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創新型人才培養是未來知識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也是我國人才強國戰略的基本要求。高中地理是培養中學生創新能力的主要陣地之一。高中地理教學要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關鍵詞】高中地理;創新能力;啟發式教學;課外實踐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在21世紀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只有堅持創新、勇于創新的人才能成為未來知識經濟的接班人。世界未來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而創新型人才更是各國教育培養的目標。高中地理作為高中階段的一門基礎學科,也是一門綜合性學科,也要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自覺性,以一種創新的姿態學習地理知識、運用地理知識,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方式。那么,在現有的教學條件下,高中地理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
一、培養學生興趣,激發創新意識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實踐表明,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如果學生對所學科目產生了興趣,就會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來,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更能體會到學習的樂趣,這樣才會形成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地理教師要以地理教材為基礎,向同學們展示地理教學的魅力所在,認識到我國地理資源現狀。布魯納說過:“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教材的興趣。”地理教材是地理教學的基礎,地理教師要熱愛自己所教授的科目,提升個人教學的素養,挖掘教材中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地理教師要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樹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不能再對學生進行“填鴨式”的滿堂灌模式。在課堂上讓學生的自主能力充分的發揮,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接受能力適時的引導和鼓勵,調動學生對地理學科學習的積極性,由學生被動接受變為對知識的主動探索,從而逐步給學生灌輸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是培養創新能力的初步階段。在地理教學課堂上,要讓學生明白創新的重要意義,激發學生的創造動機和責任意識。只有學生對地理學科產生了興趣,他們才會以積極的心態參與到地理教學之中,全神貫注,積極的思考,在學習中激發出思維創新的火花。地理科目包羅萬象,地形的千姿百態,自然現象的風云變幻,規律有序的晝夜寒暑交替等,如此色彩斑讕的自然奇觀和人類文明的光輝業績,都能激起學生對大自然的驚嘆和好奇。教師要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并恰如其分的進行啟發和引導,鼓勵學生想象和思考,標新立異,別出心裁,不拘一格地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意識是行動的先導,首先要學生樹立創新的意識,哪怕是一點點創新的火花也要加以鼓勵,使之擴展壯大。
二、創設課堂情境,培養創新思維
有了創新的意識更要用創新的思維去思考和解決問題。要培養創新型才,就要創設出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地理教師應該根據所教內容和學生的實際,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有步驟、有計劃的去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課堂上,教師要適當的創設一些有利于創新思維培養的課堂情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中來。教學活動是師生互動參與的過程,如果缺少了學生的積極參與就很難達到高質量的教學要求。地理是一門有趣的學問,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可以適當的設置問題,針對教學中的重、難點問題進行提問,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鼓勵學生多問題和回答問題。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育的奧秘不在于傳授,而在激勵、喚起和鼓舞。”教師對學生的關注和鼓舞能激勵學生更加勤奮地學習,因此教師要充分給予期待或鼓勵,不要吝嗇你的夸獎,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如果學生回答的正確就要適時的表揚,如果不正確也不要太嚴厲的懲罰學生,要多加分析錯誤的原因和幫助學生改進學習方法,對學生進行啟發式引導,即我們說的啟發式教學。所謂的啟發式教學,就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所教科目內容、任務和一般的學習客觀規律,尊重學生的實際,采用多種方式,啟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促使學生生動活潑地學習的一種教學指導思想。以往的教學經歷,使學生養成了思維的惰性,他們不知道思考或者根本不會思考,只是亦步亦趨的接受現成的知識,而啟發式教學則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啟發式教學鼓勵和引導學生,全方位的、獨特的思考問題,引導學生大膽創新,勇敢的懷疑和挑戰權威,培養學生勇于探索,敢于創新的精神,鼓勵學生“異想天開”、“標新立異”,去主動探索其未知的領域。地理教師要設置一些創新性題目,循序漸進地引導、訓練和強化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學生形成敢于冒險、敢懷疑、敢挑戰,獲得堅韌不拔的毅力和為地理科學獻身的堅強意志。經過不斷的學習和努力,學生的思維就會更加新穎和具有創造性。
三、組織課外實踐,提高創新能力
高中地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要培養學生的實際創新能力就不能缺少課外實踐活動。在課外實踐中,學生能夠開拓視野,提高思辨能力,把書本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通過實踐學生可以檢驗課堂知識的正確與否,在親自實踐中加深對問題認識和理解。學生學到的知識最終要運用到實踐中去,課外實踐是對課堂知識有力的補充和延伸,是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和發揮的最佳空間。
總之,高中地理教學要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師要發揮自己教學的潛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主動的、自覺的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多加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以提高學生的實際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秦彩軍.淺談地理教學中創新思維的培養[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2(8).
[2]李紅.地理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J].保山師專學報,2004(2).
(作者單位:江蘇省姜堰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