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搭配的規律》這節課主要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經歷情境創設、自主探究、交流匯報、質疑提升和檢測反饋等環節進行教學的過程。本課讓學生經歷對兩種不同的事物進行簡單搭配的過程,學習由具體到抽象、從無序到有序的思考過程,以及探究出共有多少種搭配方法的數量關系。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規律
1.情境引入
師:同學們,昨天春游開心嗎?小華和他的朋友也想去春游,他請我們幫他準備食物呢!(出示食物圖)要找全所有的選配方法,你覺得要注意什么?
2.制造懸念,揭示課題
師:今天我們就來探索一下搭配里面的數學規律。
【對學生來說,搭配中的規律是比較抽象的,具有一定的挑戰性。教學中我從學生的生活出發,選擇的春游食物問題,就是一個典型的現實情境,而且也結合了前一天學校組織學生去春游的實際情況。同時,在春游這樣的活動中,學生通常都會面臨如何選擇食物的問題,并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因而,春游食物情境的創設,恰可以自然的喚醒學生的相關經驗,為學生理解有序搭配及搭配方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自主探究,發現規律
1.師:春游時小華想給他的朋友表演木偶戲,他正在商場購買道具呢。猜猜看,他會怎樣選配呢?
2.出示活動要求:
(1)擺一擺:小組長從信封里拿出木偶和帽子圖片,組員輪流動手擺一擺。
(2)想一想:你是怎樣有序搭配的。
(3)說一說:把你的想法在小組里交流。
3.合作探究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關注學生中出現的不同搭配方法。
【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對于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形成對數學知識的深刻理解、感悟數學思想方法等都是十分有益的。在教學中,我注意放手讓學生在小組里自主探索,經歷自主發現規律的過程。另外,我在布置任務時并非撒手不管,而是提示學生可以通過“擺一擺、想一想、說一說”等探索步驟來進行。】
三、交流匯報,闡釋規律
1.小組邊操作演示,邊做匯報
生:用帽子分別和木偶進行搭配,紅色帽子分別可以和黃色、紫色和綠色木偶進行搭配,黑色帽子也分別可以這三種顏色的木偶進行搭配。
2.其他小組同學發表意見
生1:還可以用木偶和帽子搭配,黃色木偶可以和紅色、黑色帽子搭配,紫色木偶、綠色木偶也可以和這兩種顏色的帽子進行搭配。
生2:我總結一下,把2頂帽子和3個木偶進行搭配,可以先選帽子與木偶進行搭配,也可以先選木偶與帽子進行搭配,這樣條理比較清晰,可以做到不重復不遺漏。
四、質疑提升,深化規律
師:如果沒有木偶和帽子圖片,你覺得可以用什么來表示嗎?
生:我覺得可以用簡單的符號表示實物進行連線搭配更簡潔些。
師:老師用三角形表示帽子,梯形表示木偶,可以怎樣連?
生:先把一頂帽子與木偶依次連一連,得到3種不同的搭配。另一頂帽子也分別和木偶依次連一連,也是3種。有2個這樣的3種,可以用2×3=6。
師:那么木偶個數、帽子頂數與選配方法數有什么關系?
生:木偶個數×帽子個數=選配方法數。
【質疑是教師發揮主導作用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根據教材的重難點,預設成一個個問題,在學生沒有生成或生成有困難時引導學生去進一步思考,使重點和難點的內容得到充分的暴露,從而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重難點。】
五、檢測反饋,活用規律
1.路線問題
從學校經過街心花園到少年宮,一共有幾條路線可以走?
生:從學校到街心花園有2條路,從街心花園到少年宮有4條路,那學校到街心花園的一條路到少年宮有4種走法,另一條路也有4種走法,一共有8種走法。
2.衣服問題
(1)一件襯衣搭配一條裙子?
(2)一件襯衣搭配一條褲子?
(3)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穿法?
3.食物問題
出示圖片:點心4種,飲料3種,點心和飲料各選一種,有幾種選法?
出示圖片:點心4種,飲料3種、水果2種,點心、飲料、水果各選一種,有幾種選法?
4.智力沖浪:老師為了參加同學們的活動,選中了一些衣服和褲子,上衣和褲子搭配起來共有12種穿法。老師可能有幾件上衣、幾條褲子呢?
生:從12種搭配去反向考慮上衣和褲子的數量。想12是由哪兩個數相乘得到的,所以,上衣和褲子的數量分別有可能是:1和12、2和6、3和4,每組還要考慮上衣與褲子的互換。
【教材中的想想做做第1、2題學生解決并不困難,因為通過前面的教學,學生已經掌握了解題方法。因此,我在練習設計時,第3題解決了課堂開始的事物問題,做到了首尾呼應,并拓展為三種事物的搭配!第4題為拓展延伸,補充了教師穿衣搭配的題目。這是一個知識反饋的過程,通過自己補充練習,讓學生鞏固已有的知識、發展已有知識,在拓展練習中鍛煉思維,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
總體感悟
1.以生動的現實情境為驅動,激發學生積極探索規律的愿望
貼近生活的情境容易給學生一種親切、有趣的感受,激發學生探索的愿望,同時也更容易拉近數學與學生生活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分析周圍的事物。
2.以充分的合作探究為助力,幫助學生主動構建規律的過程
《數學課程標準》把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作為數學課程的基本理念。這樣的教學旨在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如何去解決問題、學會去展示自已等,促進學生認知、情感、態度、價值觀和技能等方面的全面發展。
3.以恰當的檢測反饋為工具,深化學生對規律的理解和把握
利用有效、有度的練習,對學生個體、小組學習的過程與結果進行檢測反饋,是對課時教學目標達成度的一種必需的直觀檢驗,同時為下一個學習的過程的作鋪墊。
(作者單位: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