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通過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和教學實驗等,對健美操的教學方法進行有針對性地探索和研究。實驗結果表明:(1)應用點面訓練法進行健美操教學的實驗組學生在健美操動作完成的準確性、連貫性、表現力等方面的得分,與進行傳統健美操教學的對照組學生相比,均存在顯著性差異;(2)在點面訓練法過程中,重點、難點動作的攻克,使得學生的自信心得到提高,興趣明顯增強,學生完成健美操動作的質量也得到提高。
【關鍵詞】點面訓練法;健美操;體育教學;教學效果
健美操是一項融體操、舞蹈、音樂為一體追求人體健與美的運動項目。它是適應時代潮流,受人歡迎的運動項目之一,目前已成為各高校、中專體育課的重要教學內容。它具有高度的藝術性以及變化多端的動作結構等特征,并具有健身、塑造形體美和娛樂身心等功能。在健美操運動中掌握動作節奏和韻律,完美地表現成套動作,體現健康快樂的精神狀態,在其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對于健美操動作的準確表達和表現力是衡量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方面。由于受到上課時數的限制,學生對成套動作的學習往往只停留在簡單動作上,而放棄了難度動作的學習。在目前國內存在的健美操常用教學方法有:示范講解法、完整與分解法、激情法、線性漸進法、遞加循環法、連接法、金字塔法等。在所有健美操教學方法中,沒有針對重點、難點的教學法。而重點、難點動作是一套操的完美之筆,是一套操的得分關鍵,更是連接一套操的關鍵點,學生往往在這些動作上出現脫節、不到位、跟不上節拍等情況。針對這些情況,筆者嘗試采用點面訓練法。
點面訓練法是指人體的面和空間之間接觸運動的一種意念訓練法。一般來說,它是由人體若干個面和空間諸多點以不同形態組合而成的,空間是一個固定概念,這就要求訓練者用自身形體的面,積極主動與空間點發生聯系。訓練中的意念主要集中在形成明確、統一的動作形態,把人的全部思想和意念都集中在人體的某一個面上,用意念的作用與點相接觸,來調動人體的主動性,通過動作美感訓練,加強人體的表現力,使人體動態更準確生動,并有利于建立和鞏固動作的動力定型。然而,點面訓練法進行健美操教學是否優于傳統教學法?是否能解決成套動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是否能提高健美操的準確性、連貫性、表現力等技術方面的問題?筆者擬通過教學實驗,對這些問題進行探討,期望能為健美操的教學改革和教學效果的提高提供一些意見。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隨機抽取本校2010級學生160人,分別為對照組男女各40人,實驗組男女各40人,進行實驗前后的對比。實驗時間:從2010年4月至5月中旬。研究對象的基本情況見表1。
1.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統計分析法。
①教學實驗法:
(1)實驗設計與條件控制:實驗組采用點面訓練法,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實驗課時:根據教學大綱分別安排10學時教學,每次上課時間為50min。實驗內容:大眾健美操四級規定套路,該套動作手臂動作變化較多,在三級基礎上增加了180度轉體動作及圖形變化,提高了動作的流動性和成套動作的難度。并將其作為考試內容。實驗采用單盲實驗法以提高實驗外部效應,因實驗前學生尚未接觸大眾健美操四級規定套路學習,所以實驗前不存在系統差異。
(2)實驗教學模式步驟:實驗前準備:實驗前教師認真處理教材,確定學時教學內容及目標,確定本學時重點、難點。在實驗組教學前筆者把一節課的內容分為四個階段:①理論講解和動作示范;②重點、難點和基本技術動作教學;③學生練習和鞏固提高;④課后演練。根據各階段的教學目標及要求,我們以基本技術動作為基礎,以攻克重點、難點動作為核心,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和興奮性,期望在較短的時間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理論講解和動作示范:實驗前教師對實驗班學生介紹點面訓練法及產生的作用,傳授實驗基本方法。讓學生在頭腦中對點面訓練法形成初步的了解,建立信心,為下面階段的學習打下基礎。其次為了讓學生對點面訓練法有深刻的了解,還列舉一些例子。重點、難點和基本技術動作教學:首先是教師示范重點、難點動作讓學生對其產生了解,然后運用點面結合進行重點、難點講解。學生的練習和鞏固提高:緊密結合重點、難點動作,反復練習多次,形成正確的動作概念和掌握基本動作。課后演練:要求學生每天運用點面訓練法進行1—2次練習。
(3)考核驗收:在上課次數、時間、場地以及上課內容和測試條件均相等的條件下,按完成動作的節奏性、連貫性、表現力等技術水平成績及質量進行測評。由于健美操考核是主觀評分,為確保其客觀性,盡量做到公平、公正。考核時,另請兩位老師采取雙盲法,把實驗組和對照組混合交叉在一起進行測試,取平均分。
二、實驗結果與分析
經一個多月的分組教學,根據健美操教學大綱和考試標準,我們對兩組學生健美操的某些專業素質進行了測試,并對所得結果進行了統計學處理,所得結果見表2、表3。
從表2、表3可以看出,實驗后實驗組比對照組在節奏感上不存在顯著性差別,而在連貫性和表現力上都存在顯著性差別,準確性方面存在非常顯著性差異。實驗組無論是從技術水平,還是教學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性檢驗達顯著水平,說明在健美操教學中,采用點面訓練法對于提高教學效果是十分有效的。
1.從教學理念來看,點面訓練法在初學階段,皮層興奮過程擴散,內抑制較弱,處于泛化階段,此時通過正確的示范使學生建立正確動作概念,同時更加注重重點、難點動作的學習,使學生樹立了信心,加強了學習的興趣,產生對優美動作的向往,增強學生學習欲望和表現欲望。經過檢驗,實驗組和對照組具有顯著性差別,可見點面訓練法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方法更合理、更科學。
2.有助于運動技能形成和動作掌握。傳統的健美操教學方法主要是通過教師領、學生跟,或學生領、學生跟,教師起主導作用的形式較為普遍。由于健美操是新興教學的科目,所以最初開課時,學生有新鮮感,能感到滿足。而近幾年,很多教師逐漸發現,學生已開始麻木,對此興趣不高,而點面訓練法主張學生集中把全部思想和意念都集中在人體的某一面,這樣學生更加集中精神,并且點面訓練法主要是對重點、難點動作的意念訓練法。建立正確、清晰的圖像是形成運動技能的前提,特別是重點、難點動作,它是一套操的點睛之筆,點面訓練法較好地強化了這種刺激。在對照組健美操技術教學中采用示范、講解、練習的常規教學法,這種教學法在示范、講解后,沒有對重點、難點技術動作圖像進行強化,特別是未形成清晰的重點、難點的技術動作。實驗組教學中在學生掌握基本動作的基礎上,教師更注重引導學生對重點、難點動作的強化,使學生能盡快地熟悉動作,從而加快了掌握知識技能的速度,提高完成健美操動作的質量。
3.健美操的表現力往往是運動員取得比賽勝利的關鍵所在。表現力是通過面部表情和身體動作兩方面來完成的。點面訓練法是要求訓練者用自身形體的面,積極主動地與空間點發生聯系,以調動起人體的主動性,形成明確、統一的動作形態,通過動作美感訓練加強人體的表現力,使人體動態更準確生動。從對學生健美操技術水平成績的結果顯示,表現力這項技術水平的得分,實驗組的成績為81.9分,對照組的成績為78.4分,存在著顯著性差異,可以看出點面訓練法對提高學生的表現力這個技術水平方面具有明顯的成效。
4.點面訓練法要求每學習完一段動作,讓學生借助暗示語的作用,按進行的順序,把動作的方向、速度、節奏和協調用力結合起來,反復演練若干次,最后還要求學生每天進行l-2次課后演練,這種教學過程可鞏固和加強動作的記憶這就要求學生從思想上充分集中,從而降低了學習難度,刺激了大腦皮層的興奮性。重點、難點動作的攻克使學生樹立了強烈的自信心,提高了學習的興趣,充分調動了訓練的積極性。從學生上課的態度來看,實驗組的積極性明顯高于對照組,他們在上課之前,都主動地練習已學動作。從實驗結果可以看出,實驗組85.9分的平均分明顯高于對照組77.0分的平均分,且從教學考試成績(筆試)來看,實驗組也以81.9分的平均分高于對照組3分。實驗組和對照組在連貫性和教學成績上有顯著的差別。這說明點面訓練法在健美操教學中,鞏固和加強對動作的記憶成效是顯著的。
三、結論與建議
教學實驗結果證明,采用點面訓練法進行健美操教學的效果明顯優于傳統教學法。點面訓練法要求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并不斷對重點、難點動作進行練習,有利于掌握正確的動作概念,樹立信心,從而增加了動作的表現力,對提高健美操動作技術、動作質量有著積極的作用。
教師在教學時既要備教材、教法,又要備重點、難點。教師首先要進行準確的示范,然后運用點面訓練法對重點、難點動作進行講解,建立清晰的視覺表象;同時,要求他們把視、聽信息轉化為身體運動的信息,體會和把握肌肉運動的感覺。但點面訓練法也有自身的某些不足,所以它應與其他教學方法有機結合。在健美操教學中,應根據課的任務需要性,靈活地和相輔相成地運用各種方法,使學生更好地上課。教師不僅是終身教育的引導者,更是終身學習者。現代教育手段的飛速更新,要求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觀,不斷更新現有的知識結構,改進教學方法,以適應新的變化。
【參考文獻】
[1]楊艷莉,李釩.自喊節拍提高健美操教學效果的實驗研究.贛南醫學院學報,2003(5)
[2]樊蓮香.形體與形象塑造.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
[3]粱萍,申洪山.念動練習法在健美操教學中的效果分析.體育學刊,2000(1)
[4]趙曉勤,邱習勤,趙栩博,譚小翠.應用表象訓練法進行體育舞蹈教學中的實驗研究.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1(4)
[5]鐘利.探究式健美操教學的實驗研究.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4(4)
(作者單位:江蘇省惠山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