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多媒體教學的使用普及是實現歷史有效性教學的“重要抓手”。試從有效性學習的特征全面分析多媒體教學對新課改和江蘇省“減負增效”后的歷史有效性教學的作用。
【關鍵詞】多媒體;有效性;教學
隨著高中歷史新課程的深入實施和江蘇省“減負增效”的深入實施,在歷史教學中感到課程時間少、內容多、起點高。針對這些情況,怎樣在課堂教學中提高歷史教學的有效性?那就要在實現歷史三維教學目標的基礎上,追求最大的教學效益和教學效率。這種追求是在完成歷史教學任務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學習意識和思維能力,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偨Y各校的教學實踐情況,多媒體教學的使用普及是實現有歷史有效性教學的“重要抓手”。那么,多媒體技術的使用能有利于歷史的有效性教學和學習嗎?本文試從有效性學習的特征全面分析多媒體教學對新課改和江蘇省“減負增效”后的歷史有效性教學的作用。
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對歷史有效性學習的積極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習需要建構:多媒體的運用可輔助學生在建構過程中獲得新知識和技能
第一,視頻、課件等材料的直觀豐富和準確,都是單靠老師的口頭無法比擬的。有效性學習是建構的。學生不是被動的接受信息,而是根據自己的先前知識對當前知識進行的積極的建構。但是建構性的學習活動并不經常成功,可能在建構中獲得了一些錯誤的概念和有缺陷的技能。這樣多媒體手段的優越性就表現出來了。例如,在講到《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一課時,教師可以先播放一段《大國崛起——英國》的視頻。這就使學生對英國有了直觀的初步印象,為老師后面的講述做了很好的鋪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英國本身是有一定體會的,視頻中提及的內容可以激發學生開始思考自己平時對這個國家的印象,一堂新課就在思考中開始了。
第二,多媒體技術提供的信息量大大超過傳統課堂,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在《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一課中,十月革命的背景,課本提供的信息有限,非常有必要為學生展示關于當時俄國經濟、政治及一戰等的情況,為學生理解后面十月革命的過程及意義埋下伏筆。當適當的文字或者圖片出示給學生時,教師就引導學生去思考歸納總結,得出自己的結論。這就在平日的教學中貫徹了新課改的基本理念,注重了學生能力的培養。
二、學習需要累積: 多媒體的運用可以規范和引導學生對知識的累積
學習的發生是有一定前提的,即學生在先前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建構新的知識。有經驗的老師在上課的時候會適時的回顧前面學習過的知識,或者為后面的內容進行鋪墊,其實這種知識遷移的能力學生也應該具備。當新舊知識的數量達到了一定程度,就可以通過教學課件對前后知識進行串聯,從而形成一個知識整體。例如在學習必修三第六單元《20世紀以來重大思想理論成果》時,其中的后兩課內容是前后遞進的關系,而學生對“思想理論”的理解比較抽象,即使上完了三堂課,學生腦海里的印象也不深,老師可以安排在第四課增加關于這個單元的全面總結,包括它的前后聯系等。這樣不僅使課本知識得到了鞏固,而且也教會了學生知識累積的新方法。
三、學習需要情境:多媒體運用是創設情境的有效手段
情境學習觀認為,學習需要在真實的或現實的社會和物理情境中發生,這樣學生在以后的情境中才能使用這些知識和技能。那么,多媒體技術的優勢顯現無疑。比如,我們在學習必修二第四課《古代中國的經濟政策》時,可以首先出示中西方對比的命名為《夕陽與曙光》的幾組圖片,蒸汽機車和牛車的強烈對比,忙碌的工場生產場景和悠閑的鄉村生活的比照等等,這些會讓學生首先對該課學習的內容有了一定的情境鋪設:當西方出現工業文明的曙光時,昔日強大的東方帝國卻呈現衰敗之象,為什么呢?我們可以從課本內容中找到一些線索。于此同時,課程結束的最后,可以再次創設情境:把今天的中國在世界舞臺上方方面面的表現與鴉片戰爭后近代中國屈辱的歷史場景進行對比,激發學生強烈的愛國意識和使命感。當然,情境創設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一定要注意做到簡潔明了,不要過于冗長,否則會影響課堂進度。
四、學習是有目標的:多媒體的運用可以促使學習目標的實現
雖然學習有時限性,但是明顯的意識或目標定向能夠促進有效的和有意義的學習。如果教師對預先學習的對象有一個明確的界定,而學生又認同了這種界定,那么也會有利于學習的成功。所以,有效學習本身就是一個有目的的認知過程,是一種有意圖的學習。
按照傳統的教學,老師也會在課堂中強調本堂課的學習目標或是重難點之類,但是往往說完后記得的學生少之又少。那么,當我們采用多媒體技術時,這個弊端就比較容易克服了。當我們在課堂使用幻燈片時,比較常用“超級鏈接”這一方法,它的好處就在于可以“既見樹木又見森林”。舉個例子,在《第二次工業革命》這一課中,老師在介紹這次革命的成就時,往往會使用很多圖片,一般老師都會首先把所有突出行業排列在一起作為子目錄,使用超級鏈接再分別把子目錄與需要展示的圖片鏈接,這樣就始終可以貫穿學習的主題,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這種方法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學習目標,有利于學生學習的成功。
當然,在實踐中,多媒體的使用也存在不足。如學生重心轉移到這些手段上,而無視教材,這樣的危害是大的。筆者認為只要注意處理好以下兩個關系,即展示材料、學生思考和老師講解的時間比例關系與課本內容和其他通過多媒體手段展示材料主次的關系。這樣就能做到揚長避短,更好的發揮多媒體技術對有效性教學的積極作用呢?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根據不同的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合理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努力優化教學過程,尋找多媒體技術與歷史教學的最佳結合點。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最終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多媒體在教學中的作用,曹海麗,邊軍輝.《[J].中國科技信息,》2011(11).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橫山橋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