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宣城,燕語鶯啼,夏山如碧。由城市管理與科技雜志社主辦,宣城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承辦的首屆全國城市管理論壇在這個皖東南詩城成功舉辦,堪稱盛事。安徽省宣城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韓永生,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柴文忠出席論壇并致辭,安徽省法制辦黨組成員、巡視員程利民為嘉賓的演講作了精彩點評。來自北京、湖北、湖南、山東、安徽等全國各地的120多位城市管理專家和實際工作者在論壇進行了現場演講和交流。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辛向陽主持,宣城市城市管理執法局、北京市城管執法局、北京市東城區城市綜合管理委員會、長沙市城市管理與行政執法局、合肥市城市管理執法局、池州市城市管理執法局等單位負責人先后交流各自城市管理的主要做法。來自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辛向陽,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城市建設與管理研究處處長、研究員、博士翟寶輝,首都經貿大學城市學院副院長、教授劉欣葵,首都社會經濟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博士宋潔塵等結合宣城城市社會化管理的經驗分別做了主題演講。
本屆論壇的主題為“中國的城市化和城市管理社會化”。論壇緊扣城市化和城市管理社會化主題,交流城市管理先進經驗,展示城市管理最新成果,共同探討新時期城市管理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成功搭建起了全國城市管理部門的交流合作平臺,為共同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務本地經濟社會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首屆全國城市管理論壇具有三個突出特點:一是選題新穎,貼近城市管理的現實需要。2012年政府工作報告講:“2011年,中國城鎮化率第一次超過50%”。這是中國社會結構的一個歷史性轉折點,城市化社會應運而生。城市管理應放到戰略的高度來看待。如何在新世紀新階段推進城市管理?溫家寶總理在第十三次全國民政會議上指出:“政府的事務性管理工作、適合通過市場和社會提供的公共服務,可以適當的方式交給社會組織、中介機構、社區等基層組織承擔,降低服務成本,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這是發出了城市管理社會化的號角。加強和創新社會化管理已經在全國各地開始試行與實踐。首屆全國城市管理論壇以社會化城市管理的理論與實踐為主題展開研討交流,找準了時代的脈搏,抓住了城市管理者的眼球,站到了城市管理的最前沿。
二是信息量大、啟發啟示多。信息量大一方面體現為參會省市多,覆蓋面廣,既有一線大城市,也有中西部地區的省會城市、地級市;更突出地體現為,既有來自全國各地城市管理實際工作部門的鮮活經驗和做法,又有來自城市管理領域專家的真知灼見,更有實踐和理論相互碰撞產生的思想火花。論壇既是信息交流的平臺,也是新思想、新觀念、新智慧的生成平臺。正如安徽省法制辦黨組成員、巡視員程利民在點評中指出的,論壇不僅是一次理論研討,也是一次實務展示,更是一次現場思想的碰撞,論壇有高度、有觀點、有實務、有思考、有指引、有提高。
三是收獲豐碩、影響大。首屆全國城市管理論壇的舉辦突出的收獲是為兄弟省市城市管理部門相互交流搭建了平臺,為開門辦刊起了個好頭。論壇產生了極大影響:西城區政府的主要領導高度重視這次論壇的舉辦,派出了以副區長吳鐵男為團長的近20人的隊伍,與宣城市開展了廣泛深入的交流,雙方都感覺獲益匪淺。論壇的舉辦受到人民網安徽頻道、《安徽日報》、《新安晚報》、安徽文明網、《宣城日報》、宣城電視臺等主流媒體的關注并做了相關報道。
首屆全國城市管理論壇的舉辦對于城市管理與科技雜志社來說,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今后,雜志社更要努力貼近城市管理實際、貼近城市管理決策者、貼近城市管理從業者、貼近城市管理研究者,努力成為研究與探討中國城市化發展的重要窗口和理論的陣地。搭建一流平臺,記錄中國城市化濃墨重彩的進程,創新城市管理理論。這是論壇的最強音,也是雜志社努力的方向。
(本欄目攝影:曹海濤)
(責任編輯:黃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