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英語詞匯學習很枯燥,知識復雜,英漢結構的容易混淆,會讓學生學習呈現惡性循環。教師在教學中要教育學生掌握難以學習的知識,聽明白,悟透徹,重視教學思考,并進行教學嘗試:
一、創造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材信息量豐富,題材豐富,詞匯量大,高中英語有大量的學習內容,學生容易感到厭倦。怎樣設置教學情境,創造教學情境,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習主體作用。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1.導入新課的時候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精彩的演講要靠漂亮的開頭引起人的學習興趣,好的開端便是成功了一半。英語課堂中要用質疑的方法導入新課,并運用好的教學手段,可以是問題式的,也可以是圖片式的。教師可運用上課前的時間講故事,或者講其他類型的材料,訓練學生的口語,促進學生課前加強預習,并激發學習興趣,活躍課堂。
2.講解新課的時候要保持學習興趣
學生學習是艱苦的腦力勞動,學生要保持自身的努力,也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改苦學為樂學,實現要我學為我要學。教師要教育學生學會分析和討論,并在理解的基礎上,重視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并從自身做起,銘記知識,教育學生學習。
3.進一步鞏固練習,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如果精講體現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那么精練就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訓練是學生思維的活動過程,只有加強多練,學生才能運用知識。英語課堂中練是最好的形式,教師不停的講解只能給學生帶來疲勞,只有讓學生積極行動起來,才能浸泡在學生的語境當中,學生也就更加快樂了。
二、依照學生學習特點,靈活處理教材
1.新舊知識銜接,鞏固提升學習質量
學生的知識的獲得,應該是從淺到深,循序漸進,有些知識以前學過,但沒有進行深化。教師要注重從回憶舊的知識逐漸轉向引入學習新的知識。例如,在講解初中學生現在完成時的時候,教師要教育學生復習的時候,再討論完成進行時,教育學生善于發現各種時態的各自特征,并重視分析教學的知識點的區別,重視比較區別,正確掌握兩種時態。
2.教育學生自主探究,重視實踐感知
教師要重視英語活動的設計,重視學生知識的獲得過程,教師在某個知識前要設置懸念,激發學生的求知愿望,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獲取知識的活動,并形成自主發現和感知英語的知識和規律,教育學生學會分組合作,預習話題,查找資料,實現組內交流。教師以優帶差,以勤帶惰,全員參與,快樂學習,靈活學習。教師要引導學生親自去發現知識,讓學生獲得學習的快樂,達到樂學的境界。
3.更新教學觀念,靈活多樣學習
教師要重視教學方法的運用,每一種教學方法都有其特點和實用范圍。要重視使用多種教學,選擇恰當的教學是教師的備課方法。結合學習的內容,和教學的實際情況,教師要采用針對性的合適的教學方法,引導教學中重視起伏,教育學生在創造性的學習過程中感受學習的快樂。
4.巧妙提問問題,全面激發思維
知識點的闡述,例題的分析,都離不開教師和學生的互動,問答是最直接的形式。教師要重視提問的方式、時機、對象和難易程度的掌握,提高教學效果。教師要重視問題的設計對提高英語教學效率的影響。在講解新課的時候要設置問答的問題,重視難度的把握,問題的設置,照顧到各個層次的學生,學習困難的學生也有機會找到收獲的喜悅。教師要創造和諧寬松民主的氛圍,引導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反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引導學生發現新的問題,創造民主的氛圍,提高問題的質量,發表新的見解,并通過教學讓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三、精心選擇習題,加強變式訓練
在英語課堂上,教師要重視練習,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的理解和掌握,鞏固和應用都需要一定量的訓練,學生作業太多,就容易陷入題海戰術。教師要加強學生的理解,重視學生學習的效果,重視雙基訓練,發展學生的能力,并增加練習的針對性,改變學生學習的狀態。教師要采取變換的條件進行訓練,鍛煉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教師要活躍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創造能力,重視從不同角度進行考慮,教育學生從學會實現會學,增強課堂教學的效率,減輕學生學習的負擔,教育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發展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重視認知的規律,加強總結反思
英語課堂要重視問題的情景引入,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學會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引導學生回顧教學的過程,重視對學習內容的總結和深化,并進行反思,總結學習的得失,了解問題的本質,怎樣解決問題,獲得了怎樣的知識和技能,運用了哪些英語知識,發表英語學習的感想和經驗,教育學生獲得感情的體驗,教育學生積極參與,認真思考,獲得收獲,教育學生學會發現,學會思考,學會合作,真正實現人人學習英語,不同的人在英語學習活動中不同的發展。
總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教育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的提升,成為學習的主人,發展學生的能力,一切教育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并貫徹落實到學習的每一個環節,采取扎實有效的教學行動,全面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
(作者單位:遼寧省盤錦市大洼縣榆樹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