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亨健
關鍵詞:交棒
很久之前美的內部就有這么一個段子:“中國家電業(yè)前路在何方?中國家電業(yè)前路在何方。”何就是指美的創(chuàng)始人何亨健,方則是美的制冷家電集團總裁方洪波。這個段子暗指何亨健將“傳位”于方洪波。
8月25日,美的集團宣布,70歲的何亨健“退位”,45歲的方洪波接棒出任美的集團董事長,公司內部波瀾不驚。何亨健多年來的夙愿——70歲前退休、美的不做家族企業(yè),此刻都變?yōu)楝F(xiàn)實。
但細心人發(fā)現(xiàn),何老板“退位”的同時,他45歲的獨子何劍鋒也首次進入美的集團董事會。為什么何亨健寧可將美的這艘千億級“巨艦”交給職業(yè)經理人方洪波掌舵,而不是自己的兒子呢?
“方洪波運作上市公司已有多年經驗,現(xiàn)在美的集團要實現(xiàn)整體上市,如果由何亨健來協(xié)調非上市部分,就會多一個環(huán)節(jié);由方洪波直接協(xié)調其他非上市部分,會加快美的集團整體上市的進程。”順德一家商貿企業(yè)的副總裁如此認為。
美的集團高級副總裁黃曉明表示,何劍鋒只代表大股東參與美的集團董事會的決策,不參與公司具體經營事務。“這樣,大股東既參與了決策,又受到戰(zhàn)略投資股東、職業(yè)經理人的制衡,從而保證公司決策的科學性,最終實現(xiàn)公司利益最大化。”
不過,與其說何亨健“傳位”給方洪波,倒不如說是傳給了以方洪波為首的職業(yè)經理人團隊。美的集團全新的董事會成員很多元,且年富力強。10名董事中,董事長方洪波,總裁黃健,高級副總裁蔡其武、黃曉明、袁利群,美的電器董秘李飛德,均為職業(yè)經理人。
而何亨健一直在美的“體外”培養(yǎng)自己的兒子,讓兒子回美的,他不是沒動過這根弦。何亨健的兒子何劍鋒也才華橫溢,直至他2007年鋒正式出任上風高科的董事長,另起爐灶顯山露水,何亨健在接班人的問題上才更加堅定了交給職業(yè)經理人的想法。
陳光標
關鍵詞:“以舊換新”
因“釣魚島事件”中日兩國關系不斷惡化,國內民眾反日情緒日益高漲,不斷出現(xiàn)抵制日貨等的各種愛國行為,但也存在打砸日系車這樣的非理性做法。
9月18日下午,人民、新華、搜狐、新浪等七家主流微博之上,著名慈善人士陳光標突然發(fā)布了一條緊急通知。通知中稱:“各位網友朋友們好,對于這一次非理性愛國活動中,面向全國被砸壞的汽車,只要車主是標哥的七大微博粉絲(人民、新華、新浪、搜狐、騰訊、網易、和訊財經),憑當?shù)毓矙C關有效證明,標哥將為其無條件辦理以舊換新活動,數(shù)量不限。報名郵箱:lixingaiguo918@163.com。特此通知。承諾人:陳光標”。
緊接著又對換車做了三條規(guī)定:一、微博發(fā)布后新加入的粉絲不在此次活動之內;二、被砸車輛的時間下限從發(fā)微博之前算起;三、以各市及省級公安機關政審證明材料為準。并將相關證明電子掃描發(fā)到理性愛國郵箱lixingaiguo918@163. com,經查屬實,方領取新車。
消息一出,網民紛紛熱議陳光標的驚人之舉。潘石屹回應稱:“這回我開車放心了,出了事找標哥。”在一片贊揚聲中,也有網民評價陳光標炫富“財大,氣粗!”更多人在質疑這是一場炒作。
而陳光標再次表態(tài),砸毀車輛,肯定換的是自主品牌國產車,并且也是環(huán)保節(jié)能型的。為此他已經準備了2000萬元。
據(jù)了解,陳光標近期一直活躍,賣空氣,推廣有機大米。此前此次保釣風波中,陳光標在的美國《紐約時報》上登出半版廣告,“堅決抗議日本右翼分子最近挑起的釣魚島爭端和所謂購買釣魚島、進行國有化的舉動”。他還曾計劃在日本媒體上刊登保釣廣告,但因對方條件苛刻作罷。
豐田章男
關鍵詞:痛
今年前8月,一汽豐田銷量超過38萬輛,一汽豐田公關室公關總監(jiān)馬春平曾樂觀預測,按此速度發(fā)展,該企業(yè)完成今年制定的60萬輛銷量目標,沒有任何問題。但中日關系的急轉直下,令日系車企在華銷售的美好愿景化為泡影。這是繼召回門、地震波后,日系車在中國市場的又一次重創(chuàng)。
有數(shù)據(jù)顯示,2008年日系車在中國乘用車市場的占有率突破了30%,達到歷史頂峰,但隨后這一數(shù)字便不斷下滑。今年上半年,日系車的在華市場份額已經降至22.3%。8月,德系車更是憑借23%的市場占有率,第一次反超日系。
隨后,中國消費者日益高漲的抵制日貨情緒,更令日系車銷量遭受重挫。一些已經有意向購車的顧客,在最后時刻改變了主意。“我在流通領域工作了十年,而這次日系車經銷商所遭受的損失是我見過最嚴重的一次。”中國汽車流通協(xié)會副秘書長羅磊擔心,這次抵制日貨行動對日系車的影響將在很長時間內難以消除。
對此,日本汽車工業(yè)會會長、豐田汽車株式會社社長豐田章男9月20日在定期記者會上表示,“中國國內的大規(guī)模反日運動的確是對汽車銷量產生了一定影響。如果我們事先可以預料到,大概就不會受到這樣的損害。現(xiàn)在只希望盡快恢復原狀。”他還認為,日系新車的銷售量有可能下降。他還說,看到豐田汽車等日系車輛遭到破壞,“就仿佛是抽打在了我身上一樣疼痛”。
分析人士指出,日本經濟界、制造業(yè)界長期信奉“政經分開”,搞所謂的“在商言商”。現(xiàn)在,他們已經開始認識到“政冷”會波及“經熱”,并且會讓自身企業(yè)收到損害。豐田章男的這番話語,可以理解為“如果事先預料到了”,就會向日本政府施加影響的。
寧高寧
關鍵詞:救治蒙牛
9月20日晚,蒙牛在北京發(fā)布新形象,這是蒙牛成立13年來首次大規(guī)模的形象切換。為了改變之前的負面形象,以往蒙牛產品包裝上的“藍天白云下成群奶牛漫步草原的”景象被“青草下一滴牛奶”所替代,與新的品牌口號“只為點滴幸福”相呼應。
蒙牛總裁孫伊萍表示:“我們要從每一滴原奶的品質抓起,蒙牛發(fā)布的新形象、新理念不是單純外在的視覺轉變,而是蒙牛對企業(yè)使命和核心價值觀的回歸和重溫。”
中糧集團董事長、蒙牛集團董事局主席寧高寧在發(fā)布會上表示,“企業(yè)應該把負責任的價值觀融入到戰(zhàn)略布局、產業(yè)定位乃至員工行為當中。蒙牛可以不賺錢,但必須盡全力把好質量關,為消費者提供安心、放心的好牛奶。”
近幾年來,蒙牛多次曝出產品質量事件,涉身蒙牛的中糧集團不得不深度介入,直至全面接管蒙牛。今年4月,寧高寧委派大將孫伊萍接任蒙牛總裁,也這是他試圖力挽狂瀾,將蒙牛帶出困境的開始。
8月28日,蒙牛乳業(yè)公布上半年業(yè)績報告,蒙牛表示,受到2011年末黃曲霉素M1及其他的負面報道影響,蒙牛市場銷售一度下滑近30%。
對此,新華網評論指出,乳制品與消費者的生命健康直接相關,對乳制品安全性的要求,本身就要高于其它消費品。因此,做為乳業(yè)企業(yè),可能做不到十全十美,但在思想和態(tài)度上,至少應該以完美的理念和追求做為標準來要求自己。如此方才有進步和完善的可能,方才能真正被消費者接受和信賴。動輒將責任推到媒體的負面報道上,動輒抱怨一年抽查4553次“會抽死人”,這樣的態(tài)度,除了證明乳企自我要求低、標準矮化之外,說明不了其它任何問題。如此隱含著推卸責任、不從自身反思與改進的經營理念與態(tài)度之下,難保不會被媒體報道負面新聞。
而就在8月,蒙牛還因其駐義烏經理篡改蒙牛純牛奶生產日期而陷入輿論漩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