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的守護者》
(美)朱迪·皮考特 著
林淑娟 譯
南海出版公司
[作者簡介]
美國著名作家,連續五年入選“全美最受歡迎作家”。其多部作品連續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榜。
[橋段]
我們互相擁抱。然后,當我覺得夠勇敢了,我回看那具曾經裝載我小女兒的身體。布萊恩說得對,畢竟,它只不過是個軀殼。她的臉上沒有神采,她的肌肉變得松弛。在她的表皮之下,他們摘除了她的器官,供凱特和其他不知名的需要器官移植的人。
這是一個飽含爭議、凄婉哀傷的故事,直讓人心碎。
安娜的出生是因為一個特殊的理由,她可以拯救姐姐凱特。兩歲時,凱特被確診為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患者。這是一種罕見的疾病。為了讓凱特活著,布萊恩夫婦做出決定,利用基因技術再生一個孩子。
很快,科學家設法將媽媽的卵子和爸爸的精子結合起來,創造出他們需要的一個特別寶貴的基因原料。一出生,安娜注定是個同種異體捐贈者——姐姐的完美配型,當凱特需要白血球、干細胞或骨髓時,她就供應這些東西。幾乎凱特每次住院,安娜都要一同去報到。
現在凱特16歲,需要一個腎臟,媽媽要求安娜捐這個腎臟。整個故事就在這短短的11天訴訟期內展開,書中各個當事人以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從各自的角度思考、面對安娜“控告父母奪走自己身體的使用權”這一“平地驚雷”。其間穿插了過去13年間發生在布萊恩一家的混亂壓抑,作者巧妙地將過往及現在的點點滴滴編織成一個立體的結構,絲絲入扣地探討了一個錯綜復雜的敏感話題。
在生命品質對抗生存尊嚴的爭論中,布萊恩一家無疑都深愛著凱特,一直相信讓她活著,繼續做家庭的一分子非常重要。可是此時,凱特生存的尊嚴開始完全與安娜的生命品質糾纏在一起,摘走一顆腎或許可以延長姐姐的生命,而對妹妹來說這種身體的侵入性傷害,保護了她的權益嗎?顯然在醫療上受益的,只是姐姐。
安娜是一個懂事,有著超越她年齡心智的孩子。在她成長的過程中,因為姐姐凱特總是生病,媽媽幾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凱特身上,忽略了家庭中的其他成員。造成哥哥杰西醉酒、吸毒、縱火、偷車,其實他不是一個壞孩子,只是父母實在沒時間管他;布萊恩夫婦也日漸沉默,他們之間除了凱特沒有別的話題;小女兒安娜一天天長大,她越來越覺得自己生下來的唯一理由,就是做凱特的“特效藥”,而對自己身體的使用權,父母從來沒有問過她這個最該表達意見的人。
這個在外表看起來平靜又不幸的家庭,其實積聚著巨大的危機,只不過被凱特的病情壓抑維持著隱忍混沌,然而無論你怎樣去忽視它,正如墨菲定律所言:“事情如果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可能有多小,它總會發生。”
凱特又住院了,這次她需要的是一顆腎,否則一定會死。正在這極度忙亂不安中,安娜推開了律師的門,要求解除父母對她的醫療監護權,希望能自由控制自己的身體,但她是個未成年人。媽媽莎拉13年來,一直悉心守護著凱特,想要保住她,以及家庭的完整。
為此,莎拉替安娜做決定,拿走安娜身上所有凱特需要的東西,這時你會覺得她對安娜來說是一個自私殘酷的母親,可是對她自己而言何嘗不是一種艱難的抉擇,她愛自己的孩子,希望同時擁有她們。
情節總是出人意料的,安娜控告父母,背后隱藏著更大的秘密。這個秘密散發著濃濃的親情和愛,等到真相揭開時,你才恍然所有一切都因為愛。安娜,她的名字安朵美達,包含父母的寄望,也隱寓著古希臘那個悲傷的傳說。她贏得了訴訟,卻在去醫院看凱特的路上發生了車禍,她的一生是姐姐的守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