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芬
http://weibo.com/wanglifen
工業革命時代最富的人是洛克菲勒,他代表的這群富人經營的是制造業、鐵路、石油和煤等,信息革命時代最富的人是比爾.蓋次和巴菲特,他們經營的是電腦軟件和金融投資,移動互聯時代最牛的公司是蘋果。每一代最大的財富來源都決定著這個時代的生活特征。移動互聯時代還有什么人或公司會鳳毛麟角?
楊紅旭
http://weibo.com/ysunwoods
今年二季度以來,外匯儲備的減少、房地產利用外資的大幅下降,不僅直接減少了房地產業內的資金量,而且還制約了貨幣供應的增加,至今M1增幅仍在5%以下的歷史低位掙扎。不管從市場需求,還是從市場供應角度考慮,外資流出,皆對房地產市場的活躍度,構成了利空影響。
馬光遠
http://weibo.com/lawma
好的制度可以點石成金,而壞的制度卻能點金成石。因此,不毛之地以色列可以遍地蔬菜,農業發達,而擁有大自然恩賜的所有好東西的前蘇聯卻是饑餓和貧窮。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我們應該看好那些擁有豐富礦產和石油資源的國度,還是擁有個人自由,思想可以無障礙傳播的國度?
張頤武
http://weibo.com/zhangyw
年輕時或唯利是圖不擇手段。或愛面子,不敢大膽向前抓住機會。前者太過分,后者太拘謹。毛病都在對自己沒想明白。前者拿自己不當回事,別人也不把你當回事;后者太把自己當回事,別人也把你不當回事。古語說:“人不自愛,則無所不為;過于自愛,則一無可為?!?/p>
為什么李開復們錯了
文/鄭風田 http://blog.sina.com.cn/zft2000
一個專門針對中國在美國上市公司挑錯的公司,把那些作假者挑下馬,其實也可以整體上重塑中國企業的海外形象。這樣的清道夫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華爾街日報》網絡版撰文指出,包括谷歌、微軟現任及前任高管在內的多位技術企業領導者在中國聯名抗議美國做空機構香櫞(Citron Research),指責其利用不公平、不精確的信息在股市上阻擊那些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對此,香櫞創始人安德魯·萊福特反擊稱李開復動機有問題,并稱擬向上述人士提出控告。
李開復這次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還是縱容、護短?為什么那么多中國背景公司如此脆弱不堪一擊,被一個小小的號稱專職人員只有一人的公司出個報告就被擊倒?答案只有一個:中企背景公司的漏洞太大了。如果香櫞的報告根本站不著腳,美國會像開復所說的那樣傻瓜似的偏聽偏信?要知道現在是全球化的信息社會,在美國更有無數的中國人,如果一個漏洞百出的報告也會把美國人騙倒,瘋狂拋售中國概念股,那美國全球第一的財富早就被全世界給騙光了。所以開復指控的理由我覺得更不靠譜。開復應該運用自己的影響力,去引導中企股少犯錯,遵紀守法,這才是正道、王道。
好企業不希望救市
文/葉檀 http://blog.sina.com.cn/yetan
制造業大幅下滑,迎來救市的呼聲。但好的企業卻發出了相反的聲音,擠壓過剩產能是好事,政府不應該救市。
經濟下行周期,總會淘汰一批裸泳者。有些企業本身實力微小,而另一些企業進行力所不及的多元化,與其說是實體從業者,不如說是橫跨實體與虛擬兩界的投機者,而另一些企業則進行數不清的關聯交易、擔保借款,最等而下之的,莫過于流連在境內外賭場的企業家,其中包括某些知名人士。這些企業不退出,中國制造業無法提升,產能永遠過剩,企業家素質無法提升,經濟永無寧日。
某些行業產能如此過剩,正是以往政府過于介入微觀領域,正是貨幣市場荷爾蒙過度旺盛的必然惡果。即使某些特定領域需要救市,也是為了留出市場運作空間,恢復市場的主體身份。
目前對于有實力的企業而言,是在國際上尋找低價標的機會,優質企業的基因可以因此擴張。當市場下行時,人們并不是特別擔心華為這樣的企業,也不擔心高端儀器、儀表、電子設備等企業,在7月份大幅下行的出口中,這些企業一枝獨秀。這些企業指明了未來中國制造業的路徑。
中國的經濟制度、企業、企業家,都需要脫胎換骨,救市將延遲轉型,增加風險。企業不需要救,需要公平、可預見的機制。
家得寶來華本就是個美麗的錯誤
文/陳岳峰 http://blog.sina.com.cn/diynews
2012年9月,家得寶徹底退出中國市場。家得寶的退出不代表外資零售企業在中國的普遍狀況。因為建材連鎖自從在中國市場誕生之日一直到現在都是個美麗的錯誤。
這是基于兩點:一是受制傳統分銷渠道太重。與其他業態相比,建材連鎖根本不可能做到規模優勢。建材分銷渠道的極度分散,根本不可能讓連鎖企業在中國市場有規模采購或是議價優勢。這一點,無論是曾在衛哲時期風光無限的百安居,還是本土企業中的東方家園,都無法解決,甚至成為發展中關鍵的制肘。
二是,傳統的攤販式及租賃式經營依然是建材零售渠道的主流。無論是居然之家、集美建材城,還是傳統的各地都有的建材市場,都是采取的攤販式和租賃式的經營模式,連鎖經營很難在競爭中占據價格及服務優勢。道理很簡單:售后安裝及服務是供應商提供,而進駐家得寶等連鎖賣場的供應商本身就占據了其他傳統渠道,很多供應商僅僅把這些連鎖賣場當作商品展示或代表品牌形象的場所。
更關鍵的是,中國的消費者視裝修為家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這方面既舍得投入精力,更舍得貨比三家。因此,很多建材連鎖企業就淪為消費者體驗式場所,在比價之后,消費者仍然投入了其他更便宜的銷售渠道的懷抱。
為愛瘋5打廣告的三星?
文/李志起 http://blog.sina.com.cn/lizhiqi
三星與蘋果的專利大戰中輸掉了官司,但輸人不輸陣,這不,在蘋果的iPhone5發布之際,三星赤裸裸地在廣告里與蘋果又來了一次PK。
據外媒報道,在三星即將刊登的平面廣告中,三星除了在畫面重要位置體現了自家智能手機新品Galaxy S3之外,還“特邀”了智能手機界當紅女主角iPhone5出場。當然,iPhone5的出場別有目的。
這PK的本意當然大家都懂的,華麗麗地拿兩家兩款神器去PK硬件參數,目的就是讓iPhone5相比Galaxy S3更低端一些,將iPhone5中沒有的功能羅列出來,看看三星羅列的一長串的Galaxy S3功能,“任何人都知道選擇哪部手機!”
很快,三星“無需天才,即刻擁有”(It doesn’t take a genius)主題廣告在民間得到了回應——蘋果粉絲套用三星的廣告模板迅速作出了回應。你說,這不是在花錢給iPhone5打了個廣告了么?
當諾基亞偷偷地覺得這回歸平庸的iPhone5給了它們新生的機會的時候,三星卻死磕著在廣告上要與其試比天高,真不知道這三星是不是在上一次官司里輸掉了理智了,從而變得像個偏執狂一樣。只是,這樣的偏執,對創新又有何作用呢?
王石
http://weibo.com/wangshi
房產商應該非常清醒地看到房地產這個行業在經濟發展中扮演的角色。房產商的責任就是不追求高額利潤,更不要追求暴利。我們應該約束自己,自律、自保。如果房地產一旦最后高額的價格不能支撐的話,如果破裂的話,首先我們是受損害者。
錢文忠
http://weibo.com/qianwenzhong1
“壟斷,特別是中國式的“國企”、“央企”式的壟斷,不僅違背市場經濟的合法自由競爭準則,損傷國民經濟的根本;而且,更重要的是,很容易使其上下員工傲慢、不知感恩、不知定位、野蠻、無教養、不知悔改,助長人性之惡,從而造就國民性的卑劣,損害整個民族與社會。這就不止是經濟問題了?!?/p>
馮侖
http://weibo.com/fenglun
中國經濟需要踩油門而不是踩剎車。我們的發展取決于我們剩下的優勢,取決于未來制度性安排是否合理,社會改革、政治改革能否給社會注入新的動力。前三十年經濟改革的油門踩了,現在需要再踩油門,如果領導政府的人踩油門踩得不對反踩剎車了,那我們的優勢就喪失了。
嚴介和
http://weibo.com/yanjiehe
教育——文化——領導都得重新反思:教育的失敗,源于教得太多、育得太少,教是填鴨的傳承,育是自發的創新;文化的蒼白,源于文得太多、化得太少,文是背會的知識,化是體會的智慧;各行各業、大大小小的領導不盡人意,源于領得太多、導得太少,領是被動的跟隨,導是主動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