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校園”建設是學校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是語文教學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落實新課標,著力打造一代新人的文化低蘊,全方位育人的一項基礎工程。
近年來,我們的教育由于受“考試指揮棒”的引導,過分功利化、工具化,造成諸多社會問題,漢語是國外熱國內冷,很多學生重理輕文,重外語輕母語,有的高中生連一封家書都寫不通順,語句干澀,詞不達意,三言二語,錯字頻出,難怪有人疾呼:“整救母語,迫在眉睫!”
早在1995年第八屆全國政協會議上,趙樸初,葉至善等9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就以016號正式提案的形式,發出了緊急呼呈:“我國文化悠久,在世界文化史上早有它的連續性,形成一條從未枯竭,從未中斷的長河,但時至今日,這條長河卻在某些方面面臨中斷的危險。我們的民族文化是我們民族智慧、民族心靈的龐大載體,是我們民族生存、發展的根基,也是幾千年來維系我們民族屢受重大災難而始終不解體的堅強韌帶;如果不及時采取措施,任此文化遺產在下一代消失,我們將成為歷史的罪人,民族的罪人。”
種種跡象表明:傳統文化復興的思潮正在炎黃子孫中涌動著,中華民族正在對自己的文化越來越充滿自豪,越來越充滿信心。正是在這種大的前景下我們提出了“書香校園”建設實施意見,擬通過對中華古詩文及其它文化精典的誦讀活動,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營造書香濃郁的現代校園文化,為每個生命的可持續發展積蓄后勁。
一、經典閱讀在“書香校園”建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第一,經典教育有利于培養兒童完善的道德,全面的人格,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務是孩子的人格教育,如果要培養孩子高尚道德和博大的人格,就必須引導孩子去學習吸收人類最優秀的文化經典,從而打開心智,啟迪智慧。
第二,經典教育可以讓兒童奠定深厚的人文素養。經典著作高度濃縮了中華五千年文明的精華,包含了中華民族生存的大思想、大智慧,它們充滿著人文的情懷,充滿著對生命的關懷,是涵養兒童人文素質的源泉。
第三,經典教育有助于兒童智慧的開發。讓兒童從小就開始接受人類文明史上最優秀的經典作品,無疑將會在更深層面對兒童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使他的眼界更加開闊,也更容易激發其智慧。
第四,經典教育有助于鍛煉兒童的注意力和記憶力。每天學習經典不僅可以使兒童記憶力的廣度和深度得到極大的鍛煉,也能使兒童的注意力得到快速的提高。
第五,經典教育有助于兒童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高。兒童在閱讀尤其是背誦了大量的經典之后,胸有萬卷書,自然就能下筆如有神。
二、“書香校園”建設的主要途經與方法
1.營造氛圍,帶領學生敲響讀書之門。召開讀書動員報告會,在圖書室、教室、走廊醒目位置張貼標語:“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勤動筆墨多讀書,與書為友,走向優秀……”以此警示學生同好書交朋友。
2.拓展購書渠道,解決書源不足問題。學校經費緊缺是制約“書香校園”建設的瓶頸因素,為了能讓學生有書讀,讀好書,我們本著兩條腿走路的原則,即學校購一點書,動員學生家長買一點,師生捐一點的辦法武裝圖書室,辦好圖書角,這樣基本滿足了學生的讀書需要。
3.溫情共讀,引導學生享受讀書樂趣
生生共讀,發揮學生的互動功能,
師生共讀,發揮教師的導向功能,
親情共讀,發揮家庭教育的導引功能。
4.主體推進,促進學生健康快樂讀書
一是以活動促讀書。將每年三月定為讀書節,每月一次讀書匯報會或賽詩會,或故事會或演講會……,讓孩子們在活動中享受讀書之“樂”,讀書之“幸”。
二是發揮課程的固化功能。通過課程建設固化讀書時間,每天保證半小時“雷打不動”。
三是假日讀書巧安排。小學生每年有四分之一的時間是在寒暑假度過的,這對學生讀書來說是難得的黃金時段,如何高效地利用好這段時間呢?假前,在班主任的指導下,學生制定切實可行的讀書計劃,成立讀書交流小組,開學后,以班為單位召開讀書匯報會,評出本班的“小書蟲”、“讀書小狀元”等,學校在開學典禮上予以表彰。
四是讀寫結合,使學生養成自覺積累的習慣,并學以致用。鼓勵學生積極向各級少兒刊物投寄稿件,對中稿者大力宣傳,褒獎有加,同時辦好刊載學生習作的校報。當孩子們喜獲錄稿通知,手捧刊載自己作品的報紙或少兒雜志的那一刻,簡直是眉飛色舞,神彩飛揚,不亞于親手發射了一顆衛星。是的,這是他們讀書的結果,這是他們收獲自己勞動的成果,這是他們放飛的希望之星,做為老師有誰會懷疑在不久的將來在他們中會出現名作家、名記者呢?
三、“書香校園”建設為孩子的道德完善提供了平臺
中華民族有著五年年的文明史,優秀的傳統文化在長期積淀中形成。中華民族固有的性格特征,道德情操、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一直都是中華民族奉獻給人類的智慧和財富。這當中傳統美德又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核心。千百年來,尊親敬長,謙遜勤敏,公正守信,廉潔儉樸,和樂助人,自強奮進等傳統美德,培養了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
“書香校園”建設是一個課題,更是一項工程。要確保工程質量,必須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既要精心布署,周密計劃,又要積極吸納,不斷創新,還要大張旗鼓,營造氛圍,達成共識,形成合力。這樣,才能重新傳承我們民族的優秀文化,才能厚重一代新人的文化素養,才能培養胸懷博大的文壇巨匠;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從容應對這個時代,應對全球化,應對現代化的挑戰,中華民族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作者單位:遼寧省建平縣太平莊鄉九年一貫制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