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將聽力教學分為三個部分:聽前、聽時和聽后,并根據這三個部分的特點設計了相應的活動方案,旨在培養學生的聽力策略和聽力習慣,提高聽力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英語;聽力教學;活動設計
聽力這個過程不僅需要聽者具備聽說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還需要聽者具備一些聽力技巧和策略,如做筆記、抓關鍵詞、聽主旨大意等。在聽力教學中教師應結合語言知識的訓練,把培養學生的聽力策略和聽力習慣作為聽力教學的目標之一。為了實現此目標,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需求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教學活動。下文將聽力過程分為聽前、聽中和聽后三個階段,并設計了相應的教學活動。
一、聽前的活動設計
1.布置場景任務,引出聽力話題
根據聽力材料的目的和內容,教師可輔之以與聽力話題相關的背景知識材料,如與話題有關的詞匯、短語、圖片、演講、電影等。然后教師布置一些場景任務以及與話題相關的問題讓學生討論和回答,鼓勵學生交換關于話題的想法,從而引出聽力話題。例如,聽力內容是關于earthquake地震話題的,那么教師可以提供一些地震的場景圖片,讓學生相互討論地震來臨時的注意事項及當你遇到地震時該怎么做等問題,從而引出話題為下面的聽力做鋪墊。這樣的聽前準備活動可使學生有目的地去聽,容易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頭腦風暴訓練,預測聽力內容
根據聽力中已有的詞匯、短語和答案選項,鼓勵學生大膽地發散思維和推理想象,進行頭腦風暴式的訓練,預測聽力內容、問題及主旨大意。最后讓學生向他們的同桌陳述出自己的假設,比較出哪種推測更合理,然后在材料上做一些筆記。如果聽取的信息與預測的信息相差甚遠,那就需要修正自己的判斷、迅速進行調整。例如,當我們看到以下的聽力答案選項: A)Nature has changed our environment over the years. B) We must avoid wasting resources and polluting our environment. C) Our resources are nearly used up. D) Trips to other planets will help eliminate pollution. 根據這四個選項,我們可以猜測到這篇文章可能是關于環境污染和保護或是關于人類與自然關系的,然后在聽力材料上寫一些相關的關鍵詞。此活動的訓練可以打開學生的想象空間,拓展他們思維的廣度和深度。
二、聽中的活動設計
1.選擇性地獲取信息、轉換信息
在聽力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有選擇地獲取與聽力內容相關的信息,摒棄無關信息的能力。聽懂一個語篇并不意味著要聽懂每一個單詞和句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聽力材料的大意,獲取重要的、有用的信息。然后讓學生將獲得的信息轉換成相應的圖畫、表格、文字記錄等,并要求學生用簡短的語言概括主要信息。例如當聽到敘事型的語篇時,可將聽到的信息轉換成一個表格或做文字記錄,記錄下相關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讓學生在課上展示做好的表格或表述出文章中的重要信息,供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學習,這些信息的獲取將對完成聽力任務有一定的幫助。
2.復述句子段落,模仿語音語調
根據聽力內容的難易程度,進行不同階段的訓練。材料內容較難的可聽完后先進行句子復述再進行段落復述,內容簡單的也可聽完后直接進行段落復述。在復述的同時,教師要求學生模仿說話者的語音,包括辨音、音變現象、重音等。復述時還要讓學生注意模仿說話者的語調和語氣并分析語句的升、平、降調,了解說話者的情感、態度,從而正確推斷說話者的意圖和目的,促進其對語篇的理解。在復述材料的選擇上,教師可以選一些包含經典句型的語篇或語言優美的段落進行訓練。長期進行這樣的活動訓練可以培養學生的短期記憶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3.采用聽寫活動,訓練聽音技能
在進行聽寫活動時,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薄弱環節,采用分離式聽寫、復合式聽寫或兩者相結合。當授課教師需要檢查學生新單詞的記憶情況、所學固定搭配、常用短語、詞組等的掌握情況時,則采用分離式聽寫活動來聽寫訓練單詞和詞組。復合式聽寫則包括句子聽寫、段落與短文聽寫和試題中的復合式聽寫。當授課教師需要考察學生句型結構的掌握情況,或是需要訓練學生準確聽音、獲取完整信息等綜合能力時,則可采用復合式聽寫。平時聽音練習中教師可以模擬考試中的復合式聽寫題型,訓練學生的綜合聽力能力。通過長期的有針對性地使用這些聽寫活動可達到對學生聽音技能的訓練,從而有效地提高英語聽力效果。
三、聽后活動設計
1.分析答案,交流評價
在聽力教學中,有部分教師忽略了分析答案和交流評價這個活動環節,他們有的只是把答案寫在黑板上讓學生自己去核對答案,對答案不做任何分析解釋。在聽力教學中,分析答案是一個重要的過程,教師需要有選擇地對易錯的題目進行分析解答,從而幫助學生弄清楚自己錯誤的癥結在何處,使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薄弱點進行額外的聽力訓練。而交流評價則需要學生與同伴討論答案錯誤的原因及解決方案,然后老師和同學給出相應的評價。交流評價是一個向老師、同伴學習以及自我反思的過程。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可以從老師、同伴那兒學到一些聽力的小技巧和策略,從而縮小與同伴之間的距離,有所進步和提高。
2.鞏固練習和拓展性活動
根據所聽錄音材料的體裁,教師可將聽力技能與寫作技能相結合,讓學生完成與聽力材料相關的寫作,如書信、電訊、小故事等。例如,聽完一篇以The wide use of computer 為主題的聽力材料,教師可以布置一篇以 The influence of computer(or other digital products) in daily life 為標題的寫作,讓學生發表自己對現代科技給生活帶來的影響的看法和觀點,引發學生對現代生活方式的思考。此外教師可將聽力技能與口語技能相結合,根據情況適當地改變聽力材料的情景和體裁,讓學生進行話題討論、角色扮演、人物采訪等口語練習,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通過進一步地深化聽力訓練,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和表演,讓學生體驗自我成功感,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形成英語學習的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齊乃政.大學英語六級考試教程——聽力訓練[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2]王守元.英語的教與學探索[M].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2001.
[3]楊連瑞,肖建芳.英語教學藝術論[M].廣西:廣西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單位:江蘇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