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濟世安民 濟世:救世。為社會謀求利益,使人民生活安定。源于劉禹錫的《哭呂衡州時予方謫居》:“空懷濟世安人略,不見男婚女嫁時。”
2.日上三竿 太陽升得離地面已有三根竹竿那么高,形容時候已經不早了。源于劉禹錫的《竹枝詞》:“日出三竿春霧消,江頭蜀客駐蘭橈。”
3.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原比喻詩文寫得波瀾起伏;后比喻一個麻煩問題沒有解決,又出現新的麻煩問題。也作“一波未平,一波復起”。源于劉禹錫的《浪淘沙》:“流水淘沙不暫停,前波未滅后波生。”
4.筆走龍蛇 筆一揮動,就呈現出龍蛇舞動的神態;后多比喻草書的筆勢矯健生動。源于李白的《草書歌行》:“時時只見龍蛇走,左盤右蹙旭驚電。”
5.一去不復返 原來是表現對時空流逝的感慨;后比喻人或事物下落不明,再也不會重現。源于崔顥的《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6.別有天地 天地:境界。比喻另有一番境界。形容風景或藝術創作的境界引人入勝。源于李白的《山中問答》:“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7.冰心玉壺 原比喻自己的心地純潔,一塵不染,表示決不因遭到貶斥而改變志節;后也比喻性情淡泊,不熱衷功名。源于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冰心玉壺”就是詩人的寫照,詩人的化身。
8.春風得意 原形容進士及第后的得意心情;現多用來形容人做事如意,心滿意足。源于孟郊的《登科后》:“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9.青梅竹馬 形容男女兒童天真無邪,在一起玩耍,又有成語“兩小無猜”。源于李白的《長干行》:“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10.翻云覆雨 比喻人耍手段,弄權術,反復無常。源于杜甫的《貧交行》:“翻手作云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
11.風燭殘年 比喻人已經到了老年,壽數所剩不長了。源于白居易的《歸田》:“況吾行欲老,瞥若風前燭。”
12.炙手可熱 原指唐玄宗時楊家權重位高,沒有人能與之相比;現在比喻權勢氣焰之盛。源于杜甫的《麗人行》:“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13.石破天驚 原指箜篌的聲音高亢激昂,出人意料,產生一種難以形容的奇境。后比喻文章議論新奇驚人。源于李賀的《李憑箜篌引》:“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14.龍盤虎踞 盤:曲折環繞;踞:蹲,坐。好像盤繞的龍,蹲伏的虎。也形容地勢雄偉險要。源于李白的《永王東巡歌》:“龍盤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訪古丘。”
15.殺人如麻 如麻:像亂麻一樣數不清。殺死的人多得像亂麻。形容殺的人多得數不清。源于李白的《蜀道難》:“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16.發人深省 發:啟發;省:醒悟。啟發人深刻思考,有所醒悟。源于杜甫的《游龍門奉先寺》:“欲覺聞晨鐘,令人發深省。”
17.飛揚跋扈 飛揚:放縱;跋扈:蠻橫。原指意態狂豪,不愛約束;現多形容驕橫放肆,目中無人。源于杜甫的《贈李白》:“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18.英姿颯爽 英姿:英勇威武的姿態;颯爽:豪邁矯健。形容英俊威武、精神煥發的樣子。源于杜甫的《丹青引》:“褒公鄂公毛發動,英姿颯爽來酣戰。”
【程 鳴/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