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及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我國基層群眾的文化生活越來越豐富。隨著人們對物質和精神生活需求的不斷增長,我國基層群眾的文化工作面臨的壓力和挑戰越來越大、越來越嚴重。社會在不斷發展,時代在不斷進步。我們只有不斷開展一些形式多樣的群眾文化相關活動,才能更好地推動基層群眾的文化建設,進而在更大程度上推動我國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
關鍵詞:基層群眾;文化工作;新時期;探討隨著當前我國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以及社會發展腳步的不斷加快,我國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來越高,并且是以往任何時期都不能比擬的。我們要不斷適應不斷發展的時代特點,積極在基層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不斷促進當地的精神文明建設,使基層群眾的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使人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發展和完善。
1當前時期在基層群眾的文化工作中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較大的發展成就,不僅促進了我國社會的巨大進步,而且還極大地提高了我國群眾的生活水平,隨著我國文化建設的加快,我國居民的文化生活也逐漸豐富起來。尤其是在基層,我國大部分的城鎮社區不僅增加了許多現代活動設施,而且活動場所和條件也比以前有所改善。許多社區不僅新增加了許多圖書閱覽室,而且還在此基礎上增添了許多多功能活動室以及乒乓球室、羽毛球室等活動場所,使廣大群眾的日常生活更加富有激情,更加豐富多彩。還有一些街道或廣場每年都會定期舉辦一些相關的活動來豐富基層群眾的生活,從而使我國大部分地區基層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具新氣象。
2當前時期我國在基層群眾的文化工作中依然存在的主要問題
2.1個別地區迷信文化盛行,難以有效開展先進文化宣傳工作
從總體上來講,我國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增長較快,但是依然與我國的社會主義發展相脫節,而且我國目前仍然處于社會主義建設的初級階段,因此我國基層群眾的文化建設工作還不是十分完善。尤其是在一些經濟發展比較落后的地區,當地的文化建設仍然是社會整體發展中的一根軟肋。在有些農村,目前仍有較為嚴重的封建迷信以及大量的腐朽思想存在。這些封建思想長期植根于農村土壤,對基層群眾的思想造成了極大的侵蝕和危害,不但不利于基層健康文化工作的正常開展,而且還會嚴重影響人民群眾的正常生活。例如在上個世紀末的時候,當時在我國廣大農村十分流行的法輪功,其邪教性質明顯,在當時由于人們的無知和先進文化傳播的緩慢造成了許多無辜生命的喪失,成為了邪教法輪功的巨大犧牲品。深究其原因,我們不難發現這些慘劇都是由于腐朽落后文化的盛行和基層先進文化工作開展得不順利造成的。基層群眾的文化工作陣地如果被不健康的落后文化占領,必然會嚴重阻礙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
2.2文化陣地難以堅守,存在嚴重的流失現象
在我國的經濟發展過程中,社會結構曾發生一些變化,在這些發展變化過程中一些鄉鎮被大量合并了。但是與此同時,原有的一些鄉鎮廣播站和文化站也在合并的過程中被取締或者是被合并到相應的廣播電視站,而原有的一些文化設施和房屋等活動場所也被轉讓或變賣。這樣就使原來正常的文化活動受到影響,不能定時為基層群眾作文化宣傳。從而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民群眾思想境界的提高和文化修養的提升。
2.3地方政府和相關機構沒有引起對基層文化工作的重視
在社會實際發展過程中,一些地方的政府和相關機構沒有將基層群眾文化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只是將其作為可有可無的軟目標。另一方面,有些地方的基層在表面上看來非常重視基層群眾的文化工作,但是卻只是流于表面形式,他們過于重視短期效應。其實就實際影響來說,這種作秀式的基層文化工作非但沒有起到提高群眾文化素養和品位的作用,反而會給基層的文化建設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還有些地區對基層群眾的文化投入太少,甚至是負增長,基層的文化建設工作由于缺乏大量的資金支持,因此也不能保證文化活動的質量。
2.4當前我國基層群眾的文化建設缺乏專業的人才隊伍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腳步的不斷加快,人們文化生活需求的不斷提高,我國某些地區的社會發展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精神文化的增長需求。地方上一些原來搞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人才大部分已經流失,一些文化建設工作人員被分配到其他地方,還有一些文化工作者由于年齡原因或工資待遇等原因逐漸流失了。種種情況造成了我國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落后。
3如何在新時期有效開展基層群眾的文化工作
3.1健全基層群眾的文化組織,不斷完善基層的文化機制
基層的文化組織要努力發展完善,從而實現基層群眾文化生活的繁榮和興盛。要在鄉鎮專門為群眾設立相關的文化管理機構。此外,還要在各個行政村中設立各種形式的群眾文化組織以及相關的文化機制,結合當今的科技發展形勢以及先進的網絡工具逐步完善并加快基層的文化建設。與此同時,各個鄉鎮中的文化站還要結合自身實際建立起一套完備的規章制度,從而為基層群眾的文化建設和發展提供一個強有力的制度和組織保障。
3.2強化文化工作者的隊伍建設
各個地區要結合本地的實際加強獨特文化的宣傳和傳播,并且在開展群眾文化工作、舉辦群眾文化活動的同時積極創編一些有代表性的節目。因此,要加強地方文化工作人員的素質建設以及相關的業務能力培訓,從而為基層群眾的文化工作培養一批優秀的文藝隊伍。這樣就能保證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有效順利開展。
3.3不斷加快基層群眾文化中相關基礎設施建設
在基層群眾中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離不開一定的活動場所和舞臺。發展人民群眾滿意的文化,就必須要加強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相關政府部門要加大資金投入,建設一些綜合性的文化樓或活動室,包括棋牌室、圖書室、舞蹈室、乒乓球室等活動室,這樣就能為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提供更大的便利條件。群眾也會在參與各種文化活動的體驗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以及追求興趣愛好的巨大熱情。
3.4發展地區中具有極大傳承意義的文化活動,并努力使其走出去發展基層群眾的文化活動,要不斷挖掘地區中原始的、有特色的并且具有極大傳承意義的文化活動,比如泉州的南音和木偶戲。這些東西不僅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歡,而且將其發揚光大還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很多優秀傳統文化逐漸消失。因此,各個地區在發展基層群眾文化時要逐漸將一些時代元素融入到優秀的傳統文化中去,從而將這種文化發揚光大,促進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又好又快地向前發展。
4結語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當今各種思潮的影響,我國基層的文化工作逐漸變得更加突出而尖銳起來。我們要能夠順應時代的發展,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積極促進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以及八榮八恥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郭曉君.中國農村文化建設論[M].石家莊: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09).
[2] 李小云,趙旭東,葉敬忠.鄉村文化與新農村建設[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12).
[3] 于毓藍.農村基層民主的政治文化分析一蘇南模式[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