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龍珠 尹智豪
摘要:在這個快速發展的網絡時代,互聯網是我們學習、交流、展現自我最好的平臺。傳統的校企合作在同學們眼中失去光芒,大數據創新創業成為這個時代的焦點,校企合作將進行新的改變。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實習;就業;創新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2-0447-01
現今,大學生找工作已經成為社會上的巨大難題,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就業難,無法找到與專業對口的理想工作。每年都有大量的本科生由高校進入社會,那么,這么多本科生能否順利就業,這成為我國現在社會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藝術設計類專業學生實習背景
設計類專業課程在校內的授課太依賴于書本,過于片面,學生缺少實踐經驗,校企合作有許多弊端。現網絡上有很多設計師平臺,但商業程度較高,中國現缺少對于藝術大學生實習就業類的平臺。校企合作方式趨于傳統模式,企業需到院校選擇人才,雙方粗淺簡短的溝通不能深入的了解各自優缺點,既浪費了企業自身的時間,也不能達到很好的預期效果。另外,實習專業對口選擇少,很多大學生實習期間專業不對口,充當企業的廉價勞動力,白白的浪費了自己時間和所學的知識。現如今高校擁有良好的教學體系,學校注重專業知識技能,為學生今后就業做出了很好的鋪墊,只是校企合作方面有待改進。
二、互聯網時代藝術設計類專業學生實習、就業模式
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信息流量大,讓學習知識變得不僅僅是書本和老師口耳相傳。相對于藝術設計類
專業學生,枯燥的書本知識刺激不了他們那活躍的大腦,新意、創新、潮流是現在學生感興趣的名詞代表。而互聯網時代需要學生們大膽的想象,從而學生實習模式需要進行改變。
1.互聯網時代下的教育
過去的教育觀念是為了培養社會型人才,培養了一大批的操作型人才。如今,進入互聯網時代教育觀念需要改變,要以人文主義為基礎,培養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自從互聯網無距離交流的發展,知識信息獲取變的更加便捷,網絡授課更加受同學們的喜愛。根據互聯網統計,全國現在大約有1500萬所學校運用信息化學習模式,規模已超過美國。現在的課堂早己從最初“一支粉筆一張嘴,一塊黑板一本書”的傳統課堂過渡到了多媒體教室的網絡課堂,如今正在向移動課堂發展。在這個過程中,課堂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對于藝術設計專業類的學生,他們需要對自己行業更多的了解,和對設計師的認知與理解,還有更多的專業知識與實際操作。
2.互聯網時代下的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校園與企業建立的一種合作模式。現社會競爭激烈,包括教育行業,大中專院校等職業教育院校為謀求自身發展,抓好教育質量,采取與企業合作的方式,有針對性的為企業培養人才,注重人才的實用性與實效性。企業每年需要“新鮮血液”的灌輸,但這些新入職人員并不能如零件般直接運行工作,需要企業花費時間和人力使其磨合,讓其更快的進入企業工作環境中。而在這個互聯網時代下,互聯網解決了時間和空間的問題,讓人與人的溝通變得更加方便,讓企業通過網路對即將畢業的學生進行培訓和交流,又何嘗不是兩全其美的新模式。
3.互聯網時代下的就業
互聯網時代眾多傳統行業紛紛轉型,“互聯網+”的形式成為普遍。許多行業在互聯網的沖擊之下落寞甚至消失,但是互聯網也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新的挑戰,同時也催生出許許多多新的就業崗位。中國證券報記者發現,當下就業市場呈現出四大趨勢:行業間就業遷移加速、互聯網開辟多元化就業崗位、高端制造業聚集大量人才、一線城市吸引力繼續提升。專家認為,社會各界應密切關注新興行業引發的就業結構變化,新型人口紅利有望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新要素。
互聯網時代為我們年輕一代創造很多新的機遇,但也給即將畢業進入社會打拼的年輕人留下了許多問題。傳統的校企合作壓榨著年輕人的活力,新型行業讓這批年輕人喜愛又膽怯。不管時代進步到什么模樣,這個社會所需求的人才還是需要時間和知識的積淀。
三、互聯網時代創建藝術設計類專業校企合作創新方案
企業培養適應的專業人才。教育教學的根本目的除了提高人才素質培養就是提高人才質量培養。人才的質量,有兩種評價標準,一種是來自學校內部的評價,另一種是社會的認可度。社會對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的評價,主要以學生就讀學校和其文憑作為評價依據,而對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關注度不高。企業對畢業生質量的整體評價,通過幾分鐘的面試難以全面了解,過于片面。畢業生進入企業實習就業又需要企業進行多次培訓與指導才能正式工作,這讓學生在校所學和企業所需完全對應不了,校園與企業的合作并沒有好好的利用,浪費了時間與財力。所以,在這高速發展的網絡時代,企業可以通過現流行的VR技術對外展現自己的企業文化,又可以“親身”的培訓自己未來的員工。當培訓結束后也可以直接通過這些培訓數據進行篩選人才,通過網絡進行面試,解決了后期一些不確定問題。加上學校合理的時間安排,專業與科學的學習培養出一批批社會所需人才,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動力是需要社會背景的推動。
1.結合學生設計案例演示教學
將學生專業課的設計方案通過多媒體進行演示,應用CAD命令并結合專業課知識詳細講解其施工圖的
繪制方法。主要講解平面布置圖,天花分布圖,立面施工圖,重點講解學生自己設計造型的節點大樣圖的繪制。目的有兩點,其一是做學生自己設計的圖紙,能大大挺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其二是自己設計的方案比較深入了解,通過CAD軟件把自己的設計由三維空間效果圖轉換為二維施工圖紙會更好理解,印象深刻。有利于更深入的掌握CAD軟件專業制圖知識。
2.知識與實踐的融合
裴斯表洛奇齊曾經說過:“知識和實踐就像做手藝一樣,兩者必須結合”。學校所給予的專業知識是學生對專業認識的敲門磚,而豐富的實踐經驗是企業人才需要的重點;兩者的融合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專業大師。專業知識與實踐經驗互相支持,才能造就時代的發展。這正是校企合作新模式的追求。
3.學生與企業的選擇
學生是企業的“新鮮血液”,企業是學生在社會海洋的船帆。企業在對學生進行專業化的培訓,可以統計出學生最完整的信息數據,并通過數據分析來選取企業所需人才;而學生通過自身數據的分析,來選擇自己所合格的企業。讓企業合作形成真正的雙贏。
四、結語
綜上所述,改變藝術設計類大學生學習課程,增加學生的實踐經驗。藝術類大學生如何更好的學習相關專業知識;企業深入校園與老師共同培養設計人才;構建網絡學習平臺,積分排名制激發學生設計激情,企業、學生共同學習;改變原來的實習規則,完善新的實習就業選擇制度,是互聯網藝術設計類專業學生實習、就業的新方向。
作者簡介:付龍珠(1982),女,吉林長春人,助教,本科,主要從事環境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