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曉旸在南通石頭圈里號稱“石頭王”。解讀為“戲石頭的王先生”或“很有名的玩石者”都準確。
玩石,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發展至今已儼然成為一種文化——賞石文化。玩石者也從達官貴人發展到平民百姓。在廣電報工作的王曉旸便是通城玩石的平民百姓中的一位代表。
緣石:“王先生,你為什么歡喜石頭?”“你問得好戲子哩,你喜歡女人嗎?你每天要吃飯嗎?這叫天性,必需的。那個女人成了你的老婆,這叫緣分,這塊石頭來到我家,也是緣分!”——回答得有點拗,但我知道,他強調的是他和石頭有緣分,合天意。
淘石:“南通并不產石,你這么多奇形怪狀的石頭是從哪來的?”“南通雖不產石,但南通也是文化歷史名城,古時候就有玩家,有歷史傳承,這是其一;其二,南通玩石者雖不足百人,古玩市場里石頭也不算多,但走南串北者不少,手里也不乏可賞之石,我從他們那里淘到不少精品。另外你知道,現在已是信息社會,網購是多方便的事,你只要是有心人,不愁得不到好石。”——網購,是其藏石主要的來源。
讀石:“在玩石者眼里,石頭分象形石、抽象石、和意象石。這塊石頭到了你的手,如果你不好好地去品味,或是沒有文化底蘊,根本讀不懂它,那它只是一塊冷冰冰的東西。反之,它有生命,它會說話,它有情感,她會讓你笑,讓你哭,讓你瘋,讓你狂!”——王曉旸激動起來,我也有點受到感染。
藏石:靈璧石,太湖石,英石(出自廣東),昆石(產于昆山)等中國四大名石他都有;什么宣石,大化石,風礪石,來賓石,松花石等天南海北的石頭他也有。他告訴我,他收藏的石頭,就像他的孩子,從來不肯出手。他說,天下沒有同一塊同樣的石頭,你一旦失去了,恐怕再也找不到了。譬如那塊風礪石,在沙漠里歷練了幾百萬年,那塊卷紋石,在水中滌蕩了上億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啊,怎么舍得讓它離開呢!——據我觀察,在他的家里,除了兩三平米的廚房沒有石頭外,餐廳,書房,會客室,臥室,陽臺上都擺有石頭,連樓底車庫里也堆滿了石頭,旁邊還有一個碩大的石頭煙灰缸,里面盡是煙蒂。看得出,那兒早已不當車庫用了,而是他心遨萬仞神游八極的石頭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