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rming facilities
設施農業讓農民擺脫環境束縛
1 月13 日上午,2012 年北京市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正式啟動。
“三下鄉”活動已經進行了多年,近幾年科技下鄉的重點是設施農業。它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設施,使傳統
農業逐步擺脫環境、季節的束縛。懷柔科協代表胡艷春告訴記者,設施農業增加了農產品附加值,主要有大棚蔬菜、特色養殖等。就懷柔當地而言,特產肉雞、板栗的豐收就歸功于設施農業。文/ 記者 秦勉
Railway passenger transport
網絡購票緣何成“龜速”?
科技生活 2012年1月16日今年,鐵道部新增添了網絡售票的方式方便乘客購票,但記者發現還是“一票難求”。
記者在1 月12 日22 時50 分,登錄鐵路客戶服務中心網站(http://www.12306.cn),結果不斷提示“當前訪問用戶過多,請稍后重試”。像這樣的情況,很多嘗試網上購票的旅客都有相同遭遇,有網友戲稱售票網站如“龜速”,自己刷屏500 次才購票成功。據統計,12306 火車訂票網站在1 月9日的點擊量超過了14 億。在龐大的訪問浪潮沖擊下,12306 網站頻繁出現網站崩潰、登錄緩慢、無法支付或者扣錢不出票。據專業人士分析,問題出在12306 網站所使用的技術,并非是成熟的解決方案。中國科技大學網絡信息中心副主任徐兵稱,鐵道部12306 網站的癱瘓,與異常的超高點擊率有著必然的聯系。雖然不能說網站是被刷票軟件“刷”癱的,但就像一個人的大腦,瞬間強迫它接收處理海量信息,結果只能是崩潰。
徐兵透露,12306 網站采用Oracle通用數據庫進行搭建,一直備受業內人士質疑。12306 網站在線售票功能,其實就是個海量事務高速處理系統。而這樣一個系統,并不能簡單地使用通用方案進行設計。
文/ 記者 陳永杰
Occupational disease
鼠標手與頸椎病或將納入職業病
備受關注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的決定》( 以下簡稱防治法)日前經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并開始實施。“2011 版防治法的突破比較多,其中最為關鍵的一環就是對職業病定義的修改,并將隨之帶來職業病目錄的‘擴容’。諸如過勞死,長期視頻作業導致的眼部損傷,職業性腰背痛、頸椎病、鼠標手等白領易患疾病都有望納入職業病目錄。”職業病防治法主要起草人之一、廣東省職業病防治院院長黃漢林表示。
文/ 摘自《南方都市報》
Dinosaur footprint
京郊首現恐龍足跡
龍年來臨之際,延慶縣千家店鎮的硅化木國家地質公園內,發現了恐龍足跡化石。這是北京地區首次發現恐龍存活過的證據。這批恐龍足跡化石發現于晚侏羅世-早白堊世地層(距今約1.4 ~ 1.5 億年前)。留下這些足跡的恐龍,以鳥臀目覆盾甲龍亞目為主。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青年學者邢立達說,覆盾甲龍亞目包括人們熟悉的劍龍和甲龍。這些恐龍的足跡化石在世界范圍內都頗為罕見。晚侏羅世- 早白堊世時期,正是劍龍走向衰落,甲龍出現并開始興盛的時期。延慶縣發現的這些化石有助于人們了解這一段進化的歷史。 □文/ 記者 馬之恒
Antarctic expedition
中國南極安裝“巡天望遠鏡”,進行天體普查
中國第28 次南極考察隊內陸隊已經在昆侖站完成了中國自主研發的首臺南極巡天望遠鏡(AST3) 主鏡、附鏡的安裝,并將開始光學、機械和電控系統的調試。中國南極巡天望遠鏡將對南極附近的大片天區做測光巡天觀測,周而復始地掃描選定的區域,執行太陽系外行星、超新星等天文觀測任務。這臺望遠鏡可實現遠程操控,全自動無人值守,觀測數據現場儲存,部分數據可實時傳回國內。
內陸科考隊員、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的胡義博士告訴記者,巡天觀測能夠發現更多的未知天體。就像社會學研究中的人口普查一樣, 這些海量目標可以幫助天文學家研究各類天體和天文現象,發現天體中蘊含的物理規律和天文現象間的內在聯系。
文/ 摘自《科技日報》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風云二號07 星發射,我國雙星觀測格局形成
風云二號07 星于13 日北京時間8 時56 分在西昌發射中心發射,中國氣象局國家氣象中心探測室同步顯示了發射情況。其成功發射后將定點在東經112°赤道上空的地球同步軌道,并命名為風云二號F 星,標志著中國“雙星觀測、在軌備份”業務格局的正式形成。
據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中心副主任魏彩英介紹,風云二號07 星為地球靜止軌道氣象衛星,是風云二號03
批3 顆衛星中的首發星。衛星采取自旋穩定方式,設計工作壽命為4 年。
據了解,風云二號F 星主要用于進行天氣預報、氣候預測、災害監測、環境監測、軍事、航天氣象保障等重
要領域,特別在臺風、暴雨、大霧、沙塵暴、森林草原火災等監測預警中發揮重要作用。
文/ 摘自中新社
北京企業告別“單打”,開展國際科技合作
1 月12 日,由北京市科委、北京市外事辦公室和北京市科協共同主辦的“新春駐華科技外交官科技合作通報會暨北京國際科技合作基地聯盟啟動儀式”在北京國際飯店舉行。60名來自26 個國家的駐華科技外交官和國際
組織駐華代表,與本市180 余名高科技企業、科研機構的工作人員就彼此感興趣的科技項目進行了交流。
在通報會上,北京市科委主任閆傲霜通報了北京2011 年科技工作,強調要圍繞《北京市“十二五”時期科技北京發展建設規劃》,全力推動跨國技術轉移,進一步加大國際科技資源招引、努力加強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建設,為“科技北京”建設提供有效支撐。
出席通報會的領導和嘉賓還現場為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等首批30 家“北京市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授牌。同時,北京國際科技合作基地聯盟也正式揭牌。據了解,該聯盟的成立,將促使北京市企業開展國際科技合作告別“單打獨斗”步入政府搭建交流平臺的“聯合共贏”時代。
文/ 記者 羅中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