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體育舞蹈成為高校體育課程以來,備受教師和學生的歡迎,在高校發展迅速。由于體育舞蹈自身的特點,對于高校的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進行多樣化的教學是提升教學成效的可行方法。文章重點論議高校體育舞蹈課程的教學方法,對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相似思維教學法,讓學生獲得更多訊息的電化教學法,能夠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需求的分層次教學法,以及有助于學生進行動作的完整掌握和表現發揮的動作組合教學法進行簡述。從而,對高校體育舞蹈的教學方法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體育舞蹈;教學方法
一、高校體育舞蹈概況
上世紀80年代,集體育和舞蹈于一身的新興運動——體育舞蹈流入我國,由于既能夠鍛煉身體又能夠陶冶情操帶來美的享受,體育舞蹈獲得快速發展,深受熱捧。1987年,原國家教委把體育舞蹈列為高校體育的教學內容,在高校普及和推廣開來,這門課程受到教師和學生歡迎,成為校園群體中參加體育鍛煉的新形勢。體育舞蹈在高校獲得迅速發展,但由于其自身特點,對學校的體育教育方面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相對于傳統的體育課,體育舞蹈不像武術、田徑、球類等項目,能充分被人們理解與認識,體育舞蹈教學的開展受到多方面制約。教學由教與學兩個過程組成,需要教師和學生密切配合,相輔相成。根據調查,目前高校的體育舞蹈教學多為教師占據主導地位,學生簡單的跟老師學。在這種模式之下,教師更應當對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行完善、改進,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獲得最大的教學效果。因此,有必要對高校體育舞蹈的教學方法進行探討,提升教學的效果和質量。
二、高校體育舞蹈課程的教學方法論議
1.相似思維教學法
相似思維是為人類進行創造的基本途徑,主要通過研究事物間的相似性,揭示事物某一規律,并通過事物相似性的優化,創造出更為先進的新事物。在體育舞蹈教學中,其形象思維多運用到教學初級階段,例如對基本的技巧、技術的模仿上;而其中的幻想思維則多運用于教學高級階段,即舞者表演之時所要求的呼吸與發力的意念,例如幻象舞蹈者用腰腹的呼吸運動發出力量,用背肌運動將人體重力向地板壓,進而用地板反作用的力來完成舞蹈。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先介紹理論常識,讓學生了解體育舞蹈自身的文化背景,讓學生在影片、書籍等資料中探索相似感覺,從而學會思維形式的運用。例如,在跳“斗牛舞”時,教師引導男生幻想斗牛場之上的斗牛士手拿紅斗篷的場景,把自己想象成一位陽剛的斗牛士;女生則引導其想象自己像一頭野牛一樣,野性十足。那些美好感覺,都是相似思維之產物,即情象、意象、境象以及舞蹈語言象的多元融合。
2.電化教學法
電化教學,即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現代媒體和傳統教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的信息傳遞,實現教學上的優化。這一方法可運用于體育舞蹈教學的任一階段,有助于解決教學過程中動作標準不統一的問題,并讓教學與時俱進,使得學生學習到更多新技術、新知識。例如,教授男女共舞的課程時,通過電化教學,可以讓學生清楚的認識男女舞步間的區別、男士的手勢引導、動作方向的變化、舞伴間感情的交流等。具體的做法可如下:課前,學生通過電話教學的資料對于將要學習的內容進行預習;課上,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觀看和講解,讓學生對于將要學習的舞蹈動作有比較全面的認識;教師逐一觀察學生的練習情況,對于存在的問題及時糾正,以增加學生的練習時間,讓學生更快的掌握動作,從而實現教學效率的提升;課后,教師可將錄制下來的課程情況,播放給學生觀看,對學生進行學習結果反饋,便于學生互相觀摩、指導,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3.分層次教學法
傳統的授課制教學,容易導致學生成績存在參差不齊,影響教學質量。分層次教學法能夠針對學生存在的各個方面的差異而進行分別對待,根據不同的學生確定教育目標,并量身定制教學方法。由此,為學生個性的發展提供優良的環境,讓學生們都能夠發揮自身的最佳水平,
既能讓有舞蹈基礎的學生“吃的飽”,又能夠解決基礎一般的學生“消化不良”的問題。例如,根據班級學生的水平狀況與學習的可能性,將學生分成三個層次,為學生制定學習近期、遠期目標,幫助各個層次的學生通過努力盡可能發揮內在潛力,從而實現目標;根據學生的特點選擇相應的教學方法和策略,使得全體學生都能夠各得其所;對于各個層次的學生給予適當評價,對于他們的進步給予鼓勵,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并定期更改層次劃分。
4.動作組合教學法
體育舞蹈教學的最終目的在于讓學生學會多種動作,并學有所用。這就要求教師將花步和套路教學作為重點與難點,但也因此容易忽略基本舞步與基本動作的教學。每個組成動作間的銜接都十分流暢,音樂節奏是其十分密切之伴侶,加上舞者淋漓盡致的舞臺表現,才能稱得上一個完整且完美的套路。動作組合教學法要求教師要依據對于整套動作的領悟和理解、整套動作的組成結構、學生學習的速度,將套路分成多個動作組合,而后教師根據學生的接受程度進行教授。在動作組合學習且鞏固好之后,引導學生進行動作串聯。這一方法有助于學生對于動作掌握的完整性,幫助學生更好的表現和發揮。
結語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對于學校的人才培養要求也不斷提升,高校教育正不斷進行與時俱進的變革。體育教育作為素質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正從知識性教育向素質性教育轉變。根據高校體育舞蹈的特點,進行教學方法的變更,實現素質教育,合乎時代的步伐和要求。
【參考文獻】
[1]黃曉東.高校體育舞蹈教學創新探討[J].浙江海洋學院學報(人文科學),2008.
[2]張磊.對培養和提高優秀體育舞蹈運動員表現力的研究[J].體育科學研究,2006.
[3]彭慧,王喜峰.“多元切入”教學方法在體育舞蹈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科技創新導刊,2009.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陰師范學院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