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的特點
1.考查知識點多,且簡明、綜合。選擇題有題干,有選項,容納信息量大,對所考核知識的覆蓋面大,對重點內容可進行多角度、多層次的考查。且評判快捷客觀。
2.選擇題在考查學生對概念、原理、規律和公式的掌握程度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毫無疑問,選擇題解答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整份試卷得分的高低。
3.選擇題的答案不能看出考生解題的思路,分不出考生部分不會與一點都不會的界限(特別是要經過計算才能得到正確答案的選項)。選擇題還有一定的猜測概率,特別是對于單項選擇題,有25℅的猜測率。
二、選擇題的功能
1.每道選擇題所考查的知識點一般有多個,因此,10道選擇題構成的題組其考查點便可達到近30個之多,而一道計算題,無論如何也難以實現對30多個考點的考查。可見選擇題具有測驗信息度高的優點。
2.選擇題因其思辨性強的優點,使其具有較好的診斷功能。可在設置選項時從不同角度有針對性地設置一些似是而非的干擾性選項,從而考查學生對概念、規律等的理解深度。
3.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空間想象能力以及靈活、綜合地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
三、選擇題的解題技巧
在解題時應該突出一個“選”字,盡量減少書寫解題過程,充分利用題干和選項兩方面提供的信息,依據題目的具體特點,靈活、巧妙、快速地選擇解法,以便快速智取。下面就解答選擇題的常用策略作些介紹。
1.排除法
排除法,就是根據有關的定義、公式或規律,經過分析和計算,將明顯不符合題干的選項排除,最終留下符合題干要求的選項。如果選項是完全肯定或否定的判斷,可采用舉反例的方式排除。
【例1】 A、B兩物體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線向同一方向運動,并以該方向為正方向,已知mA=1kg,mB=2kg,vA=6m/s,vB=2m/s。此后,A追上B并發生碰撞,則撞后A、B兩物體的可能值為 ( )
A.vA=2m/s,vB=2.5m/s B.vA=2m/s,vB=4m/s
C.vA=-4m/s,vB=7m/s D.vA=4.5m/s,vB=2.75m/s
解析:用動量守恒定律可排除選項A;A、B兩物體碰撞后總動能不可能大于碰撞前的總動能,所以排除選項C ;A追上B并發生碰撞,且碰后同向時,碰后A的速度不可能大于B的速度淘汰選項D;故正確答案為B。
評析:該類題型是動量守恒部分最典型的問題之一,而處理該類問題的關鍵就是要善于從上述解析中的三個方面對選項一一進行排除。排除法尤其適用于解答直接判斷存在困難的單一選擇題。
2.轉換法
所謂轉換法是指通過對研究對象、思維角度、物理過程、物理模型等的轉換,達到化繁為簡,化難為易,使問題很快獲得解決的一種思維方法。這種方法能充分展示解題者的想象設計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和創造性思維品質,同時又能達到巧解速解之目的,因而不失為一種巧妙的物理研究方法。
【例2】如圖1,斜面上有a、b、c、d四個點,ab=bc=cd,從a點正上方O點以速度v水平拋出一個小球,它落在斜面上b點,若小球從O點以速度2v水平拋出,不計空氣阻力,則它落在斜面上的( )
A.b與c之間某一點 B.c點
C.c與d之間某一點 D.d點
解析:做出兩次平拋運動的軌跡如圖2所示,過b點做水平線AB,當以2v的速度水平拋出時,若下落到水平線AB上,則其運動時間與以v的速度水平拋出時的運動時間相同,其水平位移應是前者的2倍,因此將下落到C點的正下方C1點,其軌跡與斜面相交與e點,即應落在b與c之間某一點e。答案為A。
評析:本題是一道典型的“平拋+斜面”型題目,求平拋物體的落點位置,若直接計算,因兩次平拋的運動時間不同,斜面傾角沒有給出,故難以比較。而采用構造統一水平面、利用水平射程相等的規律,則很容易得出結論。所以解題時要注意選擇合適的方法。
3.圖象解析法
“圖象”在物理學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將抽象的問題直觀化、形象化的最佳工具。借助它能準確、快捷地處理物理問題,甚至可以解決用計算分析法無法解決的問題。若能巧妙地利用圖象解題,往往可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4.通式判斷法
通式法就是在動態的物理過程中,利用相關規律導出各物理量滿足一定關系式,然后從“通式”中,清晰看出各物理量之間鮮明的依賴關系。通式法對提高準確率大有益處。
5.對稱法
日常生活中對稱美屢見不鮮,而物理試題中迷人的對稱現象也經常出現,這些題初看起來難以下手,其實只要透過現象抓住本質,利用對稱的特點,往往迎刃而解,同時讓學生充分感受物理學科的內在美。
6.特值代入法
讓某些物理量取特殊值,通過簡單的分析、計算進行判斷。它僅適用于將特殊值代入各項后能將錯誤選項均排除的選擇題——即單項選擇題。
(作者單位:江蘇省贛榆縣海頭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