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口奶的低價沖擊
自國內放開進口原料奶粉以來,國產奶粉價格一直比進口奶粉低很多。而這一價格倒掛徹底在今年初開始出現翻轉,國產奶粉面對蜂擁而來的進口奶粉再也不具價格優勢。國產原料奶粉生產廠家集體虧損,近期黑龍江部分地區多家企業出現原奶限制收購,還出現了個別奶農殺奶牛的現象。
飛鶴乳業貿易公司負責人 付國紅
進口奶粉現在價格在2.2-2.4萬元/噸,國產奶粉價格成本至少3萬元,賣一噸虧損6000元-8000元,現在企業都不敢出貨了。
完達山乳業集團品控部部長 李健
新西蘭的奶粉以前比我們貴很多,現在反而比國產奶粉便宜很多,個人感覺有傾銷嫌疑。
乳業專家 王丁棉
進口奶粉便宜,國內企業不愿買國產奶粉,這導致國產奶粉企業虧損,奶粉賣不出去,企業不再收奶,奶農就只能倒奶或者殺牛。如果這種情況不解決,受損的還是整個國產奶粉行業。
乳業分析師 宋亮
如果明年國際奶價還是這么低,國內飼料價格還是這么高,可能會出現大面積倒奶殺牛的現象,政府部門可考慮啟動臨時收儲。
自由撰稿人 江德斌
國產奶粉生產廠家陷入集體虧損困局,其根源是頻頻曝光的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導致失去消費者信賴,市場份額嚴重萎縮,失去了市場議價權。此種境地很可惜,卻不值得去同情。需要引起警惕的是,國產奶粉正在步入國產大豆的生存困局,儼然有成為“大豆第二”的趨勢。
丹麥愛氏晨曦副總裁 LillieLi Valeur
目前中國的奶牛養殖業的規模化程度還很低,這樣導致的結果一方面是單位成本較高,另一方面也在奶農過多過于分散的情況下,無法溯源。
圣元董事長兼 CEO張亮
現在是一榮俱榮,一辱俱辱!民族食品企業信譽已經被糟蹋得如此可憐,必須靠所有企業的共同奮斗才能重建。但,護短不是辦法,現在的信息如此發達,想蓋都蓋不住,不如坦蕩面對,錯就是錯,優者無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