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才開始從事低年級的教學工作,一度感到很困惑。尤其是字詞教學方面。五月份有幸聽到陳雪芳老師執教的《歌聲》一課,她對“語境教學法”的傳承和創新使我頓悟。課后,進修老師們對低年級閱讀教學的指導令我茅塞頓開。我想“有情有趣,有的有序”這兩個詞語能最好的詮釋低年級的閱讀教學。
一、有情有趣——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1.發掘學生的興趣點
低年級學生好動,對形式新異,生動活潑的東西特別感興趣。一旦有了興趣,就會發揮極大的主動性。教師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特點,精心設計教學環節。課堂中適當貫穿著猜謎語、游戲、唱歌、跳舞、比賽、表演等形式,豐富教學內容,讓他們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從中獲得快樂的體驗。
如《歌聲》一課。課堂伊始,陳老師播放旋律輕快的歌曲《歌聲與微笑》,邊唱邊帶領學生一起拍起手來。通過唱一唱,動一動的教學形式給學生新的體驗。新穎的教學方式,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
2.創設情感氛圍
教育家夏丐尊說得好,“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里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成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感情是教學的催化劑;是打開學生心靈的鑰匙;是與學生溝通的橋梁。教師鼓勵的眼神、親切的話語、微笑的表情、友好的握手、熱情的擁抱等等……使師生之間能夠無拘無束地交流,平等真誠地對話,課堂充滿了無限生機與活力。
如《歌聲》一課中,陳老師就注重用各種方式與學生聯絡感情。整堂課,她以和煦的微笑,信任的眼神面對每一個學生。猶如孩子們的大姐姐,牽起她們的手一起走進美妙的《歌聲》里。她的微笑教學,她的飽滿激情,始終調動學生的熱情,激發學習的欲望。師生間的對話交流宛如一曲和諧的樂章。充滿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使教與學相交融,師與生互相尊重。
3.激勵性教學評價
低年級學生表現欲較強,無論是開朗的孩子還是文靜的孩子,他們的內心深處都會有一種得到別人肯定的愿望。所以低年級的課堂總是那么活躍,學生那高高舉起的小手總是課堂上最亮麗的風景。他們的小腦子里有許多新奇的想法,會迫不及待地想表達,這時激勵性的教學評價語言能給他們更大的空間,更多的自信,滿足他們幼小的心靈。課堂上不管哪個學生提出問題或回答問題后,教師的一句肯定的話,一個贊賞的眼神,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有被認可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歌聲》教學中,陳老師以“你真了不起,這么短的時間記住這么多的詞語”,“有自信,我喜歡”,“你會讀書也會分享”……等激勵性評價語言,或用與學生握握手、摸摸學生的頭等肢體語言。她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在激勵著學生,讓他們滿心歡喜,充滿自信。在學習語文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二、有的有序——夯實語文基礎
有的有序的課堂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指導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學習習慣,引導學生有序地掌握語文知識。在課堂中有效地,循序漸進地扎實語文基礎。
1.識字寫字在課堂
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以識字寫字為重點的閱讀課堂,不能急于追求閱讀感悟的深度。
通常在一些公開課上,執教老師為騰出更多的時間,都會將識字教學這部分內容省略掉。因為識字教學要教得精彩實屬不易。但并不是不可能。教師創造性的思維能使字詞教學煥發新的活力,從而演繹別樣的精彩。
如陳老師在傳統“語境教學法”的基礎上融入新的設想,新的理念,課上老師循循善誘,循序漸進,為學生的學架起橋梁。如“激昂”一詞較抽象,教師通過帶領學生齊唱國歌,感受其中蘊含的意思,通過遷移,體會激昂的歌聲給人們帶來的力量。理解“不幸”一詞,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聯系生活,談談身邊乃至社會上發生的不幸的事,始終詞不離句。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理解詞語背后的意思、形象、感情和畫面。
識字學詞是為了更好的閱讀,閱讀為識字學詞提供語言環境,兩者互幫互助。這樣的教學使得目標和諧達成,學生的語文基礎更加夯實。
2.注重朗讀能力的培養
朗讀在閱讀教學中起著巨大作用,加強朗讀教學,特別是小學低年級的朗讀基礎訓練,至關重要。在朗讀中進一步的培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讓書聲朗朗的語文課堂煥發更大的迷人魅力。
初讀課文時可多聽范讀,充分發揮教師的示范作用。課堂上,陳老師聲情并茂、抑揚頓挫地朗讀,深深地感染著學生。如讀“不幸”一詞,她語調低沉,表情哀傷,她從語速、語調、語感上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在理解課文時可配上動作訓練朗讀、分角色朗讀能再現課文情境,從而體會情感。學文后可精心設計導語引讀,在一定的基礎上使學生的情感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多種多樣的朗讀調動了學生的朗讀興趣,這樣就達到在讀中理解,在讀中領悟。
3.訓練學生的想象思維
低年級學生天真可愛,他們的思維很活躍,想象力很豐富。他們不受思維限制,總是能隨心所欲地暢想著。常常能帶給我們驚喜。所以在語言文字訓練方面結合課文內容和他們的生活體驗。挖掘一些讓學生想象的訓練點,激活學生的想象思維,提高了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
如陳老師在學文后啟發學生想象:假如沒有歌聲會怎樣?學生在小組中熱烈地討論著。有的說小女孩還是會勇敢地戰勝困難,有的說大人們等不到人來救就放棄了,有的說小女孩大聲地鼓勵她們……使學生的思維相互碰撞,相互補充,相互啟發。
在為陳老師富有靈氣的教學風格而折服的同時,我也在不斷思考,沉淀中有些許啟發。當然還需在日后的教學中不斷摸索。
(作者單位:福建省惠安縣輞川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