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農村建設范圍的不斷擴大,我國農村逐漸改變了傳統落后的面貌,經濟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與提高,生活物質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在這種新的形勢下,人們不再只是單純地注重物質的追求,也越來越渴望文化知識水平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提升,以此來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所以說,開展基層群眾文化工作是農村發展的必經之路。
關鍵詞:新形勢;基層;群眾文化文化是國家與民族發展進步的主要推動力量,經濟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先進文化知識的支持。在新農村建設逐漸趨于完善的一片大好形勢下,農村的經濟建設取得了很大進步,也逐漸顯示出了農村在文化方面存在的不足,國家應注重基層文化教育的開展,切實提高基層人民的文化素養,使新形勢的農民有一個新的精神風貌。
1開展基層文化工作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1.1基層農民思想落后,使文化工作不易展開
大多數基層農民都沒有過太多的文化教育經歷,對于文化在生產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缺乏科學、合理及全面的認識,甚至有些年紀比較大的群眾認為接受教育就是浪費,文化只是一種理論,對于現實生產沒有一定的作用。所以他們對接受文化教育不是太積極,甚至有些人還有抵觸情緒,這對于文化工作的開展及普及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只有切實轉變了民眾對文化知識的認識與看法,才能使文化工作進一步深入基層。
1.2基層文化設施落后
在過去撤鄉并鎮改革過程中,一些文化站或者廣播站被合并或取締,甚至被變賣或摧毀,使文化工作開展沒有固定的學習地點。即使在某些地方又重新建立了文化站,但一般也只是空殼,沒有具體完善的文化設施,有些鄉鎮可能會設立了圖書館等,但其圖書也多為過去的書籍,沒有符合當前要求的一些科普書籍。過去的一些電影放映機器也早已被淘汰,政府也沒有進行撥款制備新的放映設施。這些文化設施的落后與嚴重缺乏嚴重阻礙了文化工作的順利進行,對文化教育的普及帶來了很大影響。
1.3缺乏專業的教育與指導人員
在開展基層文化工作的過程中,往往沒有專業的人員對民眾進行科學的指導,即使文化站中還有部分文化管理人員,也往往是原來的快要退休的管理員或者聘請已退休的老同志擔任,他們對現代的科學知識缺乏全面的了解,思想也比較陳舊,在指導民眾的過程中一般會憑借自己的經驗進行講解,缺乏對知識的創新。教育與指導人員在開展文化工作中有著帶頭作用,他們自身的知識水平與整體素養對民眾有直接影響,只有配置高素質的教育與直達人員才能使基層民眾的科學文化知識得到真正提高,也才能使文化工作真正在基層普及開來。
1.4基層領導干部缺乏對文化工作的正確認識
基層領導一般只是重視經濟的發展,認為文化工作只是國家下發的一種形式工作,對于文化工作一般都是用無限期擱置或者只做表面文章的態度來應對;即使有些地區會響應號召來開展基層文化工作,但由于各種原因也難以長久的堅持下來,形成一種短期效應。這些作秀式的表面形式給基層文化工作的開展帶來了極其不利的影響,甚至有些短期效應帶來的爛攤子占用了大批的資金與資源,對經濟的發展也帶來了很大影響。
2如何開展基層群眾文化工作
2.1加大文化宣傳,轉變民眾的傳統思想
針對民眾對文化工作的認識問題,可以采用先進帶動后進的方式來轉變,通過思想先進民眾來向思想較傳統的民眾傳達一些與科學文化知識促進經濟發展的相關信息,通過日常的說話聊天等來使文化意識逐漸滲透到民眾中間,使他們對文化知識有一個比較準確全面的了解,并能夠用正確的態度來對待基層的文化工作,培養他們學習文化知識的興趣。民眾是基層文化工作所面對的主要對象,也是文化工作的主體部分,只有民眾提高了學習的主動性并積極參與到文化教育工作中去,才能使基層文化工作真正開展起來。
2.2加大撥款力度,健全基層文化設施
健全的基礎文化設施是基層開展文化工作的基礎與前提,國家要在基層群眾中間普及文化知識教育,就要加大扶持力度,增加文化工作撥款,使基層管理人員能夠科學配置各種文化活動所需要的基本設施。在基層文化站可以設置圖書館,其中書籍應以農業科普知識為主,這樣可以使民眾通過閱讀來掌握先進的農業科學技術,進而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還可以開設一些棋牌室或者藝體館等,充分發揮民眾的各種特長,這樣不僅能夠使他們從中學習到了各種專業的藝術知識,還陶冶了情操,提高了自身素質。文化站管理員還可以組織民眾舉辦一些有意義的文體活動,使民眾從有趣的文化體育活動中,加深對民族文化的了解與掌握。
2.3聘請綜合素質較高的管理人員對民眾進行教育及指導
任用文化站管理人員時應對其知識水平以及整體素質做一個全面的考查,確保其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識,能夠指導民眾在學習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并且還要具備一定的組織能力,能夠定期地組織民眾進行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解答他們在生產實際或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疑問。對于文化站管理人員也應進行定期的考核與培訓,可以安排他們外出學習,有條件的話也可以適當進行一些出國學習,使他們帶回來一些國外最先進的農業科普知識,并把這些知識傳達給基層民眾,對于一些需要講解的地方進行細致的講解與分析。同時管理人員還要能夠通過網絡、報紙等途徑及時掌握先進的文化知識,并及時傳達給民眾。
2.4繼承傳統文化并積極進行創新
對于基層中的一些優良的文化傳統比如說剪紙藝術等應積極進行發揚,使其能夠傳承下來。對于基層中的一些民間藝人應積極進行挖掘,并使其手藝得到傳承與發揚。而對于一些有待完善的傳統文化應積極進行創新,使其符合新形勢下的民眾需求,不管是文化的內容還是文化的形式,只要其存在一定的弊病就應及時進行革除,使基層文化更加層次化、多樣化、科學化及合理化,只有這樣才能使基層文化真正服務于民眾。
2.5健全基層文化管理及監督機制
針對基層文化工作過于表面化及形式化這一問題,應建立一套專門的管理以及監督機制,制定出一套文化工作開展的相關方案及流程,并對工作開展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或障礙進行分析與預測,及時提出應對的辦法。并通過監督機制對文化工作的執行情況有一個具體的掌握,針對執行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進行管理,避免出現文化工作表面化以及形式化等問題,使文化工作真正深入基層群眾中間。
2.6使基層群眾走出去學習文化知識
在基層開展文化教育工作不能只是以舉辦基層文化活動或者開展基層文化教育的形式來進行,這樣可能會使民眾缺乏對先進的社會生產知識的了解。所以說,在文化學習的過程中要帶領民眾走出去,走出當地到一些農業文化比較先進的地區進行學習或考察,能夠在考察的過程中學習到先進的種植以及管理經驗。同時,基層負責人還可以安排不同地區的民眾進行生產知識交流,使他們在交流中掌握一定的種植信息,優化傳統的種植方式,掌握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
3結語
在當前我國農村新的發展形勢之下,大力提倡基層群眾文化教育不但可以提高基層群眾隊伍的文化素養,而且對于推動基層經濟的快速發展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因此,我們在新農村的建設過程中應該堅持經濟建設與文化建設“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使基層群眾的生活水平得到真正提高,才能使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參考文獻:
[1] 胡凡勝.試論新形勢下開展群眾文化工作的策略[J].科技信息,2010(07).
[2] 李春華.管窺:基層群眾文化現狀之我見[J].青春歲月,2011(06) .
[3] 劉建忠.淺論文化館與群眾文化[J].黃河之聲,2009(18).
[4] 劉運亮.淺議群眾文化工作的新問題[J].科技致富向導,2010(18) .
[5] 黃運年.論基層群眾文化的特點及其現狀[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0(07) .