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文】
福建省泉州市實驗小學 陳雅醇
朋友,漫步校園,您常能聽到笛聲悠悠;循著笛聲,您就會發現八角池畔、馬鞍山邊,總有我和同學們吹笛的身影。
我從一年級開始學習豎笛,這個外型瘦長,小巧精致的六孔樂器,天天陪我上學、放學,形影不離,到今年已是第六個年頭了。回想起吹奏的第一首曲子《粉刷匠》時,那份激動還會重新填滿胸膛;翻閱聚會上為同學們演奏《生日快樂》的照片時,那份喜悅還會溢滿心頭;閑時倚窗對月,信手吹奏,那份浪漫總會彌漫在四周……豎笛,這個不起眼的樂器,卻帶給了我無盡的樂趣。讓我特別難忘的是,去年教師節上我和同學們用豎笛為即將退休的蔣老師送上了深深的敬意。
“靜靜的深夜群星在閃耀,老師的房間徹夜明亮……”慶祝會上,我的豎笛首先響起了悠揚的旋律,同學們也緊跟著加入到吹奏的行列來。飛揚的笛聲中,我看見了蔣老師慈祥的笑臉,好像又回到了五年前——
“雅醇,你怎么悶悶不樂呢?”蔣老師關切地問。“老師,豎笛是最簡單的樂器,但我卻吹不出高音“do”和低音“do”的變化。我覺得自己很沒用。”我的聲音低極了。老師看著我沮喪的樣子,笑著對我說:“小傻瓜,音樂老師還夸你手指靈活,節奏穩定呢!這豎笛的高低音變化主要是靠氣流的強弱變化來區分的,你要注意嘴型和氣流啊!掌握了方法,加強訓練,有什么難得倒你呢?”老師輕輕撫摸著我的頭,眼里滿是信任和期望。我點點頭,心里暗暗下了決心:一定不放棄!
“啊,每當想起您, 敬愛的好老師, 一陣陣暖流心中激蕩。”笛聲終了時,我分明看見了蔣老師欣慰的笑臉,那笑,好像在說:“雅醇,你做到了!真棒!”
我清了清嗓子,說:“接下來,我為大家獨奏一曲《茉莉花》,獻給我們敬愛的蔣老師。”我深情地吹起來,同學們輕聲跟著哼唱。蔣老師被我們簇擁著,樂聲里,我仿佛看見老師變成了一朵茉莉,一朵潔白的茉莉,飛過每個同學的心田,輕輕灑下了愛的芬芳。
教師節上的笛聲已經消逝許久,但卻在我腦海里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笛聲悠悠頌師恩!
(指導教師 黃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