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礎上經過新的配合而創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古今中外,充分利用這一手法創作的佳作不計其數。如魯迅的《狂人日記》《故事新編》、吳承恩的《西游記》、喬納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記》等等,成為文學星空里的璀璨明珠。
想象一般分為再造性想象和創造性想象兩種類型。再造性想象是主體在經驗記憶的基礎上,在頭腦中再現出客觀事物的表象。創造性想象則是根據一定的目的、任務獨立地創造形象的過程,是想象者對已經掌握了的許多素材進行創造性的綜合,獨立地創造出新的形象。
筆者對2011年全國各地的中考滿分作文進行了研究分析,有許多考生就是充分運用了想象這一手法,進行了大膽的創造,獲得了高分。歸納起來,主要有四種類型:
一、名著時代化想象
耳熟能詳、膾炙人口的經典名篇名作本身就對讀者有著很強的吸引力,而利用其中的人物或者事件,賦予當今時代的特征,古為今用,以古觀今,這種故事新編式的作文會使文章產生一種特殊幽默的藝術效果。
如四川省內江市一考生的高分作文《西門慶開廠》,考生將《水滸》中的人物西門慶移植到了改革開放的時代大背景之下,并且運用了一系列具有時代特征的語言來展示此人開制藥廠的歷程。這些語言和人物在時空交錯中收到詼諧幽默、辛辣諷刺的效果。在嬉笑怒罵間,考生將西門慶的不擇手段、急功近利的丑惡嘴臉刻畫得入木三分,同時也折射出來許多形形色色的現代“西門慶”,給人以深刻的警醒和啟發。
二、復活細節式想象
經典名作或者名人故事大多僅僅就是一個精彩的細節描寫。如果考生能夠據此進行合理的擴寫,就會演繹成一個精彩生動的故事,從而成就一篇考場妙文。
如河北省一考生的高分作文《陪伴》,考生將古典文學中李清照的“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進行了充分的想象,模擬了生活的細節與真實,寫出了李清照在丈夫趙明誠遠行后內心的凄苦與無助,確實是一篇考場上不可多得的佳作。
三、奇幻式想象
創作寓言或者神話色彩的作品,來自曲折的反映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矛盾以及人們的各種心愿,自古至今就有許多這方面的優秀作品。《女媧補天》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戰勝洪水的愿望,《后羿射日》則表現了人們戰勝旱災的美好愿望。考生如果能將這種奇幻式想象,運用到作文中去,進行“天馬行空”式的書寫,就可以產生想不到的效果。
如貴州省遵義市一考生的滿分作文《選擇腳下的路》,考生充分地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借助于寓言故事,塑造了撒旦和上帝這兩個代表截然不同身份地位的人物并讓其進行對話,反映了現實社會中形形色色的人、物、現象,說明道理,達到勸誡教育或諷刺的目的,很好地符合了考場作文的要求。
四、聯想式想象
以材料為誘導,激發聯想和想象,喚起學生大腦中的記憶,使相關相近或相似的情景有機融合在一起,形成豐滿的意象,創造一種更加廣闊深邃的時空。郭沫若就曾巧妙地運用這一手法,創作了名作《天上的街市》。
如湖南省長沙市一考生就是運用了聯想式想象的手法,寫出了滿分作文《給自己一個擁抱》,考生由蒼松、瀑布、雪蓮,聯想到人生之路上經歷坎坷的越王勾踐、飽受屈辱的司馬遷、聾啞藝術家邰麗華等。由此及彼,思接千載,視通萬里,收到了很好的藝術效果,這樣的作文得高分是必然的。
雨果說:“想象是人類思維中最美的花朵。”想象能突破時空的限制,拓寬寫作的思路;可以使情節更加完整,形象,豐滿;能強化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因此考生不妨在考場作文中大膽地運用想象和聯想,把作文寫得更加形象生動,熠熠生輝,光彩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