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階段更是學習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養成好的語文學習習慣不僅是提高語文學習效率的重要手段,更是我們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養成的可以受益終生的學習和生活方式。
【關鍵詞】語文;學習習慣;心理素質
現在的小學教材在編寫上也重視了習慣的培養,每冊教材首先出現的章節就是“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小學階段更是學習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那么我們小學語文教學重點要培養學生的哪些習慣呢?具體怎么培養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語文學習應著力培養的學習習慣
1.提前預習的習慣。認真閱讀教材,了解教材內容,思考內容重點,發現學習難點,做好聽講的準備。教師講課時自己能有的放矢地突破重點、難點,有利于新知識地接受。預習是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標志。尤其對新課標的實踐來說,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尤為重要。
2.細心觀察的習慣。學生只有觀察了生活,積累了素材,他們的作文才能有話可說,有情可表。
3.勤于動筆的習慣。這是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標志。
4.質疑發問的習慣。向老師質疑、發問。沒有弄懂問題時,不要得過且過、羞于開口,要善于發問、大膽地問。
5.勤查工具書的習慣。工具書是不說話的老師,能幫助學生掃除學習中的障礙,有效地完成學習任務。
6.背誦的習慣。背誦確實是青少年在記憶的黃金時期的一個良好的不可忽略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語文課本所選的中國古典詩文,讓學生盡量都記誦過。學生如果能夠記誦大量的古典詩文,將會受益終身。這也是中國傳統語文教育的一個良好教學方法。
7.定期復習整理的習慣。定期整理復習有許多好處:第一,可以溫故知新,舊的知識中包涵著新知識的許多線索。第二,可以避免遺忘。第三,可以把種種表面不相關的知識形成一個相互關聯的網絡系統,使眾多知識相互貫通,甚至可以做到觸類旁通。
8.廣泛閱讀的習慣。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學生變聰明的辦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而是閱讀,再閱讀。”
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操作步驟
1.氛圍熏陶、榜樣引領。習慣的形成首先得讓學生從心里上認可這個習慣,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制造相應的氛圍,通過榜樣的力量讓學生感受到這樣的習慣的作用和意義。這樣才能有興趣去自覺培養良好的習慣。教師最好從自己做起,因為老師的言行是學生最愛模仿的。
2.定期檢查、不時督促。習慣的養成是個漫長的過程,學生多數自制力比較差,在好習慣形成過程中,或者在克服壞習慣過程中,容易出現反復、拖拉、敷衍、放任等現象,容易出現跟著感覺走的現象,需要毅力和堅持,更需要外部的力量來約束。這就需要教師按照習慣形成的規律,定期檢查,來督促學生在習慣養成的過程中能持之以恒。發現偶有偏離,立即作出調整。就像走路一樣,發現走的路線不對,及時調整到對的軌道上去,久而久之,一條小路便踩出來了
3.進入軌道,強化升華。按照良好學習習慣的要求去努力,先是慢慢啟動,繼而逐漸加速,在行進中不斷調整,最后進入軌道。這就像衛星一樣,一旦進入軌道,就再也不會走走停停了,就會沿著軌道不停地飛行。進入軌道以后,你就仿佛進入了自由王國,你再不必著意約束自己,而是順其自然。教師這時只需要偶爾表揚來強化鞏固學生的良好習慣,并引導學生把這些學習習慣用到生活中,用到自己以后的工作中去。讓好的習慣陪伴終生,也終生受益。
三、良好的心理素質:習慣養成的關鍵
習慣的形成要經過反復的訓練。狄慈根說:“重復是學習之母”。而在不斷“重復”養成習慣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問題,這種困難來自主客觀兩個方面,如學習中的松懈、疲沓、漫不經心、索然。寡味、教材難度大等。為了克服上述種種消極心理因素,可以通過某些心理素質的強化作用予以解決。
1.培養意志。人的意志可以在習慣養成過程中得到充分體現,學習習慣的養成必須強化對自己意志的培養和鍛煉。(1)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決不隨便找理由原諒自己,而不去完成既定任務。這樣就會從每次的勝利完成任務中,提高信心,養成習慣。(2)以名人的學習方法及讀書故事作為自己行動的借鑒,并以他門的箴言、格言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以此督促自己,養成習慣。(3)經常進行自我檢查,自我評價,經常和周圍比自己學習強的同學比較,找出自己的差距,奮力追趕,養成習慣。
2.激發興趣。實踐證明,興趣是學習自覺性的起點,興趣是學習積極性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心理成份。學習習慣的養成,需要有一定的興趣來輔助和支撐。興趣的培養和激發可以通過以下途徑。(1)正確認識學習的社會意義,明確自己的歷史責任。興趣是以需要為基礎的,當自己意識到今天的學習是為了打好基礎,創造美好的人生時,內心就會產生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2)保持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興趣與情感的關系極為密切,積極的情緒體驗能增強對學習的興趣。一個學生如果懶于學習,不愿思考,就難以養成好學深思的習慣。(3)廣泛參加課外活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能夠不斷地滿足并不斷地引起學習需要和學習興趣。例如讀寫活動、社會調查活動等。
“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良好的習慣一旦形成,就會變成人生道路上前進的巨大力量,終生受益。因此我們應致力于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從而挖掘出學生的智力潛能,激活學生學習內驅力,提高學生學習效果。
(作者單位:江蘇省阜寧縣碩集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