想情感,此時則應將教學重點用來剖析對作者的復雜情感的認識和體驗上。另一方面,要根據散文的審美特征來確定現代散文閱讀教學內容。散文是一種文學創作,具有審美特質,或講求意境、或抒發真情、或自由靈活、或構思巧妙,現代散文都能為讀者提供審美的觸發點。因此,現代散文閱讀教學還要注重對學生審美感知能力的培養,從審美的角度出發,引導學生去欣賞美、體驗美和創造美。其一,要認識和體驗作者的思想情感。如在郁達夫《故都的秋》的教學中,作者將秋的悲涼作為美來細細欣賞,這與高中生的情感經驗有較大距離,此時就需要借助對作品中關于秋的種種悲涼景象的描述,來引導學生對生命的另一種美的體驗,將此作為該篇文章的教學內容。其二,對于大多數抒情性散文而言,要把對散文描述意境的分析鑒賞作為教學內容。其三,品讀體味散文語言之美,領略作者獨到的思想和作品優美的意境。其四,把握作者的情感流程,體味作者的藝術表現手法。
當然,根據散文教學內容的側重不同,教師在教學中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
二、抽絲剝繭,逐步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
第一步,要區分文章是對作者哪一類型情感歷程的記錄,如《荷塘月色》主要是記錄朱自清自己夜游荷塘時的情感變化歷程。第二步,要找到文章的線索,對文章進行梳理,還是以《荷塘月色》為例,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梳理出作者夜游荷塘的行動蹤跡,進而分析他在各個階段所見景物的特點,追尋其情緒情感變化的軌跡。第三步,探討文章描述手法之間的內在關聯。第四步,引導學生對文章所述所寫進行解讀,強化學生對作者的認識和領悟,此階段要注意多元化解讀,鼓勵大家暢談自己的觀點。在抽絲剝繭,層層深入剖析作者思想情感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適時的給予學生以引導和鼓勵。一是,在教學中引入相關資料,幫助學生了解作者的生平、所處時代背景、甚至是文中有關人物資料,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二是,要善于揭示矛盾,激發學生探究體味的興趣。如《荷塘月色》中后面喧鬧的蟬聲和蛙聲,而前面的描述確實那么寧靜幽僻。讓學生去揭示這種矛盾,逐步走入作者所描述的獨處的自由自在。三是,善于激發學生的想象和聯想,體驗作者豐富的情感。
三、逆向推進,賞析散文的語言表現方式
首先,要了解文章的寫作主旨。其次,討論為達到目的,一般會怎么寫,效果如何,目的是激發學生思考,將大眾平庸的表現手法與作者不一樣的表述相對比,找到作者的與眾不同。然后,重點討論作者是怎么寫的?他的寫法有什么好處?引導學生細細品味文章獨特的表現手法和巧妙構思。最后,進一步討論“作者的寫作手法究竟好在哪里?”在整個逆向推進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如下教學方法:(1)誦讀。既可以大聲朗讀,也可小聲輕讀;既可教師范讀,也可學生齊讀;既可自由朗讀也可比賽閱讀。目的就是通過誦讀,讓學生體會文章語言美,進而對作者和作品中的人物產生情感共鳴。(2)比較閱讀。這種方法符合高中生的探究心理,能調動學生積極思維,主動參與思考。比較又可分為類比和對比,此教學方法可以用于相近題材不同內容的文章的教學上,比如在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和雨果《巴爾扎克葬詞》的教學上,既可以類比同是悼詞的特點和修辭方法,也可以對比其不同。(3)仿寫對比。閱讀是一個信息獲取過程,通過散文閱讀的教學,最終目的是提升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進而提高其寫作能力。因此,在現代散文閱讀教學中要結合寫作訓練,通過讀寫結合的方式,讓學生仿照作者的某些手法進行寫作訓練,進一步提高其對作者語言表達方式的理解。在讀寫結合的過程中,要注意及時評價,引導學生評點自己的作文,共同分享寫作經驗。
結語
為了使現代散文閱讀教學更加有效,教師應該遵循一般閱讀教學的基本規律,并結合散文文體的基本特點,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靈活的將誦讀、資料引入、感悟體驗、探究討論、類比對比等教學方法有機組合。
【參考文獻】
[1]吳忌.散文的閱讀深度——略談高中散文“教學內容的確定”[M].語文學習,2012, (4).
[2]閆峪銘,董正夫.散文鑒賞方法之我見[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學教研版,2010, 26,(12).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