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Facebook股價比IPO發行價低了50%,星佳(Zynga)低了超過60%,Groupon低了80%以上。很多評論人士指出,這些公司的問題在于沒有做好準備就急于上市。
Facebook還應再晚上市?
據報道,星巴克創始人霍華德·舒爾茨曾以公司未做好準備為由,力勸Groupon CEO安德魯·梅森推遲上市,但董事長埃里克·萊夫科夫斯基對此不予理睬,依然積極推動上市計劃。此前,谷歌試圖以60億美元收購Groupon,但遭到拒絕。
最終,萊夫科夫斯基的觀點得到了董事會的支持,Groupon繼續推行其IPO計劃。
當然,有種新觀點如今在硅谷越來越盛行,那就是上述三家公司應該等待盡可能長的時間,因為上市是個管理上的負擔。約翰·伯勞在5月份時聲稱:“過度監管束縛了下一個Facebook。”《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和《多德-弗蘭克法案》令上市公司頭疼不已,因為它們要求上市公司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各種資料,并證明向投資者公布的財務報表的合法性(即使在稍后承認其實并沒有內部財務控制來確保這些報表的準確性。Groupon就是這么做的)。
網景公司創始人馬克·安德森曾說,上市是件痛苦的事情。風險投資家蒂姆·德雷珀持相同看法。
此外,高地風險投資公司聯合創始人羅杰·麥克奈米認為,華爾街已經分崩離析。F a c e b o o k上市當日,我和羅杰一起參加了CNBC(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的節目,他——就在Facebook上市交易首日——敲著桌子,批評主承銷商摩根士丹利胡亂定價,并指責納斯達克執行不力。
Facebook等到自己年滿8歲、去年創收37億美元時才上市,這或許是我們通常所認為的正確做法。相比之下,谷歌在成立5年、營收為10億美元時就上市了。而亞馬遜在1997年上市時,公司成立僅3年,前一年營收只有1,600萬美元,噢,亞馬遜究竟在想什么呢?
然而結果證明,谷歌和亞馬遜很明智。與不上市相比,上市沒什么神秘之處。上市確實使CEO的工作更加復雜。你必須每個季度報告公司業績,每三個月都要面對某些簡單的問題并作出回答。總的來說,你必須履行諾言,并清楚地表達你對公司的展望以及你采取了哪些措施來克服公司面臨的挑戰。
上市讓你得到更多批評
顯然,相比私募市場投資者,公開市場投資者對上述三家公司的質疑更加強烈得多,幾乎從開始就是如此。私募市場投資者每次都喜歡提高這三家公司的估值。他們在并不重要的董事會小型會議上對CEO表示贊許,同時他們也很想知道有多少股票將面向散戶。投資銀行家——與其他投資銀行競爭這三家公司的上市承銷工作——告訴這些公司,他們將取得巨大的成功。
在公司上市之后,華爾街的投資者們不必再去討好CEO或董事會,這時他們才真正開始提出自己的看法。
結果證明,不必討好你的人比討好你的人能更好地評價你的公司。
當然,這個觀點在硅谷并不流行。渾身臟兮兮、在奧馬哈開設電子交易賬戶的美股日交易員或者身價不菲、身著細條紋西裝的華爾街精英,怎么可能比一群40多歲、穿著高爾夫襯衫和卡其褲、坐在星巴克里的家伙更懂技術?
美國人可能不了解這些科技公司的長期潛力,但總體來說,他們確實對公司面臨的某些短期挑戰有著敏銳的嗅覺。
在Facebook啟動IPO之前,你有沒有聽說風險投資家、科技博客作者或者大眾科技媒體質疑Facebook是否有能力通過迅速轉向移動設備來賺錢?你是否聽到人們抱怨星佳與Facebook的關系帶來了風險,而不是對這種關系大加稱贊?
人們批評Groupon,但在Groupon上市后,批評聲音更加高漲。
所有這些批評帶來了什么?公司管理層被迫采取應對措施。任何合理的批評都會威脅到這些公司。簡而言之,他們開始更加努力、更加快速地采取行動來應對批評。
上市讓你變得更具責任
上市迫使這些公司比之前負有更大的責任。住在父母的地下室里,冰箱里塞滿食物,他們在這種環境里從來都不必考慮責任問題。
你可以在18、22或28歲時搬出父母的家。無論年齡多大,你都會經歷同樣的成長過程。所以,你只是通過等待來推遲那些不可避免的事情。
假如Facebook在2010年上市,人們可能不會質疑他們進軍移動市場的決定,但一定會質疑其他問題。Facebook的估值可能不會是1,000億美元,而是200億美元,股價也許同樣會劇烈波動。
但我相當肯定的是,他們的估值不會跌至100億美元,投資者和媒體不會說這是有史以來最失敗的IPO。作為一家公司,Facebook將會因為上市而變得更加強大和聰明,能更快地解決各方面的擔憂,然后股價可能會大幅上漲,使自己處于比現在更加有利得多的競爭地位,估值可能也會像現在那么高。
噢,由于公開市場投資者可以在股價上漲的情況下獲利更多,因此他們將十分尊敬公司管理層。谷歌在2004年上市,發行價為每股85美元,從未破發。8年后的今天,谷歌股價已經上漲至700美元。
對很多私募市場投資者和硅谷工程師來說,公開市場可能非常令人費解。但結果證明,只有經歷火的洗禮,才能變成一家真正偉大和成熟、擁有長期未來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