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綜合題具有知識容量大、能力要求高的特點,對數學思想方法的應用有一定的要求,學生往往難以應付。本文著重闡述了數學綜合題的四種策略。
【關鍵詞】數學;綜合題;策略
匈牙利數學家波利亞認為,掌握數學就意味著善于解題。初中數學綜合題旨在考查學生的解題思想和應用意識,鼓勵學生通過積極探索、勇于發現、大膽猜想提高數學素養。但由于綜合題涉及知識錯綜復雜、背景復雜,學生往往無從下手。部分教師往往采用題海戰術,企圖通過機械訓練來提高學生解題能力,往往收效甚微。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談談綜合題解題教學的策略。
一、善于審題
正確解題的首要條件是審題,一道題解的是否順利,有效審題至關重要。在審題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閱讀和分析問題的條件和解題的目標,對已知條件進行轉化,以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首先,通過仔細閱讀,了解題目的全部條件和結論,明確解題的方向。其次是對條件進行轉譯改造,使條件向結論靠攏,凸現解題方向。最后是從多角度審視分析,挖掘隱含的信息,理解條件的全部含義,搭建條件和結論的橋梁。
題1:已知二次函數y=x2-2x-1的圖象的頂點為M,二次函數y=ax2+bx的圖象與x軸交于原點O及另一點Q,它的頂點N在函數y=x2-2x-1的圖象的對稱軸上。(1)求點M與點Q的坐標;(2)當四邊形MONQ為菱形時,求函數y=ax2+bx的關系式。
綜合題涉及的知識點較多,結構復雜,在此題中,兩個問題是有關聯的,前一小題的結論是后一小題的條件,因此必須先解決了第(1)小題才能解決第(2)小題。由條件可以求出二次函數y=x2-2x-1的圖象的頂點為M的坐標為(1,-2),對稱軸為x=1。因為二次函數y=ax2+bx的圖象經過原點,并且它的頂點在x=1上,所以點Q與點O關于直線x=1對稱,所以點Q的坐標為(2,0)。根據四邊形MONQ是菱形,題目中隱含著四邊形MONQ是一個軸對稱圖形,即N點和M點關于直線OQ對稱,因此,點N的坐標為(1,2)。二次函數y=ax2+bx的圖象經過點N(1,2),Q(2,0),可以求得a=-2,b=4。因此二次函數y=ax2+bx的解析式為y=-2x2+4x。
二、展開聯想
數學聯想是創新的前提,是人類發現新規律、探求新知識的思維方式。教師要引導學生采用類比、歸納和猜想的方法,運用定理、公式、性質、推論加以證明,以實現知識的遷移。引導學生從知識點之間、數形關系之間、條件和結論之間尋找聯系,以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進行思考,產生新穎、多樣的想法。
題2:△ABC與△DEF為等腰直角三角形,AC與DE重合,AB=AC=6,∠CAB=∠FED=90°,將△DEF繞點A順時針旋轉,當DF與AB重合時,旋轉中止。現不考慮旋轉開始和中止的情況,設DE、DF(或延長線)分別交BC(或延長線)于G、H兩點。(1)始終與△AGC相似的三角形有 和 。(2)設GC=x,BH=y,求y關于x的函數關系式。(3)當x為何值時,△AGH為等腰三角形。
問題(1)中,由△ABC與△DEF為等腰直角三角形,挖掘隱含條件∠B=∠ACB=∠EDH=45°,與45°角相關聯的三角形有△ABC、△ABG、△ABH、△ACG、△AHG,觀察圖形,聯想與之形狀相似的有△ABH和△AHG。問題(2)中,由△CAG∽△BHA,可知=,即=,故y=(0 三、尋求突破 人往往依靠一些習慣和已有的經驗去分析、解決問題,局限于固有的常規思維解決問題。在數學學習中,我們有時需要打破常規思維地束縛,幫我們解決一些無從下手的問題,可以起到化繁為簡、化難為易的效果,幫助我們巧妙地解決某些問題。 在例2問題(3)中,在△DEF繞點A順時針旋轉過程中,我們可以借助于特殊情形,跳出常規的禁錮,尋求問題的突破口。 ①當∠GAH為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時,可CG=x= ②當∠GAH為等腰三角形的頂角時,由△HGA∽△HAB知,HB=AB=6,BG=HC,則CG=12-6。 四、實現變遷 當學生運用一條思路不能解決問題、要及時地改變策略,從多角度思考問題,重新設計新思路解決問題,實現思路的變遷,從而有效解決問題。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化整為零、各個擊破,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題3:某衣服的進價為每件400元,售價為每件500元,每個月可賣出210件;如果每件衣服的售價每上漲1元,則每個月少賣1件,設每件衣服的售價上漲x元,每個月的銷售利潤為y 元。(1)求y與x的函數關系式;(2)每件衣服的售價定為多少元時,每個月可實現利潤最大化?最大利潤為多少?(3)每件衣服的售價為多少元時,可實現利潤22000元? 銷售利潤應等于銷售數量與每件利潤的積,因此y=(210-x)(500+x-400)=-x2+110x+21000;由(1)可知:y=-(x+55)2+24025,因此當x=55,即售價為500+55=555元時,y存在最大值為24025。當y=22000時,-x2+110x+21000=22000,解得x1=10,x2=100。當x=10時,500+10=510,當x=100時,500+100=600元。所以當售價定為510元或600元時,每個月的利潤為22000元。 總之,我們數學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綜合、比較、聯想,從多角度思考問題,幫助學生找到解決綜合題的方法和策略,從而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袁灶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