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讀課上,在一位學生桌面上發現了一句很特別的勵志句子“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我第一感覺判定:這是一句地地道道的漢語式英語。類似的還有:no three no four(不三不四),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見),money or life(要錢還是要命?),I’ll give you some colour to see see(我要給你點顏色看看) ……若將這種“經典”一一陳述,決不是一兩天之功,因為只要有人用漢語思維表達,就會創造出這樣的英語“典范”。但我心里清楚這位學生正欲進取,于是和藹地告訴他正確的英語表達應是“Study well and make progress every day”。當我在辦公室和同事們聊及此事時,大家都頗有同感,都想盡快改變學生這種不良表達習慣。究其原因,英漢兩種語言體系是不同民族在長期運用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具象與抽象、整體與個體、綜合與分析、本體與客體,順向與逆向的不同文化思維方式的反映。
在我還是學生時代就聽老師談論起中西方文化思維,西方思維是“+”, 因為英美等西方國家信奉的是基督教,他們的思維也象基督教的圖標一樣直來直去。而中國的思維是“曲線”,如同中國“八卦圖”,變化無窮,耐人尋味,因為中國人最早信奉的是道教,八卦圖就顯示出中國人的含蓄,婉轉……例如,見面時彼此問候,中國人會客氣地問“你吃飯了嗎?”我們都清楚這只是一種問候語,并沒有要請你吃飯的意思。但若是一個西方人他就會認為你是否想請客,會直接反饋給你去還是不去。在他們認為你既然沒有這個意思就不要這么問,所以他們見面只是談及自然天氣等氣候現象,隱含問候之意。
事實上,我們的傳統思維有許多優點,但缺乏微觀分析,需在實證和精細方面獲得補充。漢語傳統的思維方式和文化哲學強調天人合一的整體性和系統性,華人認識世界時更多地強調感悟、體驗、想象。而西方文化更強調事實、實驗、分析、邏輯、推理,對具體事物強調切割、解剖、追根、溯源。漢語對單個事物也進行分析觀察,比如中國傳統哲學中有“格物致知”,哲學家坐在一棵樹底下三天三夜,不是觀察、解剖,做物理、化學或是生物方面的實驗,而是坐在那里體驗、感悟,對細小的事情進行琢磨、推敲。顯然和西方的思維方式不一樣,走的不是一條道路,西方更傾向于獨立、張揚、挺拔、與上天緊密相接。
總的來說,中西方的思維模式各有所長,不能簡單地評判孰優孰劣。但是漢語確實更缺乏深入細致、精益求精的觀念和精細化操作的作風,我們的傳統思維似乎更適合于處理宏觀問題、戰略問題,更適合于某些藝術,不太適合應對戰術性的細節性任務。我們辦企業,辦銀行,如果僅僅秉承傳統的哲學和傳統的思維方式,大而化之、籠統模糊、不甚了了,可能會帶來嚴重的后果。我們平常想問題辦事情很少有美國人這種精神,缺乏連問幾個為什么,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這當然不是說中國人不能辦企業辦銀行,過去我們很多錢莊票號辦得也很好,很多細節處理得很好,不是說我們絕對沒有關注過細節,而是從總體上講我們比較欠缺。而六西格瑪方法,正好觸動了我們根深蒂固的傳統思想方式、思維方式。掌握這種方法,形成我們自己縝密的實證的思想和工作習慣,我們的能力就會有質的飛躍。
作為初中一線的英語教師,我們會很敏感地聯系到自己的教學,認為英語作為第二語言,在教學中必須重視語言交際能力,重視對語言的社會運用能力,循序漸進地培育學生良好的英語表達習慣。而單單通過語言材料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要想真正熟練地學會運用,還必須懂得在什么時候、什么場合使用它們。英語教師的根本任務除了豐富學生的英語文化知識,傳授準確的語言信息外,還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識別英漢語言異同的敏銳性,并能在關鍵處幫助學生避免語言交際中的文化誤用現象。因此幫助學生養成英語思維習慣便成為了教學中的關鍵環節。為此,筆者總結了幾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1.營造英語氛圍。教師應積極營造英語氛圍,堅持用英語授課,堅持用英語闡述課文長句、難句,堅持用英語評價學生的語言表現,堅持用英語做歸納總結。教師如果長期在課堂內做到“四堅持”,學生則能長期在英語語境中受到熏陶,久而久之,就會形成自然的英語思維習慣。
2.指導應用實踐。教師應指導學生學會使用英英詞典,學會以英語思維方式去理解用英文解釋的單詞或詞組。同時,教師還應指導學生多讀難度適中的英文原版作品,從原著的文字、文體中體會英語語句的神韻和情趣。
3.訓練英語思維。當前音響、影像、電視、碟片等媒體輔助形式眾多,學生可借助于這些傳媒手段,收看收聽英文節目,觀賞VCD雙語碟片。有興趣的學生還可以收集英文字樣的郵票、錢幣、包裝紙、卡片、商標、廣告詞等。總之,要以視聽說多元的方式,引導學生有意識地注意生活周圍的點滴英文,逐漸以正確的英語思維方式,形成得體的英語表達式。
總之,訓練學生英語思維的過程,應是師生雙方共同努力、積極合作的過程。只有當教師和學生都能充分意識到英語思維訓練與英語技能提高的對應關系,并著力加強課堂內外多元化的訓練,學生才能逐漸養成良好的英語思維習慣,獲得英語語言表達的精髓。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汴塘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