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校本課程作為改革的重點已走進我國的農村普通高中。美術校本課程在開發中出現了諸多不良的狀況,筆者認為應以人為本,大膽創新,充分開發當地的一切美術課程資源,一定能打造出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美術校本課程,從而推動教育課程改革向縱深發展,真正促成教師、學生的發展。
【關鍵詞】地方資源;美術校本課程;策略
隨著全球教育改革的發展,我國基礎教育正經歷著由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的歷史性轉變。1999年6月國務院頒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第二部分第14條規定“調整和改革課程體系,試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校本課程作為改革的重點已走進我國的農村普通高中。目前,我國大多數的農村高中也進行了美術校本課程的開發,但收效不佳。
筆者在農村高中任教美術學科多年,對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改革、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等方面都進行了積極有益的探索,形成了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一、現狀
通過對周邊農村高中的調查分析,我認為很多學校的美術校本課程主要存在以下幾種狀況:
1.校本課程的開設流于形式
不少學校的領導為了應付上級主管部門的檢查,在學校的課程表上都安排了美術校本課程,但往往是文化課老師上課。美術教師迫于領導的權威,卻要編造“上課教案”、“學生名單”和“學期考評”,以便營造真實的效果。
2.校本課程的教材內容缺少實用性
學校為了顯示其在校本開發方面的實力和水平,有的學校領導專門組織美術老師按照領導制定的要求編寫教材,項目眾多,比如:書法、國畫、剪紙、篆刻等。不過,只要我們翻閱其教材,就會發現內容大多是該領域的一些基礎知識,缺少與當地課程資源的有機結合,教材的實用性不夠。
3.教師的參與熱情不高
當前很多美術教師也知道開發校本課程的重要性,很想在校本課程的開發研究上有所作為。不過,由于美術教師忙于美術高考和學校的雜務,加之自身的知識結構、業務能力的不足,也很難進行深入的課程開發,參與研究校本課程的熱情很難提高。
4.活動經費有限
俗話說“三軍未動,糧草先行”,校本課程要開發,除了師資要投入,更要準備教材、活動時的制作材料等。現在教育主管部門都強調不得向學生亂收費,而教育主管部門對學校的投入有限,學校在辦公經費相對捉襟見肘的情況下,活動經費將制約著校本課程向更好方面的開發。
二、應對策略
如何在農村高中有效開展美術校本課程?要解決這個問題,非在朝夕,作為基層美術教師,參考國內外教育發達地區的先進做法,并結合我校開展美術校本課程的感受談幾點體會。
1.主管部門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
現階段主管部門進行的培訓對象大都是義務教育段的教師,高中學段的教師很難有一次機會,美術學科的教師只能靠邊站。所以,我認為主管部門應當增加高中美術教師的培訓機會,在層次上可分為教育專家引領和一線作出佳績的教師講座,在形式上可分為集中聽講座、現場觀摩、視頻觀看等。美術教師要從理論和實踐操作兩個方面進行綜合感悟,逐步形成正確的教育理念。
2.學校制定科學合理的考評機制,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學校是美術校本課程開設的前沿陣地,也是開發地方課程資源取得成果驗證的主要場所。學校領導要鼓勵教師大膽嘗試,敢于開拓創新,并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學校要制定長期規劃與短期規劃,形成一定的考核機制和獎懲制度,從而提高教師的積極性。當然,如果教育主管部門能采取實地觀看、學生訪談、優秀美術校本課程的評比等措施,必將促進學校領導把這項落到實處。
3.教師挖掘自身的研究潛能,建立精品特色課程
三級課程政策的實施,打破了原有的大一統的體系,教師不再僅僅是課程的消費者和被動的實施者,在某種程度上已成為課程的生產者和主動的設計者,是課程的創造者和主體。
我們要開發美術校本課程,首先要了解當地的課程資源有哪些?哪些課程資源最有開發與利用價值?比如:我們通過查閱地方志、走訪民間藝人、網絡搜索等方式了解到揚州是一座人文薈萃的文化名城,富有地方特色的揚州傳統工藝有漆器、玉雕、刺繡、剪紙、盆景等,以鄭燮、金農、李方膺、羅聘等為代表的“揚州八怪”畫派在中國畫壇獨樹一幟。經過兩年多的運作,我們根據校情和學生的具體情況,修訂了現在的一些教材《金石奇緣》、《墨彩飛揚》、《板橋書社》、《美工坊》。
在美術校本課程的實施中,美術教師要開動腦筋,尋找替代性的材料,靈活處理好農村高中課程資源的不足。比如我們揚州的漆器、玉器全國有名,但由于成本高昂,以此開發美術校本課程,無疑癡人說夢。不過,我們可以選擇揚州剪紙,一把剪刀、兩把刻刀、幾張紙就可以正常開展了。我們還嘗試利用壓干的大樹葉鐫刻作品。一年下來,作品可謂琳瑯滿目。
4.校際之間合作交流,資源共享
目前,我國很多中小學根據所在的地域、學段開設了形式多樣的美術校本課程,彰顯了學校自身的個性。他們在長期的摸索實踐過程中積累了許多經驗與教訓,這些資源可以相互共享,做到優勢互補。比如:開設版畫校本課程的一所學校要做大做強,就必須主動聯系在該項目上有優勢的學校,而不必考慮地域、學段,要把別人的經驗融合到自己學校的教學中,這樣就可以少走許多彎路,使本校的美術校本教學更快、更好的發展。
總之,我們相信在《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的指引下,進一步解放思想,大膽創新,以人為本,充分開發、利用當地的一切美術課程資源,一定能打造出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美術校本課程,推動教育課程改革向縱深發展,真正促成教師、學生的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寶應縣范水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