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是語文課程的基礎教育,對于學生的持續性發展非常重要。新課程標準提倡,小學語文的教學應立足于促進學生發展,應為學生的終身學習、生活與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鑒于此,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著力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逐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好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自主學習能力
小學語文教學,是語文課程的基礎教育,對于學生的持續性發展非常重要。新課程標準提倡,小學語文的教學應立足于促進學生發展,應為學生的終身學習、生活與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鑒于此,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著力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逐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好基礎。
一、營造情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師不再是教學活動的“主宰”,而是引導者。因此,教師在組織和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比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一課時,為了培養學生養成勤查字典、主動識字的良好習慣,可以創造性地利用教材開展教學活動,即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猜謎:“有個老師不說話,肚里學問特別大,只要有啥不識字,可以虛心請教它。”當學生猜出謎底是字典后,教師繼續向學生發問:“同學們還記得查字典有哪些方法嗎?……你們一般在什么情況下使作用典?……”然后,教師再出示一張表格(如下所示。有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展示),對同學們說:“現在,開展查字典的比賽好嗎?……拿出你們的字典,用你們所熟悉的查字典方法查一查,看誰最先完成這個表格中的任務……”
待同學們完成表格中的任務后,教師作課堂小結:“字典是不說話的老師,又是有求必應的老師,同學們只要遇到不認識的字,就可以通過自己查字典予以解決,只要同學們謙虛請教,它隨時都會給予你熱情的幫助!……隨著同學們閱讀量的增加,你們以后會看到更多的生字,所以,同學們要養成勤于利用字典等工具書的良好習慣,以豐富自己知識,提高自己的能力。”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提問和比賽等教學手段,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可以有效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實踐證明,這樣的教學策略,不僅可以培養和提升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課堂教學效果。
二、合作學習,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空間和機會
合作學習,是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空間和機會的有效教學手段,因此,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比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讓我們蕩起雙槳》時,為了使小組合作學習不流于形式,教師可以給各個學習小組分配具體的學習任務,確定明確的學習目標:(1)默讀課文,找出其中的不認識的字,認讀生字,互相監督,確保讀準;(2)大聲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小組成員互相督促;(3)小組成員將閱讀課后的感受說給小組伙伴聽,分享其他伙伴的親身感受;(4)各個學習小組的成員提出的不理解的問題,小組成員可以共同交流,予以解決,小組自身無法解決的問題,可以提交到課堂上依靠大家的力量共同解決。當小組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帶領全班同學們通讀全文,對于生字部分,要注意學生是否讀準,為了加深學生印象,教師可以通過指名發言或由學生舉手發言的方式,間接提醒同學們對照自己的讀音是否準確無誤。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組織學生分組合作學習,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機會,為學生留下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有效地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三、巧妙質疑,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去
思維能力可以通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得以訓練和提升,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對學生進行巧妙質疑,還要鼓勵學生敢于大敢質疑,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自主學習。比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月光啟蒙》這一課時,可以在要求學生預習課文之后,向學生提出一系列問題串,啟發學生思考:“同學們,題目里的‘啟’是什么意思(啟發開導)?‘蒙’是什么意思(蒙昧無知)?‘啟蒙’是什么意思(使初學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門的知識,使之智慧得以初步開發。)……請同學們再說一說,這篇課文的標題是《月光啟蒙》,你們通過閱讀這篇文章,知道是誰啟蒙了誰嗎?是怎樣啟蒙的呢?……請同學們進行自由閱讀,有不太明白的詞句,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小學生在閱讀這篇課文時,會對于“混沌”、“歌謠”、“蓮花落”、“亮你眼動你心”以及“小院立即飄滿她那芳香的音韻”里的“芳香的音韻”等字句不明白,針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在作出熱情的回應后,與同學們共同探討,以得出答案。為了使學生進一步加深理解,教師還可以與學生齊聲朗讀,用富含情感的聲音和抑揚頓挫的節奏,引領學生深入體會;也可以鼓勵同學們找出他們感觸最深的片斷進行朗讀,讓其他同學一起共同感悟。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向學生提出“質疑”,還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有效地喚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為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逐步提高提供了前提。
綜上所述,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積極營造情境,激發學生自主學生的興趣和動力”、“組織合作學習,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空間和機會”、“巧妙設計質疑,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自主學習的過程去”等靈活的教學策略,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生的思想意識和良好習慣,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習方式,從而培養出適應新時期發展的新型人才。
(作者單位:江蘇省漣水縣陳師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